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孩子溺爱、娇惯的家庭又为数众多,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有的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不会自己穿衣服,鞋带松了也不会系;有的不会扫地、擦桌,值日也完成不好;甚至连红领巾也要妈妈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问题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甘肃省小学生的调研为基础,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存在哪些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浅议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他们能更多地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也更可能接受早期教育,这些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中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独生子女父母的误用或忽视,这些有利因素同时又成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不利因素。独生子女的家庭关系、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其社会化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在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成为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及研究不足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使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掌握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5.
武平海 《河南教育》2004,(12):42-42
新时斯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不足,如娇气、怎么、任性、惟我独尊等,往往或多或少地在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在许多家庭中,孩子根本没有动手劳动的机会,很少关心他人。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班队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是其中之一。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我们精心制订了活动方案,并与其他有关部门协商请求配合,把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目前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城市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笔者1988年在湖北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则进一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种特殊的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文的目的正是讨论这一角色的某些特点。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相对于子女来说的父母角色,通常主要意味着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这里既有生理上的照料、生活上的管理、情感上的安抚,也有文化上的灌输、能力上的培养、规范上的熏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大量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8.
当代小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这就给我们小学心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十多年,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尊重理解学生,力求学生获得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照料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可分为完全能够自理阶段、不能完全自理阶段和完全不能自理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老年照料提供者。但是,当前这些老年照料资源都主要来自于家庭内部,家庭外部的照料资源所发挥的照料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0.
实施已有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中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也已初现端倪。文章从目前城市独生子父母养老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分析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深层次体制根源,并从体制角度对如何解决未来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养老问题加以探讨,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简介 当今时代,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大环境中一些非正常现象对学生心态健康成长的冲击,导致了他们的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完善.我们发现,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期,在我国养老保障还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方式发展迟缓的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承担了过重的赡养老年父母的经济、心理和体力压力。如何解决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均出现了诸如"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弊病"、"独生子女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等意见相左的言论。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小学独生子女个性的形成因素,我们采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编制的简化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64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其中有效问卷549,有效率97.34%。结果发现,现阶段的小学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相较与非独生子女而言较差,而且独生子女相较于非独生子女有较多的心理问题,诸如偏执、内向等。但独生子女的竞争意识较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当他们饿了冷了,只需张口向父母索要,父母便会尽最大程度地予以满足,从而使他们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伸手派”。在学校里,他们部分是学业的佼佼者,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习惯于老师和同学给予的掌声和鲜花,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缺乏意志品质。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缺陷,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6.
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三十多年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所处的成长背景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影响着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状况.本课题对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婚姻现状、婚姻观念和生活态度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苏南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婚姻道德、家庭观念、与父母的关系、离婚现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指导这一代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长大成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城市独生子女养老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家庭养老为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及完善独生子女家庭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期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正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规模渐次步人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由昔日的“小皇帝”变成今天的“责任人”,这种“角色转换”在中国构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将这一群体定义为一个新词汇——“独生父母”。“独生父母”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责任心是重要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品德的一个重要体现。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就责任心问题调查了徐州地区6所中小学的590名初中生和小学生。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责任心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较责任心水平较高,并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男生的责任心水平较高于女生;农村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高于城市的小学生;工人家庭的子女责任心要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责任心水平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班级干部和非独生子女的责任心相对来说要高于普通学生和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城市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不少孩子不爱劳动,又不会劳动,而且不珍惜劳动成果.这些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裕,多少有些“公子““小姐“气,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二、三年级学生吃饭大人喂,衣服妈妈给脱,洗脸要人帮;有的三四年级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袜子;有的小学毕业了,不会叠被子、洗衣服,诸如此类,无不令人比心.切实加强城市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