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裁协议作为仲裁所产生的基础,作为仲裁管辖、仲裁裁决以及仲裁程序适用的依据,直接决定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事项能否提交仲裁机构解决,仲裁机构有无管辖权等,而我国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比较苛刻,无形中限制了仲裁作用的发挥。通过对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仲裁协议有效性的确认分析,发现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确有一些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能否扩张到未约定仲裁的保证合同纠纷是一个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从实践层面考察现实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并通过类型化的思路加以阐述:实践中既有法院、仲裁委员会肯定此情形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也有选择予以否定或不予直接回应。根据仲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协议的书面化、合同的相对性、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和仲裁的保密性等法理可以推论出:应当从下列两个层次即是否存在书面化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债权人与债务人、保证人是否形成了一致的仲裁意思表示来回应主合同仲裁条款效力能否扩张到保证合同纠纷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重要依据.有效的仲裁协议对有关的当事人和机构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应从哪些方面来认定仲裁的效力.有效的仲裁协议对有关的当事人及机构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把合同或财产权争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一种协议,具有契约性质,是仲裁机构对涉外民商事法律纠纷行使管辖权,排斥法院管辖权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是否合法有效,受到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案件的可仲裁性和仲裁协议的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仲裁机构或法院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时应适用何种法律显得非常重要。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直接关系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概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原则以及我国现行立法及实践有关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现状及对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仲裁协议效力是仲裁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结合仲裁实践中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易发生的争议,对于仲裁协议的形式、无效仲裁协议、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提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协议管辖是现代国际社会中普遍接受的一项管辖原则,我国法律对协议管辖有所规定,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拓宽协议管辖的范围,放宽协议管辖的形式,扩大当事人可以选择协议管辖的法院。  相似文献   

7.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的适用问题在学理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多争议,集中体现在"合同不存在"及"自始无效"情况下是否应予适用。目前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的适用中,仲裁条款的效力多不受到基础合同的制约,基础合同的无效或不存在不应影响其中的仲裁条款的效力。但这种无限的适用效力会带来很多问题。如何寻求到在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和当事人的合意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合同本质的分析及仲裁权利来源的确定,可以看出仲裁条款的独立只能是相对而并非绝对。  相似文献   

9.
论仲裁协议     
仲裁制度是解决纠纷的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中国仲裁制度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必须以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为前提.本文从仲裁协议的特征、仲裁协议的内容、仲裁协议的效力等方面,对仲裁协议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股东代表仲裁机制是公司法律研究的新课题。相对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强制性,股东代表仲裁机制在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方面更能体现当事人之间的意识自治,提升程序效率。总体上,契约的相对性属性与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展之间并不冲突,但作为公司股东权益实现的有效手段,仲裁代表的主体资格、仲裁协议的扩展效力、仲裁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和仲裁代表的行为责任规则等问题也亟待明确。  相似文献   

11.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强制性体育仲裁的法律冲突 1.强制性的体育仲裁法律冲突 一是强制性与自主性原则的冲突。法律原理中的自治理论主张仲裁是超越契约和司法权的,它具有自治性。《纽约公约》第4条第1款规定,在申请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仲裁裁决和仲裁协议。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仲裁协议的客观真实是实施仲裁的前提条件,并对程序的确定、结果的公正起到保障作用。而上诉仲裁庭和临时仲裁庭受案的前置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所在协会同意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的渗透性条款的接受和对附带仲裁条件的奥运会报名表的签署。这就与仲裁的自主性原则发生了冲突。尽管当事人在争端发生后仍具有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等权力,但仲裁手段和机构的预先确定无疑是对自我选择权力的一种忽略。二是仲裁的强制性与民事法律规范的冲突。法律的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只有明确了主体所属才能对行为进行定性,仲裁的实施也不例外。强制性仲裁条款的签署牵涉到与民事法律规范中的多个冲突,其中与意思表达的真实性和缔结者能力方面的冲突颇为明显。前者表现在:其一,运动员在参加某类由国际单项体育协会举办的比赛时须先与国内体育协会签定许可合同。这些合同中的强制性仲裁条款履行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国际体育仲裁院的承诺,并且有助于确保国际体育仲裁院的裁决对单个运动员具有拘束力。其二,欲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必须签署附带仲裁条件的报名表,否则将无缘参赛。后者则表现在对未成年人的合同缔结能力方面。根据仲裁协议的能力适用合同法原则,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应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强制缔约具有胁迫性和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一裁二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所存在的缺陷日益明显,特别表现在仲裁和诉讼程序当中。对此,本文建议引入劳动争议“双轨制”处理方式,将这种处理程序改造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裁审分立、各自终局”。“裁”、“审”应具体分工,并建立监督关系。仲裁分为约定仲裁和强制仲裁两类,大部分案件在约定仲裁下可仲裁终局,对涉及公共利益的进入到诉讼程序的强制仲裁案件,法院也只审理程序问题,以此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仲裁制度的主要缺陷及修正《仲裁法》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过于严格,仲裁财产保全的权力完全属于司法机关且保全程序多环节,难操作,对国内仲裁裁决司法复审的范围过宽。修订《仲裁法》的有关内容,应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确保仲裁机构相对独立性并限定司法干涉的范围、程度,从而发挥仲裁解决商事纠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仲裁协议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有关仲裁协议的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发展:仲裁协议的效力得到广泛的承认,仲裁实践甚至承认了“未签字”的仲裁协议效力,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与国际惯常做法保持一致,电子形式的仲裁协议得到认可,仲裁第三人引起广泛关注。因此,修改仲裁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仲裁协议独立性意味着仲裁协议独立于合同的存在、独立于合同的效力、独立于合同的其它条款,从独立性理论的起源、主要内容、法理基础及各国实践看,独立性理论的采用有利于完善仲裁管权和提高仲裁效率。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中国接受独立性理论的特点及立法、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德国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避免和减少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方法。本全面论述了德国国际民事诉讼中协议管辖的有关规则、结合案仍详尽分析了协议管辖的有效性、形式要件、效力及其限制和法律适用等问题,总结了德国协议管辖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夫妻间为保证感情不出轨所签订的"忠诚协议"在学术界、司法界产生了较多的法律争议.因此,对婚姻"忠诚协议"进行法律效力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平衡当事人的利益,矫正认识误区,而且可以统一司法实践中的效力判断标准,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从我国现行法律和社会角度分析认定婚姻"忠诚协议"无法律效力,夫妻忠实...  相似文献   

19.
夫妻忠诚协议在现实生活中已被普遍运用,但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学界对此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论证夫妻忠诚协议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此基础上对忠诚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效力的判断,以期对婚姻当事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强制性体育仲裁的法律冲突1.强制性的体育仲裁法律冲突一是强制性与自主性原则的冲突。法律原理中的自治理论主张仲裁是超越契约和司法权的,它具有自治性《。纽约公约》第4条第1款规定,在申请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仲裁裁决和仲裁协议。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仲裁协议的客观真实是实施仲裁的前提条件,并对程序的确定、结果的公正起到保障作用。而上诉仲裁庭和临时仲裁庭受案的前置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所在协会同意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的渗透性条款的接受和对附带仲裁条件的奥运会报名表的签署。这就与仲裁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