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制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新理念是以体验探究过程和培养探究能力为核心,通过学习中的探究来使学生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使学生由"坐"着学科学,变为"做"着学科学,因此在新课标中,它既是理念,又是目标,还是内容.它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其突出特征就是强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形式将科学探究列入了所有课程模块的内容主题中,新课标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化学教材中,分别设置了"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与探究"栏目,来突出强化科学探究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栏目,对于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探究"栏目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照方抓药"式的实验背离探究活动的主旨、"就题论题"式的推理忽视科学方法的渗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材中"探究"栏目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笔者以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为例,谈谈"科学探究"栏目的主要特点和使用策略,以引发广大教师对"探究"活动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下面就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实验中如何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情境教学以"生命观念"为主线,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过程也是实现"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过程,同时在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责任"。文章以"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教学为例,通过"嫩肉粉"这一生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酶的活性"探究性实验,支持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实验优势.努力挖掘化学实验资源,积极开展探究学习,实现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化学,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探究是指基于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探究活动。一、实验探究问题的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时,可以围绕"什么是原电池?""如何形成原电池?"两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原电池  相似文献   

7.
王峰 《化学教与学》2013,(8):79-80,65
在"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中,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观察实验为明线,以科学探究的思路为暗线,以十个问题和六个实验步骤为展开探究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聚焦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学习兴趣,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有大量的科学探究性实验.但由于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往往会面临器材难准备的现状.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解决部分课型中实验器材准备难,学生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的现状.文中以小学科学"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为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注重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沿科学探究实验时间顺序,剖析实验相关问题,基于科学史创设情境,采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建构实验模型、分析实验结果,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学习为核心".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孙静 《山东教育》2020,(3):89-90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开展探究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本文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实验式探究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有更多机会深入体验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64-66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任务,通过模拟、分析和评价经典实验,重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促成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56-57
<正>1教学指导思想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探究,达到三维目标的辩证统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的呼吸产物,提高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明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情境—实验—论证"为主线,以重要概念"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情境激发兴趣,实验落实探究,论证发展素养,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若把实验教学放置在整个教学的从属地位,将直接影响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学生是主体、实验是重点、探究为特征"的内涵,建立有效的"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的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实验、合理想象、大胆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给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予人鱼,莫如授其渔"。教师要充分发挥在科学探究中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如经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归纳法等等,使学生掌握一些探究化学  相似文献   

18.
以"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为例,探索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启蒙课程,承载着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的重任。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更是小学生比较钟爱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他们视实验如游戏,见到实验就兴奋不已,手舞足蹈。然而,学生兴趣虽浓,但多数只顾玩乐,却不得要领,实验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更要关注实验活动的质效,提升科学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多年的科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要求: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科学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式实验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在教学中尝试以"情境干预"方式设计实验活动,促成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