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F小学成立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团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管理制度,建构了一定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自身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缺乏对学生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正确引导,社区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本德育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本"是一个外来词,英语表述为school-base.校本教育的提出,源于"校本课程"的概念,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开发中的运用.校本教育理念运用到学校其他活动中,便可以形成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模式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教育."校本德育"就是指立足于本校,在深入研究本校德育实际、充分挖掘本校德育资源、组合有关德育要素基础上形成的符合学校特色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它是对校本教育内涵的拓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3.
平阳小学以闵行区扎实推进201 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多元共生融合——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为契机,以“同住地球村,我们一家人”为主题,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为此,在闵行区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进程中,借助学校力量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着力培育平阳小学“同住地球村,我们一家人”为主题的地方课程,并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张等菊 《教育探索》2007,71(10):140-141
目前,订单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发展依然期待一种适用、可行的"活课程",即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借鉴国际"双元教育"的先进经验,引入和谐课程文化,在PESTLE分析基础上,确定学生专业能力主线,构建课程SMART目标,再通过教师课程行动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并建立相应的"以能为本"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浅析理解的误区1.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定要有的校本课程开发虽不占据课程开发的主导地位,但是整个课程开发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旨在保证课程在基础性、统一性的基础上更适应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与个性,能够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缺陷,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的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简单等同于"自己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的教育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首先,要明确国家课程中有哪些不适合本校教育资源特点的地方。要从这些不适应的内容着手,对教育资源进行深入了解,并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应用VOCSCUM课程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为高职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分析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及VOCSCUM课程理念对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应以职业分析为前提,以系统化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专业课程链路设计为策略,以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为路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  相似文献   

9.
访谈美国全球教育专家肯尼斯-泰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按:长期以来,全球教育计划受到大学极其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视,美国很多大学通过开设"国际研究"、"跨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等课程和组织"国际日"、"国际论坛"、"异国体验"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文化理解态度.9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项目扩展到美国很多州的中小学阶段.全球教育项目有的以学区为单位,有的以学校为单位,有的则根据教师意愿在教师所在的班级开展.多数教师把全球教育与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学区乡土课程.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建校超过90年的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共有17个民族的师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除了具备基础教育的元素之外,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多元开发建设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准备期,发挥团队凝聚力 2017年笔者到广州市回民小学担任校长,了解到学校是由六所附近的麻雀小学合并而...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聋人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开发建设了阅读、公民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三门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编制了<一年级语文校本教材>、<沟通与交往校本主题教材>、<多重障碍班级生活语文校本主题教材>、<职业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公民教育校本教材>等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落实的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着"道德情感启蒙"的教育作用.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共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确实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立足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教育思路,然后将这些教育思路与学生的生活素材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开发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寻找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校本课程开发是1973年由两位学者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乃至教育行政官员的积极响应。由于各国在政治制度与教育传统上的差异,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一表达以及要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各不同相。本文重点介绍了四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况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及大陆近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东城区织染局小学以知心教育为办学理念,在三级课程整体推进的同时,原创性提出"资源综合利用"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打造丰富、动态的"课程超市"样式的知心校本课程体系.课程以"关注学生现实需要,为学生未来人生铺路"为重点,让师生在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中共同成长,实现学生与社会和未来的对接,将学生培养成善言善行的健康人、北京人、国际人.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在简要介绍作者通过立项开发建设的蒙古族科学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开发建设蒙古族科学技术类校本课程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具体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各目标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五大学习领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主要采取综合主题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坚持按照文化领域确定学年综合主题单元;按照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统整相关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风向,学校实践的热点。无锡新区以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课程为抓手,引导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化的课程资源,开展专题式的校本教育研究,如旺庄实验小学、后宅中心幼儿园和旺庄中心幼儿园等学校,分别申报了省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为幸福奠基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纸艺特色课程开发研究》和《国际教育生活社区WID课程开发研究》,创造性建设具有个性化的"国际教育生活社区",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完善三级课程的最佳途径。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应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内涵,在理念和内涵的指引下,确定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拓宽课程开发的模式,分清各层次各级别的主体、客体,积极调动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邢台市教育局制定了"抓实区域推进,强化示范带动"的工作方针,以桥西区为重点,直接参与学区校本教研开发,适度引领学校全面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呈现了课程开发百家争鸣、课程实施生机勃勃、课程发展彰显特色的崭新局面. 一、突出示范引领,抓实区域推进,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素养,力促形成素质教育体系,形成学校特色.为深入这一工作,2006年,我局成立"桥西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审定评价委员会",以桥西区校本课程开发为龙头,以点带面,营造一种自上而下,顺畅、民主、互动的课程开发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2018,(1):62-73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性主题,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心理基础和重要条件,开展国家认同教育迫在眉睫。深度开发与设计国家认同教育校本课程是解决国家认同危机、构架国家安全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在分析国家认同内涵、剖析国家认同教育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以小学学段为例,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设计,并提出了"六个基于"的实施建议以及"MSV-3E Space"的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