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集藏家李思远在内江,乃至于四川收藏界中已是小有名气。他倾10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悉心收藏了200多位将军签名的首日封、明信片。当我真的面对着一枚枚留有将军们珍贵墨迹和手温的实物时,禁不住拍案叫绝,那种心灵的震撼、惊喜和崇敬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和形容。李思远为此付出的精力和艰辛,自是非同一般,常人是难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有幸见到一枚证章,上有"建国川军第一军司令部"和"出人证第15号"宇样.建国川军也称为建国联军川军,由熊克武将军组建于1924年11月,到1925年10月消亡.这枚证章制作于1924年到1925年.这枚证章不仅反映了建国联军川军的历史,也蕴含了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后一次推翻军阀、谋求共和的军事行动,同时也体现了建国川军首领熊克武将军追随孙中山、忠于革命的精神及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3.
战争年代,革命战士把牺牲称作“光荣”,把负伤称作“挂花”.开国少将颜文斌的头、臂、胸、腰、臀、腿,共挂18处“花”,是负伤次数最多的开国将军之一.他的名字很“文”,可打起仗很“武”,5次当敢死队长,战友们称他“猛张飞”.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差点儿“光荣”,可谓满身尽挂“光荣花”.身上的伤疤大如碗口,小如铜钱,一个伤疤就是一枚勋章,这一枚枚闪光的“勋章”,折射出颜文斌将军金戈铁马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4.
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英姿勃发、血气方刚的战将们已进入人生的暮年,有许多人已经驾鹤西去.出于对他们的崇敬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从1985年开始,我历经20年,努力收藏开国将军亲笔签名的纪念封,如今已积有100多位开国将军的签名邮品.有许多将军在签名封上还为我题词赠诗,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5.
追思无限     
威严的将军,慈祥的导师,随意、谦和的张明前辈离我们而去,可他对我的教诲、鼓励却时时浮现在眼前.面对将军的遗照和题字,我更是思绪万千…… 1994年7月24日,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张明中将来到岱山县高丁镇闸口一村考察.将军身着粗布便服,脚穿麻布草鞋,面容慈祥,言语谦和.  相似文献   

6.
漫画     
叼““““““沪‘沪“““,..。.;份..谙”。.。命少心少..0.。.“。.“议n......吸,鸡毛飞上天—写给某些虚假报道张大嘴巴吹得欢,你吹我吹鼓风帆。你吹一支“著名”曲,我吹一段“明星”篇一~一曲未终一曲和,世上吹技都使全。鸡毛果然生神力,扶摇直上九重天里叼,,,,,,,,,,,,,,,,,,,,,J某君稿源无题哈吮雄拐我刀猫点墨2“将军”里拔“艘子” —某些记者、编辑不 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48·漫画@王占喜 @王复羊 @李新灿 @李文今 @常铁钧 ~~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剧《亮剑》,剧中一个将军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每一个将军都要有一个假想敌。”确实,一军之将,没有了带军的目标和动力,不可想像,这个将军肯定不是好将军。由此我想到,我们写言论时“每一个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  相似文献   

8.
我是吉林省龙井县人,朝鲜族.我的父亲和叔叔在抗战时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朝鲜支队,曾经在金日成将军的直接指挥下战斗工作过.我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从小受到父辈的影响,崇尚英雄,渴望接受战斗的洗礼. 1951年3月,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护士学校毕业,那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开始,我在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下,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分配到志愿军后勤部队二分部卫生队当护士.这一年我17岁.朝鲜停战以后,我又在朝鲜工作学习了4年,并接触到很多朝鲜的大人物,如金日成将军,以及当时只有十来岁的金正日.如今,我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然而在朝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10.
叶挺将军,从我少年时代起,在我脑海里就一直镌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他的事迹象神话,流传民间。叶将军冤狱五年,这不平常的岁月,丝毫没有减退他坚韧不拔的英雄性格。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我在笼罩着白色恐怖的重庆,会见了他。那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有关同志头天晚上的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多采多姿,使我分享了革命队伍中无限温暖和无限幸福!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摸走过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等一会再来吧!”我连忙说: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张峰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这枚沉甸甸的奖章,凝结着张峰为武陵源支行金融事业贡献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智慧. 张峰是农民的儿子.这位四十出头的土家汉子,以土家人敢作敢为的精神,将全部精力倾注到工作中,打造出一支"勇于进取,善于攻坚,敢于超越"的优秀团队,在平凡的岗位上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于岸青  孙又新 《青年记者》2020,(11):104-106
1947年1月13日,在鲁南前线我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里,司令员陈毅接受了美国记者白蒂·葛兰恒的采访.次日,这篇报道以《访陈毅将军》的标题,刊登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大众日报》一版,并配发了陈毅将军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我的日记本上有一段难忘的历史档案,说细了就是一枚枚的公章,这些公章折射出中国一段非常时期的历史.每当翻开它,"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历历在目,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直至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14.
他,荣获过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也是唯一具有中国和菲律宾双重国籍的上将;他,几经生死传奇,自己也曾说过“我一生至少有五次应该死而没有死.”左胸上的那颗子弹,甚至直到逝世后才被取出;他,虽没有学过军事,没有上过黄埔、抗大,却有着许多雅号,如“华侨将军”、“打不死的铁将军”、“抓不住的飞将军”、“敢于负责的将军”、“梅兰芳式的将军”、“围棋将军”、“拒腐蚀将军”……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我正在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担任党委书记,十九日那天,接到县委办的电话通知,说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从广东北返路过炎陵,他老人家提出要到水口镇的叶家祠看看. 叶家祠坐落在水口镇政府大院内,我们机关的干部职工终日守着它.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钟,张震将军的车子在叶家祠院子围栏前的冬青树篱旁停下来了,九十高龄的张将军从车里下来,缓步走进了叶家祠的庭院.  相似文献   

16.
无欲则刚     
做一个记者,身边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有人在争权、夺利、搞钱;你若不争,好像活得太窝囊了。但我在连续采访了两位将军,以及一位将军遗孀后,我坦然了。和他们比起来,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龚学范留给我一本党的"七大"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父亲留给我的七大《中国共产党党章》是一本袖珍精装版,封面是精装的红绸封面.整个封面显得朴素、庄重,上方是七个银色的繁体字:中国共产党党章,七个大字自左向右排列,字体则是凹凸的.封面中央有一枚由镰刀和锤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四周印有凹凸的边框,边框四角又各印有一枚五角星.  相似文献   

18.
曾经拥有30多件武器、在“红月”游戏世界内所向披靡的李先生十分郁闷。他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的现金,辛辛苦苦赢得的一身戎装和暗器一夜之间被盗,昔日威猛的将军得在网上从头再来。李先生一气之下把游戏的运营商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10日,原军委炮兵顾问、炮兵副司令员陈锐霆将军迎来了自己的100岁生日.在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陈锐霆和吕正操,是两位罕见的百岁将军.  相似文献   

20.
从战士到记者 我的新闻梦想是从军营开始的. 1992年12月,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带着文学梦和将军梦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成为海军北海舰队的一名水兵. 新兵连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我连夜写了一篇散记<打靶的日子>,居然上了地方党报副刊的头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