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利息计算的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涛 《数学教学》1993,(4):38-39,F004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利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让学生掌握一些利息计算的常识也应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我国人民币常用的计算利息的方法是月息,即按月计算的利息。月息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如活期储蓄目前的月息率为1.8‰,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简称定期储蓄)的月息率为7.65‰等。在计算利息总数时常用所谓单利的计算方法,如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本金×(月息率0.0018×储存月数) 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到期所得利息为: 利息=本金×(月息率0.00765×储存月数12) 按照新的储蓄管理条例,从1993年3月1日起定期储蓄存款到期可约定自动转存,即到期本息合计再按原定期限重新储蓄,这就会涉及复利的计算。如一年期定期储蓄约定自动转  相似文献   

2.
知识链接 1、储蓄中涉及的量:本金、利率、利息、存期、本利和本金×利率×存期=利息 本利和=本金+利息 2、贷款和储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计算方法相同. 3.股票是当前热点话题,是由涨跌的百分数决定股民的赢亏.  相似文献   

3.
朝九晚五、殚精竭虑、险滩重重的职场里,不仅需要我们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还有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游刃有余地处理。而且在不经意之间.我们的付出,犹如我们在银行里的储蓄一样,会适时地给我们以利息作为回报。只要选择适当.有的放矢.这样的利息回报定会越来越丰厚。  相似文献   

4.
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有过储蓄经验:在银行存一笔钱.过一段时间取出来,可以得到一点“奖励”——利息。利息一般是按年计算,例如:年利息为5%的意思是说,每100元存一年可得(100×5%)5元利息。利息的计算通常用下面的公式:  相似文献   

5.
储蓄与数学     
<正> 储蓄的利息计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会计算利息,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计算利息的公式是:  相似文献   

6.
知识链接 1.储蓄中涉及的量:本金、利率、利息、存期、本利和 本金&#215;利率&#215;存期=利息 本利和=本金+利息  相似文献   

7.
教材的储蓄利息算错了初中代数第一册(上)第24页《谈谈储蓄的利息》一节,其中这一段文字有误:一年定期的存款,月利率是0.945%,存入100元,一年到期后的利息是多少?如果存了16个月才取,利息总共是多少?一年的利息:100x0.945%x12=11...  相似文献   

8.
教育储蓄税收优惠政策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状况,阐述了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特点、限制性规定、代扣代缴单位的法定义务责任、政策本身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完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及其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为了提高储蓄利率弹发现,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有产措施,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10.
案例:利息的计算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十一册教材)。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回答问题:1.储蓄有哪些好处?2.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3.求利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什么是税后利息?怎样求税后利息?  相似文献   

11.
银行储蓄及其所得利息具有什么样的经济性质,并不取决于储蓄本身,而是取决于储蓄所依托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雇佣工人的银行储蓄只能是工人阶级合理支配自己的"收入",以保障自己作为雇佣工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形式,它决不可能转化为雇佣工人的"资本",从而像资本家那样去"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抑制储蓄、挤出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被采用,但降息以降低储蓄的方法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降低储蓄,扩大消费,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储蓄行为形成的心理动机,找出影响储蓄行为一系列心理因素,进恧 从心理的角度提出一些降低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最新试验修订本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 (上 )中 ,“有关储蓄的计算”这节阅读材料 ,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有必要加以说明 .1 现行银行计息规则现行银行常用储种有两种 .一是定期储蓄 ,其中包括整存整取 (双整 )和零存整取 (零整 ) .它的计息规则是按存入日的挂牌利率来计算利息 ,如遇利率调整也不变 ,不再分段计息 ,然后再计算利息税 .二是活期储蓄 ,它的计息规则是按结清日的挂牌利率计算利息 ,不管存期期间利率有没有调整都一样 ,也不要分段计息 ,然后再计算利息税 .期间如遇结息日 (每年的 6月 30日 ) ,而结息日又非结清日时 ,要先…  相似文献   

14.
储蓄孝心     
湖西蝶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家是一个银行,你往家里储蓄了什么,家一定会连本带息地回赠给你。 你往家里储蓄了辛勤的汗水,家会回赠你累累的果实;你往家里储蓄了莫大热情,家会回赠你无限的温暖。如果你往家里储蓄了孝心的话,那么你将得到一辈子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5.
节约生命     
许多人十分重视储蓄金钱,却常常不自觉地淡忘了储蓄光阴。究其原因,大概是金钱有息,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而对时间的储蓄价值,人们则往往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16.
刘晓君 《母婴世界》2011,(11):142-143
帮孩子储蓄容易,让孩子自己学会储蓄却很难,父母在教导孩子学会储蓄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该怎么解决呢?  相似文献   

17.
居民储蓄行为的经济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储蓄行为变量不仅要受可支配收入因素影响,而且还要受人们的储蓄动机和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居民的储蓄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总体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储蓄人生     
文章告诉我们储蓄亲情、储蓄友情、储蓄爱情、储蓄学识的意义和应当怎样去储蓄它们。人生的智慧在于储蓄,储蓄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  相似文献   

19.
张芝忠 《教师》2011,(31):89-89
教材解读: 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5—7(例3、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及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主要针对利息问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例3中教材创设了一个小学生在银行储蓄的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后,教材首先通过底注介绍关于储蓄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20.
利率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又有德育渗透的功能.因此,与利率有关的问题是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现以2002年中考题为例,把利率问题归纳总结如下.一、利息纳税例1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今小刚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4.5元利息税,则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A)1000元.(B)900元.(C)800元.(D)700元.分析:设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