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文化的交流往往在疑惑中开始进行,且以婚俗交流树言。翻开明清时期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的日记、信札,我们发现他们最感到百思不解的问题便是中国人的婚姻方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婚约要由双方父母安排?为何流行早婚?家庭中女子为何是男子的附属品?而西洋男女间的自由恋爱、男女平等甚至重女轻男等风俗,也令中国人惊诧不已。作为西学东传的媒介,来华耶稣会士逐渐开始谨慎地向中国传播介绍西洋婚姻习俗。如明代来华耶稣会士利类思、南怀仁等在所著《西方要纪》中,即专设“婚配”一章,写道:“西洋男女婚配,大率20岁外,…  相似文献   

2.
盘瑶千家峒     
宫哲兵 《寻根》2002,(3):55-61
瑶族有300万人口,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瑶族的最大支系是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人口占全部瑶族的80%以上,他们大都认为千家峒是瑶族的发祥地。有些国家(如美国)的瑶族回到中国时,一再打听千家峒在哪里,因为在他们祖辈的传说中,或在族谱中,都说瑶族早先住在千家峒里,后被官府围剿,才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从中国迁徙到东南亚,从东南亚迁徙到美洲、欧洲……  相似文献   

3.
花开两朵     
云桐 《世界文化》2014,(8):14-16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自然文学流派开始传入中国。一些中国作家受自然文学的理念及创作实践的感染与带动,走上了描写自然、赞美自然、表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创作之路,开出了中国自然文学的一枝艳丽的花朵。而另一些作家,面对中国长期以来征服自然,实际上是摧残自然的冷峻现实,生态意识开始觉醒。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为自然辩护,批判各种破坏生态的暴行,捍卫自然的美丽与尊严。  相似文献   

4.
黄兴涛 《寻根》2006,(4):41-46
在日本近代汉字新词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除了中国驻日外交官、考察者和游历人员自身之外,日本人有没有直接参与这一面向华人的传播过程呢?如果有,这一过程开始于何时?他们都做过什么,对于他们的传播业绩、意义又该如何估计?这是我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最近,又读到一些相关的资料,故在此特以札记的形式将该问题明确提出,并略作分析,以供同道学者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毗邻的文化大国,两国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采的民间艺术。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诸如音乐、民间舞蹈、民歌、芭蕾舞、大马戏等等绝不陌生。特别是近几年来,两国间的文化艺术往来络绎不断,生动活泼,令人欣喜。最近,我就这个问题走访了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处一秋波塔(POTAPENKO)和新闻处H秘伊萨耶夫(ISSAEV)在一间宽敞的大客厅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二位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待我说明来意,,他们就滔滔不绝地开始了介绍。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签订了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6.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林传甲和黄人分别在京师大学堂和东吴大学同时开始了《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这一编写活动竟会引发百年来文学史编写的热潮,各种类型的文学史已多至近两千部,几乎以每年二十部的速度高速产出,正式形成一门中国文学史学科。这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雷颐 《寻根》2000,(2):56-62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经过了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后,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实在过于急剧,当只是发展经济的洋务运动在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历史使命面前踟躅不前时,必然要被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正>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3.4亿,核心二次元用户达9100万。可见,二次元文化已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忧虑:长期浸润在二次元文化下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会不会产生异化和畸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会不会受到影响?社会学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曾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网络会对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话剧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至今已近SO年。80年来中国话剧从诞生、成长到发展繁荣,经过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中产生许多优秀的话剧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创作和演出许多有广泛影响甚至国际影响的优秀话剧,成为我国和世界文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907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如等共同组织中国留日学生的演剧团体春柳社后,在日本东京先后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热泪》、(热血》等。辛亥革命前夜,他们陆续回国后在上海又和一批戏剧艺术家编演新剧和“文明戏”。这些都是中国早期话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孟昭燕由于与人类的切身生活息息相关,“天人之际”——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受到思想家们的关注。他们探讨这个问题,往往从论天开始。从先秦到东汉,在我国思想史上就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峙的天道观。前者以战国时期的自然天论为代...  相似文献   

11.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千百年来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之一。但到了近代,四川同全中国一样,挣扎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20世纪伊始,清王朝推行“新政”,四川从此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本文仅就四川经济百年的发展历程分阶段作了全景式的概述,将川人的强国兴川之梦、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展现给世人。  相似文献   

12.
在纽约号称“新高度爵士”的餐馆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豪爽的中国商人正在碰杯。其实,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而是商业化的艺术家。王广义,中国当代艺术家先驱之一在这里与张晓刚、方力钩、岳敏君、曾凡志及其亲朋好友——他们大多是北京人——在此庆贺曾浩个人新作画展。曾浩也是中国艺术新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从新世纪开始的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再次升温,上海以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太都市行列,成为各跨国公司投资、研发乃至设立总部的热点。在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中不乏大批日资企业,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一起共同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习性中,知己知彼.共同发展?先从日本的文化渊源谈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西洋饮食文化入传中国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83年,当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冲破重重险阻,踏上中华帝国的土地时,他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系。在他留下的日记里,我们能寻出很多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疑惑性记载:“中国人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长约一个半手掌的光滑的筷子。他们的饮料可能是酒或叫条的饮料,都是热饮。中国人酿的酒和我们酿的啤酒一样,酒劲不很大,但喝多了也会醉人……”几乎与利氏发问的同时,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和西方商人的来华,西方饮食文化也开始陆续传入中国。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洋饮品是葡萄酒。如康熙二十…  相似文献   

15.
在赣州、赣县、信丰、万安的赣江江畔居住着一支兰陵堂肖氏后裔,他们祖祖辈辈多以放排网钓为业,长年漂浮在赣江水面,来去无常,行踪不定。然而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他们必聚至赣州东郊沙河口的肖氏宗祠崇鹤堂,在那里举行为期两天的隆重祭祖典礼。而后,又各奔东西,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接受唯物史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般都对孔学抱着批判的态度。他们做了大量的清理封建主义思想糟粕的工作,努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扫清思想障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思想障碍。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全盘否定孔学的价值。在释孔方面,他们也付出...  相似文献   

17.
小引 很难想像,叙述这个世纪的中国故事,可以不提那些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 传教士、记者、革命家、商人、社会活动家、作家……不同身份、不同倾向的外国人,逗留在中国,关注着中国,目击着中国这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免不了有人宁愿做局外人,冷漠地在一旁打量身边的一切,可是,另有一些外国人却不愿意这样。他们不甘于仅仅做一个旁观者,而是有意无意之间深深地卷了进来。他们具有中国人难以具备的优势,一旦拥有热情和不可抑制的欲望,一旦具有天生的冒险精神,这些特殊身份的外国人,也就注定要在中国舞台上发挥他人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素描中国新生代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的新生代,指的是被命名为第六代的这拨人,也包括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些人。新生代的艺术主旨、美学追求和作品形态都大不相同。之所以把他们划归为新生代,主要是想强调他们与他们的父兄,即第三代、第四代之间的区别。应该说,新生代这种代际的划分虽然遭受颇多责难,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说明了中国电影创作的现状。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大师的时代,不是一个人就可标定一个高度的时代。我们处于一个群体的年代,没有帅,只有一些将领,抑或一群勇士,他们在各条战线和各个战区,以不同的方式“作战”。对他们,我们只能以“群”的概念来描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影的新生代,指的是被命名为第六代的这拨人,也包括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些人。新生代的艺术主旨、美学追求和作品形态都大不相同。之所以把他们划归为新生代,主要是想强调他们与他们的父兄,即第三代、第四代之间的区别。应该说,新生代这种代际的划分虽然遭受颇多责难,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说明了中国电影创作的现状。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大师的时代,不是一个人就可标定一个高度的时代。我们处于一个群体的年代,没有帅,只有一些将领,抑或一群勇士,他们在各条战线和各个战区,以不同的方式“作战”。对他们,我们只能以“群”的概…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