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彬  曹玮 《教育探索》2002,(12):59-59
一、教师“下水”作文的教学功能教师经常“下水”作文,写作的技能技巧就会不断提高。这种提高,不仅能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1.教师“下水”作文的指导功能教师“下水”作文的指导功能有两点:一是随机指导功能,二是示范指导功能。随机指导功能,是指在“做中指导”或在“做后讲评”中,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以往“下水”的经验和对本次作文要求的把握,因势利导,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引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激励学生不要满足一知半解,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2.
李杰 《河北教育》2006,(5):37-37
俗话说:习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充分说明了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只有让学生不断亲历习作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从怕作文中走出来,并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一“下水文”是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为学生作的示范,是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教师亲自动笔写成的并用于指导学生作文的文章,也就是教师写的范文。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技能。作为一种掌握工具的技能,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如木工师傅要为徒弟示范刨木板、锯木头;游泳教练要为弟子示范各种游姿一样,“下水文”在作文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作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写“下水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活动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备课…  相似文献   

4.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讲评之后,将教师自己写的作文示范给学生,这样,使学生把各自的作文和教师的作文进行比照,找出各自的差距,在教师的示范和帮助下,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我在农村中学任语文课教学近30年,由于农村学校图书资料少,加之学生订阅的书报杂志几乎没有,学生除了每学期学过的一些课文之外,获取写作素材的其他途径很少,因此,我每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新的文体的写作时,(比如初一侧重训练记叙文,初二侧重训练说明文,初三侧重训练议论文),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范文体例,侧重…  相似文献   

5.
无可否认。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学生作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处于“失真状态”:无个性——内容“假”(虚伪做作)、。大”(不着边际)、“空”(无病呻吟);形式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为创新而。创新”。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我们往往从学生这一层面去寻找,鲜有从教师层面加以分析。其实不然,教师作文教学态度,将直接决定学生的作文面貌。  相似文献   

6.
所谓下水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标题或同样要求下,同时作文。这好比教游泳的教练,不仅在岸上教理论,也要跳入水中做示范给学生看。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学生写文,教师旁观的定规。在“下水”教学方面,教授音乐、体育、美术的老师,早已给我们语文老师做出了榜样,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常会听到一些学生上完音乐、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师”是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学生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那么,“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  相似文献   

9.
苏蓉 《宣武教育》2007,(5):17-18
2007年3月8日,在十五中,我区近百名高中语文教师参加了由中学语文教研室组织的主题为“写作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的教研活动。活动中,63中赵友明老师、78中李雪菲老师、育才学校王倩老师、15中王霈霖老师依次登台发言,一方面展示了所在教研组或教师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写的同题或同要求的文章(俗称“下水文”);另一方面,从各自的写作教学和示范创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他们在写下水文过程中的思考,从不同角度探寻这种示范写作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下水”作文的方法会宁县桃花山中学陈严“下水”是从游泳活动中借来的说法,指教师自己动笔作文,给学生示范的作法。较早提出“下水”作文的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在《“教师下水”》为题的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  相似文献   

11.
“训”与“练”的关系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就一篇作文的教学而言,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例如: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素质上,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作文教育思想观念;在业务素质上,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作文教学能力。一、创新作文教学对教师思想素质的要求1.要求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生活中习作。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习作的主体能动地、真实地、本质地将客观事物(社会生活)形成某种认识,转化为某种观念或情感。接着,习作的主体运用语言给观念、情感穿上“外衣”,并转化为文章。这一习作过程,经历了“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在这种双重转化中,主体自始…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4.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许多学生惧怕甚至厌倦写作文。问其原因,则说是无东西可写,更不知从何下笔,脑子中或空空如也,或纷乱如麻。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和带有灵活性、启发性的教法,引导学生积极写作,真正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下水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标题或同样要求下,同时作文。这好比教游泳的教练,不仅在岸上教理论,也要跳入水中做示范给学生看。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学生写文,教师  相似文献   

16.
1.商榷式。这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对作文进行商榷和讨论的评批方式。传统的作文评批,教师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式,拿出让学生生畏的说教,用一连串艰涩呆板的判断句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例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语言太啰唆,简直是流水账!“语言太差,根本读不通,你是怎么写的?”“语言平铺直叙,内容空洞无物,没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不厌其烦地、大刀阔斧地为学生作文修枝剪叶,甚至连根拔,进行“脱胎换骨”。作文评语则主要存在着以下毛病:1.内容空乏,不着边际。如复述学生作文的内容或在观点上大加发挥,空发议论。2.公式化,千篇一律。诸如“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文字通顺”等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尽管教师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但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能作文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最终达到“自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呢?我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指导学生分组自改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是主要的举措:(一)示范引路,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步骤、方法现代教学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它有赖于教师正确的示范、启发、引导,以达到能真正独立策划学习过…  相似文献   

19.
1 教师示范批改,逐步引导学生 示范批改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批改作文的前奏.示范批改时,教师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和差作文,分别在班上公开批改.  相似文献   

20.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是“奉命而教”,学生是“奉命而作”。结果呢?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作文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