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神的作用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的眼神常常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教师经常用温和亲切的眼神注视幼儿,他们就会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爱着自己,产生一种亲切、安全感。胆小怕羞的幼儿在老师鼓励的眼神里,会鼓起勇气举手回答问题或表演节目;遇到困难的幼儿在老师安慰的眼神里,会增强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幼儿与老师的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和教师的接触也体现得最为敏感和细微,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抹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老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当幼儿初次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和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常常会出现紧抱亲人不放,甚至对抗、不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眼神能表达内心的想法。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不足和表达能力的欠缺,眼神往往是他们表达心声的重要手段。而作为教师,能读懂幼儿的眼神,将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要,更快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之间建立更和谐、亲密的关系。给求救的眼神以帮助。当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恐惧的、无助的,他会怯怯地来到你跟前,不声不响地用一种求救的眼神看着你,乞求你的帮助。这时教师应马上放下其他事,来到孩子身边,一面用身体…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故事《会飞的猴子》。为了能较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情绪,我出了一个谜语,幼儿很快猜出了是“小蜜蜂”。我接着问:“你们还知道什么会飞吗?”“小鸟、蝴蝶、老鹰、飞机、蚊子、苍蝇……”孩子们纷纷发言。“老师,塑料袋也会飞。”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我用疑惑的眼神看了一眼说话的小朋友,原来是刘栋文。他还指着门外的天空说:“老师,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教师一句温馨的评价,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关爱的抚摸,在幼儿心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教师一句温馨的评价,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关爱的抚摸,在幼儿心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黄利 《广西教育》2005,(7A):91-92
师生沟通是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形成、维持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手段。在幼儿园里,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发生在课堂上、游戏中,而且发生在吃饭、睡觉、穿衣、洗漱的时候,老师在与幼儿的共同生活中互相了解、相互认同。在幼儿心目中,老师是神圣而又伟大的、老师常以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来表达自己对幼儿行为的肯定和否定。  相似文献   

8.
爱,在幼儿园     
莱州市中心幼儿园是充满爱的乐园,一进幼儿园“爱在每一天”这几个字便会深深地吸引着你,那“让爱的心态感染幼儿,让爱的眼神激励幼儿,让爱的语言启发幼儿,让爱的行动帮助幼儿”的句句真言更是充分说明了这座用爱垒起的乐园里实践爱的诺言的教师们的高尚思想情操。中心幼儿园建园六年,全体园工用爱心和真诚为孩子送上了一份份妈妈般的关怀与爱抚,让孩子在幼儿园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家庭般的亲情和温暖。每天园长、老师都会面带微笑早早地等候在大门口迎接着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有一点空闲便会找家长交谈,征求家长意见。“孩子是否吃饱,回家是…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的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用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老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其他教师在今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发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用不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听一个南重点中学下调到普通高中的语文老师的讲座。他说在普通高中上第一堂课,自以为把课讲得睿智幽默。将会像在重点中学那样博得满堂喝彩收获敬佩眼光无数。万万没想到,迎接他的要么是呆滞的眼光,要么是不屑的眼神,要么干脆眼睛望天花板或窗外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我的老师     
我在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学校上六年级。在这六年里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陈老师中等个,一头卷发。一双充满了善良与智慧的大眼睛让她显得十分美丽。她用一双纤细、灵巧的手,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她用甜美的嗓音,教会了我们一首首儿歌。当我考试成绩优异时,她的眼神会给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当我没考好时,她的眼神又会给我鼓励,让我重获自信。我骄傲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幼儿告状的现象。例如,“老师,XX推我了。”“老师,XX捡地上的脏东西了。”……面对幼儿的告状,老师经常会用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敷衍了事,随便应付一下幼儿;二是问清楚事情的原因,把被告幼儿训斥一顿。然而,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还会助长幼儿告状的意识,增强幼儿告状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实,眼睛也是无声的语言。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眼睛与孩子交流,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一、用神奇的目光吸引幼儿当你兴致勃勃地走进活动室,孩子却是乱哄哄时,你不妨用一种神奇的眼神(配上轻轻的“嘘”声,加上适当的手势)环视一周,孩子们会立刻安静下来,一双双小眼睛会惊奇地看着你,这时你再出示引人入胜的教具或引出有趣的话题,就会很自然地把孩子们带入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之中。二、用激励的目光评价幼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需要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赞美。因此,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绘画是他们表达美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可是我们评价幼儿绘画好与不好时,往往忽略了幼儿内心的体验,只用成人眼光去关注画面好不好看,画的东西像不像。为了让孩子的画更美观,画的东西更像,教孩子们画画时我们会出示范画,有时还会出示绘画步骤图,让幼儿照着一步一步地临摹。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全班孩子的作品和范画大同小异。大部分孩子和老师画得一模一样,这自然会受到老师的  相似文献   

15.
孙泽君 《成才之路》2012,(14):90-90
正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能力。婴儿通过哭闹、笑容和身体的摆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幼儿的画和婴儿的表情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情绪、心情的一种方式。而有些家长和老师却以好坏来评价他们的画,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画来判断幼儿的性格气质。幼儿的涂鸦从最早的乱涂乱画开始,家长和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如果幼儿时期孩子的画就被否定,那么将会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只有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带领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16.
后悔药     
我在老师同学眼中是一个坏学生,因为我成绩很差。同学、老师瞧不起我。于是,我便开始打架、逃学,希望这样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关心。可事与愿违。我渐渐被学校抛弃了,从同学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一种鄙视;从老师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一种藐视;从父母的眼神里,我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幼儿有效的激励更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方法才是有效的?我认为教师对幼儿不仅要经常进行有声语言的激励和物质的奖励,更要用有行语言去激励。一、眼神教师善于向幼儿投以激励的眼神就是提高幼儿自信心的动能源,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主动性,使幼儿会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 晴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为一名老师,应该用一双慧眼去欣赏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目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了。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教育爱” ,我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 ,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 ,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 ,教育爱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一、教育爱的内涵1 .教育爱的发生 :日常生活马丁·布伯 (MartinBuber)说过 ,教师与全班同学见了面 ,“他的眼神 ,教育者的眼神 ,拥抱了他们所有的人 ,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 ,包含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 ,而这是教育发生的先决条件。这点在幼儿园教师身上更加明显。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里相遇 ,与幼儿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