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Eu(3-PYA)3.2H2O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激光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的羟基具有两种配位方式,分别为双齿和桥式,经与同构配合物Sm2(3-PYA)6.4H2O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对照,知标题配合物中有一种Eu(Ⅲ)格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2.
以五水硝酸铋、水杨酸、维生素B3为原料,摩尔比为1:2:1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与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分子式为[Bi(C7H5O3)2C6H4NO2(H2O)2].2H2O.实验表明,水杨酸和烟酸均脱去羧基的质子形成羧酸根与Bi3+离子双齿配位.根据TG-DSC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为81oC时配合物开始分解,首先失去2个结晶H2O,接着失去2个水杨酸根,再失去1个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Bi和Bi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一个新的含N杂环二羧酸配体和草酸根离子的稀土配合物,其结构式为{[Gd2(Hpimda)2(μ4-C2O4).2H2O].2H2O}n(H3pimda为2-(吡啶-4-基)-1H-4,5-咪唑二羧酸),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呈现草酸根离子作为柱子的三维框架结构,H3pimda配体把Gd(Ⅲ)离子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进一步堆积形成一维通道,其中容纳着自由水和配位水分子.磁性研究表明,一维链内相邻的两个顺磁中心Gd(Ⅲ)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个新的配合物{[Nd2(pydc)2(μ2-C2O4).6H2O].2H2O}n(其中H2pydc=吡啶-2,6-二羧酸).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吡啶-2,6-二羧酸把相邻两个Nd(I)离子连成双核单元,双核单元再经草酸根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阶梯型链状结构,这些一维链通过分子间氢键和p-p堆积作用得到三维超分子框架结构.磁学研究表明,相邻的两个顺磁中心Nd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与钐(Ⅲ)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链状配合物[Sm2(tsglyO)6(H2O)4]·3H2O(tsglyO=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两个Sm(Ⅲ)原子[Sm1、Sm2]分别与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的羧基氧原子及水分子配位,形成双核单元结构.N-对甲苯磺酰甘氨酸采用双单齿和双齿鳌合桥联配位模式将双核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维聚合链.链间通过氢键作用力组装为3D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HCOOH,Ni(NO3)2,6H2O,CoCl2.2H2O等为原料,合成两种具有相同的?1,3-HCOO-桥联Ni2 和Co2 的三维孔洞结构的配合物[Ni(HCOO)2]n(1)和同样具有三维孔洞配合物[Co(HCOO)2]n.2H2O(2),通过水热和H-管扩散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两种配合物的晶体并用X-R A Y单晶衍射的方法表征了两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此外还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个新的钴的[Co(C4H3N2CoO2)2(H2O)4](C4H4N2CoO2=4,6-二羟基嘧啶),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528(3),b=7.2240(13),c=13.001(2);α=90°,β=109.448(2)°,γ=90°;V=1198.0(4)3,μ=1.485mm-1,Dc=1.958 Mg/m3,F(000)=724,R=0.0302,wR=0.0894(I>2σ(I)).在配合物的结构单元中,Co原子与两个4,6-二羟基嘧啶和四个水分子配位,形成略有畸变的拉伸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单元[Co(C4H3N2CoO2)2(H2O)4]之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水热合成了配合物[Cd2(bipy)4(NO3)3(H2O)]NO3(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4361(3)nm,b=1.7215(2)nm,c=3.5099(5)nm,Z=8,Dc=1.708g/cm3,R1=0.0352,ωR2=0.0504.配合物中每一个镉离子均由两个2,2’-联吡啶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构成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锌的配合物Zn(H2 O)4 ( 4 PDC)2 [4 PDC) =4 pyridinecarboxylate],经X 射线表征 ,晶体数据 :分子量为 381 .66,三斜晶系 ,空间群P 1 ,a =0 .6342 1 ( 7)nm ,b =0 .691 79( 5 )nm ,c=0 .92 80 2 ( 8)nm ,α =96.2 2 7( 8)°,β =1 0 4 .979( 7)° , =1 1 2 .872 ( 7)° ,V =35 2 .2 7( 6)cm-3 Z =1 ,Dc =2 .1 95gcm-3 ,T =2 93( 2 ) ,λ =0 .0 71 0 73nm ,μ(MoKa) =1 .797mm-1,R1=0 .0 2 1 9,wR2 =0 .0 62 2 .在该配合物中 ,每个Zn(II)离子是六配位的扭曲四角双锥构型 .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的羧基O和配位水分子O通过O…H—O氢键在链方向上和链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相似文献   

10.
以2,2'-联吡啶-3,3'-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稀土-有机功能配合物[Tb2 (C12H6O4N2)3 (Phen)2 (H2O)2·6H2O]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检测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90.0、546.0、586.0和620.0nm处有四个特征荧光发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铽(Ⅲ)离子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的电子跃迁;在低温下配合物有弱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2种混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等测试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Ni(Hnta)(6-NO2-Bhim)2].3.5H2O、[Zn(Hnta)(6-NO2-Bhim)2].2.5H2O,(Hnta=氨三乙酸阴离子;6-NO2-Bhim=6-硝基苯并咪唑),并对配合物在400~4000cm-1的主要红外光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3-二氯异丁酸根和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稀土三元配合物(RE=La、Ce、Pr、Nd、Sm、E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顺摩尔电导等分析手段、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4-picNO)H2O](L=CH3C2H2CI2COO-).  相似文献   

13.
[Co(bpdc)(H_2O)_2]_n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个新的Co2+配合物[Co(bpdc)(H2O)2]n(bpdc=2,2’-bipyridyl-3,3’-dicarboxylato),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676(3),b=8.070(2),c=13.028(4),α=γ=90°,β=100.303(3)°;Z=4,D=1.854mg/m3,V=1207.8(6)3;[I>2σ(I)].该配合物为八面体结构,通过Co2+和一个配体bpdc的两个吡啶N原子、另外一个配体bpdc的两个不同羧基的O原子和两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所构成.bpdc作为桥连配体,连接着两个中心Co2+,构成一维无线链,进而通过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将六水氯化钕,水杨酸与硫代脯氨酸三种物质一起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稀土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Nd(C7H5O3)2(C4H6NO2S)]·2H2O,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5-叔丁基-1,3-间苯二甲酸、1,3-双吡啶丙烷与醋酸镍以1∶1∶1的摩尔比在纯水溶剂中反应合成了镍的配合物{[Ni2(L)2(1,3-dpp)2(H2O)]·H2L}n(H2L=5-tert-butylisophthalic acid,1,3-dpp=1,3-di(4-pyridyl)propane).通过红外以及X-衍射分析,确认了其化学结构.Mr=1112.02,晶体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a=35.166(4),b=20.051(2),c=17.115(2),β=95.003(2)°,V=12022(3)3,Z=8,Dc=1.229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720,wR2=0.1901[I>2σ(I)].  相似文献   

16.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7.
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αfuroic acid)4(H2O)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106(4)nm,b=1.046(6)nm,c=2.00790nm;β=91.118(8)°,V=2.646(2)nm3,Dc=1.619g/cm3,Z=4,F(000)=1306.最终偏离因子R1=0.0567,wR2=0.1676,两个Cu(II)由四个呋喃甲酸根桥联且其端位各有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一个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配合物中Cu(II)-Cu(II)间具有一对称中心,其Cu(II)-Cu(II)的间距为0.2637nm,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C6H6C lNO3S)2(H2O)2,测定了其结构.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8626(8),b=11.7993(17),c=12.7680(18),α=88.286(2)°,β=87.534(2)°,γ=84.121(2)°,V=877.5(2)3,Z=2,Dc=1.708 mg/m3,Rgt(F)=0.0418,wR2(F2)=0.0974,F(000)=464,数据完整度为99.3%,标题化合物含有3种氢键,形成一种三维网状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的巯基乙酸、异烟酰肼合锑(Ⅲ)三元配合物:[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经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中红外、远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XRD谱指标化,确定其晶系和晶胞参数,[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a=1.1858nm,b=2.3671nm,c=1.3850nm,β=87.67°;锑(Ⅲ)离子是通过N原子、S原子和O原子参与配位形成五配位的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 [Mn3O( O2 CCH∶ CHCH3) 6 ( py) 3] Cl O4 和 4 ,4 —二甲基— 2 ,2 联吡啶在CH3CN溶液反应 ,合成了一个四核的锰配合物 [Mn4O2 ( O2 CCH:CHCH3) 7( Me2 bipy) 2 ]Cl O4。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表征 ,在 2 ,2 - 30 0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其变温磁化率 ,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存在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