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是中国出版史上历时最长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刊物.从1915年到1949年,杂志所刊登的广告,其形式、内容、排版、分类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晚期刊登于《科学》的广告与其早期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更符合广告的概念和要求.虽历时达35年,《科学》刊登广告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科学》刊登的广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传播方式,这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出版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华君 《考试周刊》2009,(49):224-225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注定是现代教育的两大主题。新课标提出,初中《科学》课程应该体现科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是我们应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韩月红 《教学月刊》2013,(12):50-53
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事物和事件,因而将它们分类、归纳、推理,找出其联系,组织成系统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科学事实概念化以及概念发展的过程。初中科学课程中,常常在一定的主题下嗣绕核心概念设置成若干单元。单元核心概念位于单元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对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学生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构单元核心概念,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思维。通常,初中生沿着线性的路径进行科学单元学习,这同然便于学生了解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表述是:“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教育价值包括学科多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学科思想方法的价值。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这两个方面设计了五大主题,并将学科概念,原理,规律了学科技能方法整合到课程总体系之中。综合科学课程中的生命科学内容,在学生科技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开放型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科知识迁移,科学方法训练等五个方面,较分科课程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二十年国际科学概念学习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概念学习研究受概念转变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研究者将概念转变过程看作是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认识论因素、概念结构、思维与推理及问题解决等方面深化对科学概念学习的研究;在概念学习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趋向通过学科核心概念或原理整合科学概念学习的研究结果,注重开发科学规范的概念量表获得有关学生科学概念学习的有效证据;重视科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开发和教学工具的具体化,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促进科学概念学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国K-12科学教师在职培训也在不断地调整、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近三年在《科学教育框架》的影响下,美国科学教师在职培训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以"成为研究者"的培训理念为指引,围绕跨学科核心概念展开培训,培训策略以探究实践为主,培训课程着重SCK与PCK课程,培训者身份日益多样。与以往相比,在职培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时间,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教学任务的变更与教师离职使教师不愿参与培训,缺乏专业培训者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实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的科学教育新愿景,未来美国科学教师在职培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瞿晓峰 《科学课》2009,(12):6-8
有研究者认为,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现象观察和过程体验,并由此产生“似理论般”的概念雏形,这种相对原始、不够精确的初始概念就叫做前概念,也有学者称之为私人概念、朴素概念、另有概念、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9.
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已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会努力寻找问题答案,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探究的持久性和深入程度还有待提高。研究者尝试在中班科学活动中引入STEM教育,结合具体案例,从生成主题、确立目标、投放材料、调整探究等方面讨论实施要点;并根据实践研究结果总结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整合和提炼,以推进幼儿科学探究;强调科学探究与幼儿的实际运用和生活相结合;灵活、准确运用科学概念并引导幼儿使用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之外,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与科学的本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在通常可见的教材或教育文献中,对于科学本质的讲解,基本上是基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中的一些见解,甚至在比较新的一些教育改革方案中也大致是如此。例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台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即使针对那个标准所涉及的最高年级(9-12年级)的要求,在科学的历史和本质部分,虽然提到目标是要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对人类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开展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发现和研究的过程,获得发现和研究的成果,体验发现和研究的成就感和快乐,并在此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在现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在现代主体教育理论与终身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探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对沉浮现象的理解以及对浮力规律的认识存在着大量的前概念(学生正式学习科学概念之前自发形成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看法、想法、信念或观念等,也有研究者称其为错误概念或迷恩概念、另有概念、相异构想等。本文在引用研究文献时将不加以区别,保持研究者原始文献中的称谓),而且这些概念不易改变。研究发现,有关浮力问题理解的迷思概念,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并没有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教育测量与评价》杂志是我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测评理论、指导教育测评实践的期刊。其中,考试与招生栏目是体现刊物主办者意图、具有理论指导实践之特色的一个栏目。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8年9月。2011年6月《教育测量与评价》所刊载的关于高考与招生的文章进行分主题研究及述论,以期与广大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高考的使命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概念转变而教”策略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引言近 2 0多年来 ,研究者们对于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概念化理解开展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详细信息 ,并涉及到了广泛的科学领域 .有许多综述文章和论文集收录了有关的研究成果 ,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领域的整体认识 .(GilbertandWatts,1 983 ;Carey ,1 985 ;Driver,GuesneandTiberghien ,1 985 ;WestandPines,1 985 ) .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共同主题是认识儿童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重要性 .研究者把科学学习看作儿童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 ,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过程 ,已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史是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科学史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和原理。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之一是科学史内容众多,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科学史,将会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建构。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概念的重新关注,无疑是近年来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新动态。这既可以看作是对小学科学十年新教改的反思性调整,也可以看作是科学教学理念的更新。而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则是关注概念学习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教育研究》2012,(8):143-148
《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新阶段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反映出美国人才培养方案的新动向,在对科学的理解上,实现从"探究"到"实践"的跨越,在科学教育方面,体现从"科学与技术"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整合,在学科教育内容方面,体现从科学"概念"到学科核心思想的提升。推进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应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地位、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注重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统整性、综合性与实践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充分重视科学教育研究及其成果运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更是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级主题专门提出,力求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是在组织学生科学探究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探究的过程”,因为科学概念、原理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与方法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认知结构。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正是在于将过程与方法连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构成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在目标上都既重视面向全体,又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实施的理念方面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科学概念的推理方式、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评价方式等方面。.这也是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2008,(5):14-16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科学教育就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并被列为国家核心课程,美国"2061计划"甚至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也日益丰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对"科学素养"的界定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