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余,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辖一县一区,人口110.3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然而小市不“小”,新余市的职业教育雄居江西省“龙头”地位,在全国也名气大噪。尤其是新余的民办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小城市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新余拥有6所民办高校,28所民办职业中专全市民办职校固定资产达5.6亿元。●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6-3万人,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为65∶35,在校生比例为59∶41。●以每个在校生人均年消费额8000元计算,新余市一年从市外聚集资金4.6亿元,加上每年近2亿的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资金直接带动了新余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新余市GDP的贡献率达到13.7%。  相似文献   

2.
新余,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辖一县一区,人口110.3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然而小市不"小",新余市的职业教育雄居江西省"龙头"地位.在全国也名气大噪.尤其是新余的民办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小城市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余市民办高职教育曾经被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誉为”新余现象”,尽管新余市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从总体看,新余市高民办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制约新余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针对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期望新余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余市位于江西的中部偏西,辖一县三区,人口110.3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首批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进程中,该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了“普高与职高并重,公办与民办同举,城市职高与农村职高同步发展”的方针,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办好示范学校,放手发展民办职校”的新路子,使该市的职业教育步入了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该市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小城市发展大教育”的格局,被誉为“新余现象”。目前该市有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所,固定资产4.8亿元,占地…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民主党服务经济建设先进个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优秀民营企业家新余“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张亢,民革,副教授。1990年任江西新余市高专教师,1995年任新余高新科技发展公司经理、新余电子计算机学校校长,2001年至今任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学校校长。1995年,张亢校长创办了以电子、计算机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新余市电子计算机学校(后称为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江西省规模较大的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4月,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新余召开,在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余市是赣西一座新兴的工业小城,辖区人111近110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民办教育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3年12月,全市共有社会力量举办学校198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教职322500余人,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的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小城市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大做强新余民办职业教育,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新余市制定了《新余市民办教育行业自律公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激励民办教育规范有序,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辖一县三区,人口110万。就行政区划来说,是江西省最小的设区市之一。有人说,新余有两颗明珠:一颗是因“七仙女下凡”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的仙女湖,一颗是蓬勃发展的民办职业教育。此话形象、贴近,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新余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日前,新余市人民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现代职业教育城。新余市人民政府第7次市长办公会议形成决定:原则同意兴建新余市万亩职业教育城;成立以分管教育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仙女湖区管委会、渝水区政府、市建设局、国土资源局、人事局、物价局、财政局以及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余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城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现代职业教育城的建设,把职…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市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历经20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投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办学之路.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仅有110万人口的小城市,新余市现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个,在校学生总数近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3%,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为65:35,在校生比例为59:41,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就要结束了。受周济同志的委托,我对会议做一个总结。一、关于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两天来,会议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听取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同志所做的题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讲话,听取了江西省政府副省长赵智勇同志的讲话和江西省教育厅漆权厅长关于江西省民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听取了新余市政府汪德和市长关于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有9个省(市)和单位做了大会经验交流,考察了新余市3所民办职业学校。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周济部长的…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人眼里.认识新余是从认识新余的民办职业教育开始的。在这个人口110万的工业城市里.每年新学期开学.一列列、一车车满载天南地北学子的火车、汽车川流而至.构成一道独特的求学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视点集萃     
农村民办职业教育模式探讨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具有“因地制宜”、“因市施教”、“因用育人”等优点。这些优点使民办职业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因而,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要搞好和推广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和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4.
新余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城区人口不过三十万,既不沿江,也不靠海,虽有浙赣铁路与沪瑞高速公路过境,但与中国普通的中部城市一样,远非交通枢纽,并不具有骄人的区位优势,这样一座小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令人称奇的规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新余市是全国100个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新余市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积极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使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仅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新余市,现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56个,固定资产达4900万元。全市民办教育为社会培养了14万人,为国家节约教育经费三亿多元。到1999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1610人,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762%,已成为当地中等教育的生力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广大青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  相似文献   

16.
新余:社会力量办学鲜花盛开本刊记者金成四月.正是江南水乡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金黄将江南大地妆扮得格外鲜亮。记者来到江西省新余市.采访了新余的几家民办学校。办学者孜孜以求.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他们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跟踪市...  相似文献   

17.
读者     
“在新余,上上下下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支持民办职业教育,怎样支持都不为过。这条经验太重要了!在法律的蓝天下,让民办教育尽享发展的阳光,职教事业才能健康快速成长。民办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必须形成良性循环,必须促使政府、公民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迸发出热情。”——安徽汪宇延上海李洁浩为何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会这么低2000年至2004年,普通高中招生增幅比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增幅高出2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比例由5.7∶4.3扩大为6∶4,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发展速度还是滞后于普通高中,实现我国政府提出“保…  相似文献   

18.
雷正光 《职教论坛》2007,(9S):39-42
本文将在初步分析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和优势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为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点要防止外似内非的走形式,也要防止一阵风的走过场。试点的结果,是能够真正在全国层面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江西新余是个发展职业教育出经验的地方。早在2005年前后,媒体上就有新余现象的报道。当时的做法是民办职业教育带动公办职业教育发  相似文献   

20.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辖一县三区,人口110万.就行政区划来说,是江西省最小的设区市之一.有人说,新余有两颗明珠:一颗是因"七仙女下凡"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的仙女湖,一颗是蓬勃发展的民办职业教育.此话形象、贴近,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