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怨诗是唐诗的精华,共计500余首,主要由拟古乐府、新乐府与近体五七言律绝两大系统构成。封建皇帝制度是迫害宫廷妇女的根源,帝王强纳民女入宫而产生的宫女问题引起诗人们的普遍关注,宫怨诗描述宫女们种种监禁之苦、哀怨之情,表达出诗人对宫女的深切同情,映射出封建人伦规范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红叶题诗"的宫怨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叶题诗”是一种特殊的传情方式,它以红叶为媒,表达了宫女们幽怨压抑的痛苦心境,深刻展现了宫女们想突出围城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极其深刻的宫怨主题模式。本文拟探讨这一主题模式的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和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3.
“红叶题诗”是古代著名的婚恋题材,历来多作宫怨解读。笔者通过对七篇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纵横剖析,阐释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的热望与苦痛,揭示出它隐含在官怨背后广阔的时代性、社会性整体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4.
余丽 《现代语文》2009,(6):27-28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在他的的诗歌当中,宫怨诗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些作品从内容上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反映宫女身居禁宫不得君王宠幸和青春被埋没的悲哀;二描写宫女悲惨的结局,并借以抒发诗人自己的不遇之音:三抨击极不人道的宫女制度和奉陵制度。他的宫怨诗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思想深刻。  相似文献   

5.
王涯这个名字,人们也许还不够熟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任过唐宪宗和唐文宗的宰相,后在甘露事变”中被杀。《唐才子传》称他“善为诗,风韵道然,殊超意表。”《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三首,里面有一组《宫词》共二十七首,其中有歌颂帝王生活富贵荣华的,也有部分属宫怨诗性质。这里介绍的是第十一首:碧绣帘前柳散垂,守门宫女欲攀时。曾经玉辇从容处,不敢临风折一枝。全诗明朗畅达,一气呵成,内容并不费解.首联是说,阳春三月,风光旖旎,柳树抽条发芽,泛出一片新绿。皇宫里的守门宫女看到门前的柳条象人工精绣出来似的轻轻飘拂着散垂在那儿,十分惹人喜爱,引动了一颗活泼、天真、好奇的童心,忍不住伸出手来想攀折一枝把玩一番.  相似文献   

6.
宫怨?己怨?     
张敏 《现代语文》2006,(12):115-11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相似文献   

7.
宫怨     
多年以后,当我重新回忆起那场充满阳光的相遇时,嘴角,仍会不由自主地上扬,然后,微笑。  相似文献   

8.
从"宫怨"题材透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怨”是古典学作品较多的题材之一。从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态形态来看,以唐诗为高峰的“宫怨”题材写作非常有象征意味,一个知识分子生命意义的“实现”就恰如宫女一般是来自皇帝的“赏爱”。换句话说,生命意义实现的动力不是自我的主张发挥,而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的赏识与提拔。  相似文献   

9.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眠.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这是一个宫女写的. 事情发生在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宫女们为边庭将士缝制棉衣.一个宫女就把自己写的这首诗装在棉衣里,送到边庭.虽然她不知道得到这件棉衣的会是谁,可她却知道他是一位和她一样孤苦的边防将士,所以就寄深情于密密的针线中.  相似文献   

10.
唐代宫怨诗以作者身份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女诗人的自我抒发与男诗人的代言之作。女诗人包括有名号的后妃、和亲的公主、普通的宫女三类。这些女诗人的宫怨诗可以说是女性话语的自发者,以我手写我心,真实地透露了她们的心声,其诗歌中哀怨的内容不同而艺术风格相近,都呈现出明显的女性色彩的情感基调和抒情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存在着许多歧义现象,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这些歧义现象的成因具有类型化特征。同时,汉语的歧义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通过语义学视角的审视,我们可以消除汉语中的消极歧义现象,规范语言的纯正性。  相似文献   

12.
在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女性题材诗占有一定的数量,主人公大体有宫女、妓女、思妇三类,诗中描述了这些女性的生活与心态,表现了诗人对她们的同情,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晚唐社会的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唐诗人张祜以宫词、山水题咏诗著名,他还创作了许多乐舞诗,其中笛诗更是别具特色.笛诗既有抒写思乡之情的,也有叙写帝妃生活的作品,后者极具史学价值;张祜以诗绘乐、以形状声,创作技巧十分精湛.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以词著称文坛,其诗歌向来不被重视。但是作为康熙一等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宫内宫外常伴君侧,他特殊的政治地位和际遇决定了他诗歌内容和风格的特殊性。本文将对他的宫廷侍卫诗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创立"新怨恨"理论而整合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中的怨恨略述,提出:从古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怨恨体验是非常普遍的;从"兴观群怨"说到"怨愤"说,可以梳理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怨恨轨迹是一脉相承的.怨恨是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天问》这首奇特的诗作主旨的探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天问”式的无穷追寻,试图破解其主旨。笔者认为《天问》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通过问天问地问人间以达到讽谏楚王的政治目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放逐山野、无用于国的满腔愤懑与愁思,表达了自己强烈深沉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7.
从王昌龄的宫怨诗中可以看出其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王昌龄的宫怨诗不只反映宫女的落寞生活,还别有寄托:一方面昭示他对理想人生(功名通达)的艳羡、痴想;另一方面则隐喻他对客观现实(穷厄命运)的哀怨和凄苦。  相似文献   

18.
这四首诗,描写京城秋天的景象,反映诗人的孤独无助和穷愁生活,表示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最后,诗人作出抉择:不去依靠最高统治者。它是诗人的悲叹之声,不平之鸣。作品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富有艺术感染力。从这四首诗,我们可以认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了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在旧时代的不幸命运。  相似文献   

19.
李贺是中唐独具特色诗人,他善于在诗歌创作中借助色彩描写为作品涂抹底色,奠定基调,表现他那丰富复杂、抑郁苦闷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幽冷凄艳、光怪陆离的诗境,来寄托他的幽愤和不平。文章对这一艺术特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