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束鲜花     
陈永林 《初中生》2002,(25):12-13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不由一亮,目光落在李老师手里的一束鲜花上。我们都感到奇怪,李老师拿鲜花干吗?但一万个想不到的是这束鲜花竟是送给我的。李老师喊:“上课。”“起立。”我  相似文献   

2.
告别迟到     
三(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办了退休手续,刚从师大毕业的李老师接替他的工作。交接时,张老师向李老师介绍班上情况,谈到王强同学时摇头叹气:“从一年级入学他就经常迟到,无论老师怎么批评教育,均不见效,每每迟到30分钟以上……”李老师听后,陷入了沉思。  李老师走马上任,第一天进教室上课,王强的座位“虚席以待”,他果然又迟到了。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报告”,王强出现在教室门口,全班同学的目光立刻在李老师和王强之间扫来扫去,教室里异常寂静。李老师看了看手表,和蔼地说:“王强同学,张老师已经退休了,以后由我担任…  相似文献   

3.
李小涵面对心理老师,轻轻说出这样一句话:“我都不愿意回家了。”闵老师为她倒上一杯水,默默地坐在她身边,用亲切、友善的目光望着她。李小涵一阵委屈,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相似文献   

4.
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教学资料。这时,有人轻轻敲门喊报告。打开门,原来是已经毕业的女生小芳(化名,文中学生均用化名)。她轻声地问:“李老师,办公室里就您一个人吗?”听我说是,她马上兴奋地说:“李老师,我是特意来感谢您的!”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三日,是星期一。下午读报课时,李老师跨进了教室,照例给我们读小说《青春万岁》。突然,陈晓蕾站了起来:“李老师,请您出去一下,好吗?”李老师莫名其妙地跟着她出了教室。戏剧般地,班干部潘芳奕迅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了一个秘密计划,大家一致赞成。几分钟之后,李老师又莫名其妙地被请回了教室,迎接他的是神秘而兴奋的笑声……紧接着的几天,同学们暗中忙碌起来……五月十七日,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语文课的铃声一响,李老师便走了进来。值日生罗晓宇用清脆的声音喊道:“起立!敬礼——”  相似文献   

6.
李小涵面对心理老师,轻轻说出这样一句话:“我都不愿意回家了。”闵老师为她倒上一杯水,默默地坐在她身边,用亲切、友善的目光望着她。李小涵一阵委屈,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去听作文课,李老师上来就讲:“今天我们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只一个要求——内容具体。下面就写吧。”学生拿出笔,摊开本,动笔写的却只有少数几个。大多数学生面露难色,并向老师投去探询的目光。老师又等了一会儿,才问:“你们为什么不写啊?”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我们不懂怎样写才叫具体。”这时候,老师让大家放下笔,说:“同学们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我就结合习作例文,给大家讲‘什么叫具体’。”听了老师的话,学生面带喜色,欣然停笔。说其绝处逢生有些过分,但注意力是相当集中了。课后,我问了问李老师为什么一上课先不讲“什么叫具体”,而要走这一步?李老师笑了笑,回答得很有意思:“我想憋憋学生,憋难受了,他们就想学了。”李老师的笑谈,所谓“憋”的戏言,虽然上不  相似文献   

8.
姜仟 《红领巾》2011,(3):46-46
今天第一节课,李老师提着一个红袋子走进教室。我们感到好奇,目光盯着那红袋子不放。李老师闸:“你们猜猜袋子里是什么?”莫不是又来玩“咬画”、啃苹果比赛之类的课堂游戏吧,那样既有趣又解馋。于是,有人说是饼干,有人说是苹果,还有人更会说,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接下来我再次强调现在进行时的结构……”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正在凝神聆听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李泱丞身上有只蜜蜂!”忽然,后面同学的一声惊叫打破了这份专注。“哇!”伴随着一阵尖叫声,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的同桌——李泱丞,我也赶紧扭过头去。可不是吗?  相似文献   

10.
用心良苦     
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的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李老师将我和另外五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带到教室后边的山坡上,拿出四棵手指般粗的树苗让我们种。我们挖好坑后拿起树苗一看,才发现有一棵被拦腰折过,伤口还流着白色的汁,我们都说肯定种不活,就扔掉了。李老师捡回来认真地说:“这棵受过伤的,更容易成活。你们信不信?”在我们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李老师满怀信心地把它种下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课间操时,李老师把我们六人带到山坡上看树。啊,真的,四棵小树都长出了新叶,都成活了。又过了两个月左右,到了学期末,李老师再把我们六人带到山坡上看树。这次,我们发现那棵受过伤的树居然比另外三棵都长得高,长得粗。李老师问我们:“知道吗?为什么这棵受过伤的树长得特好?”我们都摇着头,觉得很奇怪。李老师说:“很简单,因为我平时施肥,总是给它多施一点。”“啊,原来李老师偏心!”我们都禁不住笑了起来。李老师也笑了笑,又认真地说:“这树虽然受过伤,但因为有足够的养分,照样长得好。你们的成绩不够好,也像这棵曾经受伤的树。你们平时如果多看书,多做练习,成绩也是会慢慢提高的。相信吗?”“是吗?”我们几个还是半信半疑。直到现在,我才理解李老师带我们种树的良苦用心。(指...  相似文献   

11.
常常遇到许多年轻的和不年轻的教师向我写信请教:“李老师,我班一个男孩老爱迟到,怎么办?”“李老师,学生厌学怎么办?”“李老师,如何管理班上的纪律?”“李老师,班上两个孩子早恋了,我该怎样引导?”“李老师,我班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我该怎么办?”……最初,我特别认真而吃力地给老师们做解答。认真,是因为我不能辜负老师们的信任;吃力,是因为我也未必有什么良方。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原则性地说一些诸如“分析原因”“加强沟通”“增强信心”“严格要求”“及时鼓励”的话,说到最后,我自己都觉得是套话了,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相似文献   

12.
王静邦 《教育文汇》2013,(13):43-43
一节语文课上,我说要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话音刚落,后排一位小组长站了起来。“报告王老师,我们组刘小刚同学没做作业,他说忘了带。”“老师,他常常说谎,经常不做作业,就说没带来,数学李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不信你翻翻他的书包,作业本就在书包里。”同桌的女同学也指着刘小刚说。这时,全班同学哗然,目光齐刷刷地扫向刘小刚。小刚一见这阵势,便慢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但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13.
我们幼儿园的李老师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那天晨间活动刚结束,我就看见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喧闹。我走过去一看,只见朱晓敏小朋友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神秘地说;“李老师的肚子有这么大,要生小娃娃了!”惹得小朋友都笑了起来。个别顽皮的孩子就跟着起哄:“李老师,大肚子!李老师,大肚子!”有几个女孩子则七嘴八舌地喊:“告诉老师  相似文献   

14.
凯风自南     
杨娜 《班主任》2020,(5):69-70
我的初中班主任李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李老师个头不高,身体瘦削,戴着一副眼镜,目光炯炯有神。李老师说话声音温和,但充满力量。最重要的是,李老师慈祥的笑容消除了我们心中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初中时的我们,整天叽叽喳喳,懵懂中带着莽撞,李老师用她妈妈般的爱陪伴、呵护着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15.
曾有一首歌是这样歌颂老师的目光的:“我爱阳光,我爱月光,我爱我老师的目光;闪烁着智慧,闪烁着理想,透过我心灵的门窗;闪闪发光,闪闪发光……”一定会有人问:“老师的目光和别人还不是一样的吗?”其实,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老师的目光真的很美,很美。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公开课上得更生动,李老师打算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明明演的是“跳跳虎”,李老师还特意剪了一个“王”字贴在他的额头上。公开课上,李老师把穿着“跳跳虎”服装的明明说成是一只“跳跳虎”。但是在公开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师依然管明明叫“跳跳虎”。您认为李老师这样做会误导孩子吗?您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呢?  相似文献   

17.
这是1992年5月的一天。雨。 武功县长宁乡田段小学,上课铃响了。二年级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习惯地扫了一眼课堂,突然,他的目光停住了:女学生李××未来。李××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今天怎么破天荒地迟到了呢? “报告。”喑哑的童声,从教室门口传来。 是李××。她浑身泥巴,满头雨水。  相似文献   

18.
<正>“我总是要时不时地‘怼’一下家长们,但很多时候‘怼’归‘怼’,一切都是从理解他们开始的。”视频那头的李正云老师眉眼含笑,娴雅温柔,即便是听了她的转述,我也依旧很难想象在讲座上、在工作中“怼人”的李老师是怎样的一番风采。并不出我所料,只要在网络上搜索李老师的名字,就会有铺天盖地的讲座资讯和通稿,活动受众从老师到家长,主题也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成长的方方面面。“生活是可以这样子分享的,分享了自己的快乐,也带给他人快乐。”李老师如是说。心育路上,李老师不仅是“知心人”,更是“分享家”。  相似文献   

19.
<正>1同学们都穿着蓝白配色的校服,一走进教室,就好像走进一片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李小米弯腰低头溜进来,好像误入蓝天白云间的一只乌鸦。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这只“乌鸦”吸引了,同桌田田看了看她,欲言又止。李小米知道同学们眼中充满了疑惑,但她最怕的是金老师鹰一样的目光。上周金老师已经强调过了,下周有很多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来参观,所以,同学们周末回家要把校服洗得干干净净,周一要把最好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说是兄弟学校,其实都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20.
猜三角形     
<正>数学课上,李老师拿出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藏着一个三角形,外面只露出了一个直角,如图1所示。李老师说:“聪明的同学,请你来猜一猜,这个信封里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直角三角形!”李老师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换了一个三角形,外面也只露出了一个角(如图2)。同学们又都说:“钝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