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这是古人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所总结出的精辟论点,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求灵感,到生活中寻求与自己心灵相碰撞的艺术之花,既不作自然的奴隶,更不能闭门造车。 速写不但是一门可以独立的画种,同时它又是在为创作收集索材,为自己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纵观中外一些著名艺术家,仅从速写本上就不难看出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以及与创作的紧密结合。如在全国影响颇大的“长安画派”就是在“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指导下创作出了…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体验的形式化产物,文学创作是生活体验和创作体验的一种显示。怎样的体验才有助于高质量的作品产生,是我们最初的出发点。传统文论注重从灵感命题切入,体验和灵感遂被分割开。在我们看来,灵感是体验的一种独特形式,我们提出终极体验,无非是提供一个衡量创作心理内化程度量的参照和标淮,我们注重中外作家体验之现实和创作之关联,在终极体验命题下,体验、灵感、创作遂被纳入统一体考察,提供了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灵感,就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的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和认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灵感是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的法宝。《西游记》的故事,原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原始认识,他们痛恨生活中像妖魔鬼怪一样的坏人,希望有那么一个能擒妖降魔的“救世主”前来惩治邪恶、伸张正义。这触发了吴承恩的灵感,创作了《西游记》,  相似文献   

4.
中晚唐时期,在士人中间,声色享乐、冶游狎妓之风盛行。这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接的表现就是艳诗创作兴盛起来。狎妓的生活为文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提供了写作艳诗的场景和空间,也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歌妓的生活与情感。而艳诗的写作又赋予了狎妓生活以更多的诗意和风流情调。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体验使主体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心活动、丰富活跃的想象、热烈欢快的情感,产生深层的、令人沉醉痴迷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心感受。它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唤起他们的创作灵感,产生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动机。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一、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同时也有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具体表现就是情感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训练学生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与体验生活周建宏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基础,生活基础是产生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体验生活作为美术专业创作教学的内容之一,如何来引导学生从最初的生活感受中选择素材,产生创作灵感,是意义重大的问题。我想就有关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及实际创作教...  相似文献   

8.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文学家为创作某一形象百思而不可得,某一时刻,灵感突发,那形象突然鲜明地出现在眼前。这种体会,自然科学家也有,我们普通人也经常遇到:为解决一个问题冥思苦想多日而不能,一日突发奇想,问题竞  相似文献   

9.
“虚静”与“迷狂”是中西方古代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的心理状态。它们具有共同物质,都是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都对古代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中西传统化的差异又使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前自然而冷静,后激动而热烈。  相似文献   

10.
秋千人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刘勰),古人已明确告诉我们要让“人——本”对话真正地互动起来的支点就是“情”,因为文学作品正是用它那真实自然的情感打动我们,唤起我们的生活体验.从而让我们重新品味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而这种文本与读者之间产生的交流、碰撞、共鸣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所提倡的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人与人生活在一起的地方,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最主要价值应该是让人体会到生活之美好.科技进步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亮点,城市未来的发展依赖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资本.上海世博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留下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对我国城市化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12.
加西亚·洛尔卡的诗歌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现代诗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具体地影响了中国现当代重要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略谈隐逸对创作的促进及题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文士多有隐逸的经历,这一经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隐逸使他们有更悠闲的生活,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观察大自然与人世,常能触动心思与灵感.促进他们的创作欲.从而促进他们更多地赋诗作文。另一方面,隐逸生活也影响到创作的题材.如更多地表现隐逸情趣和山水田园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支持语言任意性学说的学者在论证任意性的合理性时很多会辩称任意性与象似性并不属于同一个层面,同一个范畴.在单个字符等层面,任意性是绝对的.文章意在论证无论是在单个字符的音义层面还是在声音和概念的切分问题上,绝对任意性是站不住脚的,而相对任意性这一说法似乎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15.
Build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extual and multimodal literacies has become a linchpin of learning, of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and of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and blended spaces. Young creators now compose online and with digital tools, often in what we call “user‐generated content affinity spaces” – interest‐based spaces that focus on creating and sharing self‐made content. Such spaces focus on processes of developing users' creations and sharing the products with an audience. These spaces have been inspirations for teachers to reinvigorate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expose students 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on and critique. But questions remain about models of participation in such spaces, especially those that idealise youth who are the most highly engaged while ignoring those whose participation is less visible. Here, we share three experiences of bringing user‐generated content affinity spaces into more 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reflect on the tensions emerging from these efforts. We end by outlining steps to develop theory and interventions to navigate tensions and propel the field forward.  相似文献   

16.
游仙情结是嵇、阮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思想感情的必然的逻辑发展和艺术升华。但由于嵇、阮的气质、性格不同,其诗作之抒情风格亦随之而异,这种风格上的差异鲜明地反映在他们游仙诗上。嵇、阮继承了屈原、"三曹"的优良传统,踵事增华,进一步密切了游仙与现实的关系,深化了游仙诗的抒情技巧。他们的艺术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对郭璞《游仙诗》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而在中国游仙诗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任意性原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仔细推敲其对任意性的论述过程,不难发现很多缺陷,如能指和所指之间虽然没有内在联系,但不应理解为没有任何联系的任意性;多种语言对同一所指表现出的多样性不是任意性的表现。而偶然性却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些,是索绪尔的论述应该得出的结论i、而且偶然性与象似性可以兼容,因此,偶然性可以很好地解决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任意性原则做了一定的分析,不仅对该符号的任意性做了仔细解释,而且从任意性和自然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两个视角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最后列举了语言学家们对任意性问题的不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各种挑战,但通过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全面阐释可以发现:语言符号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论证性,但不可论证是普遍存在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