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特色体育舞“龙”作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笔者结合本地区春节期间舞“龙”的风俗习惯,吸取舞“龙”本身的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适于集体参与、共同协调配合等特点,把舞“龙”引入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投入锻炼的浓厚兴趣,又解决了学校器材短缺的弊端。一、搜集民间舞“龙”的有关资料,提练整理、归纳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路线,创编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整套动作结合舞“龙”的特点,归纳总结出:身体重心的屈蹲,左右摆动,上下起伏…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汝城“香火龙”是一种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民间信仰仪式,仪式所用的主要道具的制作就地取材、工艺精致独特,仪式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村落宗族内部传承;龙灯理事会是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汝城“香火龙”具有农耕性、宗族性、规约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运河 《收藏》2001,(1):72-72
在我的众多梳篦藏品中,有一种以龙为素材设计制作的梳子,我称其为“龙梳”。今年适逢千禧龙年,当把这些材质不同、大小各异的“龙梳”归放在一块仔细观赏把玩时,别有一番妙趣。  相似文献   

4.
严燕 《上海集邮》2000,(5):11-12
带“龙”字的邮政日戳中,有一个是秦末的人名“龙苴”。江苏灌云城西北约15公里处有一个龙苴镇。相传在2200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之际,汉将韩信攻取齐  相似文献   

5.
王晓海 《垂钓》2009,(9):88-88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几千年来,龙与海洋鱼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渔民们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与大海息息相关。龙与海龙王,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具有万般神力的祥瑞灵物。自古以来,渔岛就有“鱼龙”之说,意即“龙”是鱼出,海洋不仅有龙,而且还有龙王敖广。龙是海洋之首,  相似文献   

6.
金锡 《钓鱼》2006,(3):63-63
2005年的中国钓坛风起云涌,钓鱼运动轰轰烈烈,良好的大环境也为“锦龙”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推进力。借助“读者杯”的成功举办,“锦龙”再次被全国钓鱼人所知所爱。“锦龙浓香”也早已成为钓友们征战赛场、户外休闲、“野战”、“生产”时必不可少的主打钓饵。除此之外,适应于多种垂钓方式的系列钓饵也为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接受和喜爱。立足当前想未来忧患意识记心间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也许是中国钓具市场风云变幻最为剧烈的一年。多种原材料价格飞涨,之前红火的市场进一步萎缩,尤其是鱼饵行业,由于产品的低端化、市场的不成熟和不规范性等等原…  相似文献   

7.
"射庐与学宫"中的体育文化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西周时期“射庐与学宫”及“射庐与学宫”中军事体育文化进行考释。结果显示:“(共)王才(在)周新宫,王射于射庐。”“射庐”即天子与群臣进行“习武习射”的固定场所。“学宫”即国都中的贵族子弟进行射术训练和军事体育活动的场所。“射庐”中以射侯(靶)练习为主,而“学宫”则以“弋射水鸟”等为主的实战训练,以军事体育训练和军事体育教育为目的。东周“主皮之射”乃西周“射庐与学宫”中习武之射的传承与发展。龙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篮本”课程观的剖析,认为传统体育课程观应向体育“文本”课程观转向,并对以体育“文本”课程观为指导的体育教学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张宝柱  韩伟 《乒乓世界》2007,(7):I0014-I0015
由黑龙江电视台主办,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哈尔滨永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07“龙”世界男子乒乓球争霸赛于6月3日在黑龙江电视台2800平方米演播厅闭幕。这是继2005年和2006年之后,黑龙江电视台举办的第三次世界级乒乓球比赛。本次比赛为期两天,分为淘汰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共八场。  相似文献   

10.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变迁、表演形式的特征、体育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文化内涵的剖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探寻实施有效的传承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