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3,(17):7-7
近日,“蛟龙”号离开江阴码头,赴南海开始试验性应用,科学家也将首次潜入南海深处,研究地质演变。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吴柏林,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创新团队骨干教师、博士生导师。1967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铀矿地质学专业;1991年~2003年在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从事砂岩型铀矿地质研究及相应  相似文献   

3.
因为隔着厚厚的一层海水,海洋地质研究比起大陆地质研究相对地要困难得多。大陆地质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已有200余年历史,而海洋地质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系统研究还不到50年。我国从事海洋地质的研究起步更晚,5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才开始对我国海洋地质讲行研究,研究的范围也是逐步扩展的,从渤海扩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从大陆架浅海  相似文献   

4.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义 《今日科苑》2008,(3):46-47
牛树银,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同年到河北地质学院任教,分别于1991、1994年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6年首批入选"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3年被评为首届"河北省教学名师奖"。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特色专业"学科带头人。1991~2006年获部、省级二、三等奖11项。1996~2002年任资源环境与工程系主任,2003年至今任资源学院院长。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科技译文10余篇。先后在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地为地勘部门作过学术报告和野外现场指导,为地质找矿及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等单位聘为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7.
外交的无奈     
南海如今正是风云诡谲、波涛汹涌的时节。南海周边的小国垂涎我南海领域丰富的资源,纷纷抢夺南海岛礁:菲律宾把40余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归己有;越南在南沙海域划出上百个油气区,正在日夜不停疯狂开采我南海油气资源;马来西亚总理也登上我南沙岛礁宣布主权;一些国家甚至宣称要为南海不惜一战!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赶来中国"找石油"。数年过去,他们在中国复杂的地质环境面前一无所获,并反手给中国扣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直到1956年,李四光等人以地质认识为指导,在松辽平原发现了大庆油田,其规模之大震惊世界。其后,经历一代代地质人不懈努力,中国从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塔里木等盆地以及南海海域等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创新道路上,除抓住海洋科学领域前沿开展理论探索外,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以“耕海”为业,尤其是近年来,把院地合作作为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立足本职,大做“海”字文章,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迄今为止,是广州分院唯一两度被评为中科院院地合作先进单位的研究所,该所主管院地合作工作的副所长黄良民也因在院地合作工作中的贡献获得了2003—2004年度中科院院地合作先进个人二等奖。一在组织上和制度上确保院地合作出成果出效益为确保院地合作出成果出效益,2003年南海海洋所…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2,(17):72-73
<正>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准为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1.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管理南海岛礁可宣示国家主权。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供给。研究先基于2006-2009年1 096幅QuikSCAT风场数据计算海面10m高度风功率密度,对南海岛礁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再根据风能廓线指数推算海面70m高度风功率密度,结合35景Landsat ETM+影像提取的干出礁礁坪估算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对南海岛礁风力发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等级为4-7级,能很好的应用于风力发电;②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在季节上呈“逐渐递增”趋势,春、夏季风功率密度较小,秋、冬季风功率密度较大;③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中,西沙群岛综合而言最高,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均为第三级别,南沙群岛大多为一、二级别;④东沙群岛的东沙岛、中沙群岛的黄岩岛、西沙群岛的华光礁、浪花礁、赵述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南海礁、日积礁、南华礁风电装机容量较高,可优先进行风力发电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管理南海岛礁可宣示国家主权。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供给。研究先基于2006-2009年1 096幅QuikSCAT风场数据计算海面10m高度风功率密度,对南海岛礁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再根据风能廓线指数推算海面70m高度风功率密度,结合35景Landsat ETM+影像提取的干出礁礁坪估算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对南海岛礁风力发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等级为4-7级,能很好的应用于风力发电;②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在季节上呈"逐渐递增"趋势,春、夏季风功率密度较小,秋、冬季风功率密度较大;③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中,西沙群岛综合而言最高,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均为第三级别,南沙群岛大多为一、二级别;④东沙群岛的东沙岛、中沙群岛的黄岩岛、西沙群岛的华光礁、浪花礁、赵述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南海礁、日积礁、南华礁风电装机容量较高,可优先进行风力发电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来自Hadley的HadISST资料,对南海—北印度洋的SST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海域的SST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在1870-2010年期间,南海—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SST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大部分海域的递增趋势为4×10-3℃.yr-1~8×10-3℃.yr-1。SST递增趋势较强的海域分布于福建、广东近海;递增趋势相对较弱的海域分布于南海中部、泰国湾、孟加拉湾大部分海域、阿拉伯海西北部海域、赤道附近海域。研究还发现南海—北印度洋的SST存在2.8~2.9年、3.33~6.4年显著性周期及90年的长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14.
<正>南海一向被誉为是我国的"母亲海",讲好南海的故事是我国科学家的不懈追求。鸡年伊始,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拉开了序幕,标志着我国"南海深部计划"进入冲刺阶段。4月9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上半场"IDOP367航次圆满结束。"决心"号钻探船在香港进行物资补给和人员交换后,继续奔赴南海北部目标海域,执行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下半场"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填补金华乃至浙江秋季降水研究空白,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1971—2020年秋季实测降水资料,结合水汽通量及散度场,并基于拉格朗日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4,对金华市50年来秋季异常降水年不同高度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华秋季降水的水汽通道主要有4条,欧亚非大陆的陆上通道、西太平洋通道、孟加拉湾-南海通道以及局地水汽通道。(2)金华秋季降水的水汽输送在不同高度存在差异,典型旱年中低层以局地水汽输送为主,高层以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为主;影响典型涝年的水汽输送在中低层上源自西太平洋,高层源自孟加拉湾-南海。(3)西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南海是导致金华秋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水汽源区,其中典型涝年西太平洋的水汽贡献率较旱年增强12.36%,孟加拉湾-南海增强15.79%,并且异常水汽主要以西南气流的形式输入金华影响降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3):174-174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4年2月20日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因第四纪环境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7.
《科教文汇》2005,(2):i026-i026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表了《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这是我国政府连续第3年发表国土资源年度公报,公报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土地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等8个部分,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比2002年减少2.01%。  相似文献   

18.
过去五十年,中国的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踏遍了祖国的平原和荒漠,航行了渤、黄、东,南海,在海陆新生代上下第三系地层中找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年产原油1.7亿吨的巨大成就,名列世界第五位,从而不仅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以陆相生油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油气的第一次创业。  相似文献   

19.
刘光鼎 《学会》2002,(1):52-53
石油天然气资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过去50年,中国的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踏遍了祖国的平原和荒漠,航行了渤、黄、东、南海,在海陆新生代上下第三系地层中找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年产原油1.7亿吨的巨大成就,名列世界第五位.从而不仅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以陆相生油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油气的第一次创业.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揭晓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评选结果揭晓,共有44位科技工作者荣获该奖,中国科学院系统13人获奖。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吴征镒、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邹承鲁荣获本年度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力学研究所的吴承康、上海分院的沈文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佟振合、化学研究所的黄志镗、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沙国河、紫金山天文台的熊大闰、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傅家谟、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丁仲礼、金属研究所的胡壮麒、物理研究所的陈立泉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郭光灿等11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于1994年设立,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