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的名字,本是代表某某人的一种符号,但一经高手将其巧妙地组合或嵌入联语后,却颇多意趣。 1983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上,周策纵教授将来自台北和来自北京的同叫“高明”的两位学者的名字戏拟一联: 高明问高明,高明不高明?高明答高明,高明,高明。港报刊出此上联征对,法国《欧洲时报》的翁黎先生寄给港报的下联是: 田汉语田汉,田汉非田汉,田汉学田汉,  相似文献   

2.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里,不乐也乐。 此联题于杭州西湖边的仙乐酒家。上联句句有“仙”,下联句句有“乐”。店名“仙乐”二字自然巧妙地嵌入其中。此外,妙引诗人白居易、林逋、苏东坡入联,不仅为下联的行乐寻诗作了铺垫,而且还提升了酒家的化品位。又如潮州韩江酒楼联云:  相似文献   

3.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 这是一首谐音、回文兼备的妙联。相传,上联是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出句,下联是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的诗句,故此联称为“明题清对”。该联顺读倒念,读音不变,或音同字异,或义异而字同,对得十分巧妙,耐人玩味无穷,堪称一绝。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联题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情境拟写式即提供一个情境,并根据情境提供上联(下联)。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写出下联(上联)或者横批。例1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对出下联。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下联:参考示例①佳音传神州, 世界震惊②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相似文献   

5.
宋晓东老师《讥讽袁世凯窃国的对联》(《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一文引用了民围时期的半副对联:“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此联语带双关,以地代人,借地势越来越低讽刺民同总统一个不如一个,是有名的绝对.至今未有人对出下联。作者在对此联作解释时说.“山”指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城”指袁世凯,  相似文献   

6.
“析字联”是对联中的奇葩,曲折有致,妙趣横生。现摘录几则,以飨读者。1.从前有个叫贾席珍的, 是陈家颜的私塾先生。平时二人相处十分融洽,有时也爱开个玩笑。一日,陈家颜忽出一联: 贾席珍失去宝贝珍珠方为西席贾不愧为陈的老师,当即对出下联: 陈家颜丢掉耳朵颜面才是东家上联“贾席珍”三字去“贾”之“贝”和“珍”字刚好是“西席”,下联“陈家颜”去“陈”之“耳”和“颜”字,也正是“东家”, 此联对仗工巧,极有趣味。2.据说康熙皇帝是位制析字联的高手。一次他与一和尚一起饮酒,酒至酣时,突然拟一上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相似文献   

7.
2004年全国高考的四套语文试卷中均出现了给春联对下联的试题;单独自主命题的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则将全国卷的给“春联”对下联分别延伸为给“行业场所联”、“思想修养联”、“植物瓜果联”对下联;上海卷也考查了对仗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有理由大胆预测,2005年全国卷将继续试行对下联,各地卷也将有可能流行对联试题。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在的学生,接触对联较少,对联的基本知识也相当匮乏,因而要他们对对联,显然存在不小的难度。如何增加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  相似文献   

8.
奇联欣赏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可曰“绝情对”。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在对联里这叫对不上。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此联为反传统联。重叠用了两个“天下”,看似违反对联规则,实则是一大妙笔。它使楼与湖更为突出,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上的运算要用加减乘除,可不少对联也用上了加减乘除,读来妙趣横生。请看一副对联:绿鸭浮水,数数一双四只;赤虫出洞,量量九寸十分。“绿”与“赤”属颜色相对,同时谐音“六”与“尺”。上联讲鸭的只数,下联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为一尺。相传古时一对新婚夫妇洞房花烛之夜吟成这样一联:六尺红绫,三尺系腰三尺吊;一幅棉被,半幅遮身半幅闲。联语中运用了减法:上联六减三还剩三,下联一减半还剩半。还有一联,直接以乘法口诀入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下;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对联     
李江涛 《山东教育》2004,(29):26-26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1.
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是四川人,他博学多才,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名扬四海。 民国初年,他来到重庆,见一家酒楼悬着一瓶法国出的三星白兰地酒,旁边题了半副对联“三星白兰地”,征求下联。但几个月过去了,无人应对下联。  相似文献   

12.
吴承恩惩霸     
据说,有一次,吴承恩去淮安城游玩,遇到恶霸粮商张皇兴。此人为了给自己的粮行装门面,死缠着吴承恩题一副对联。吴承恩就替他写了一副,上联是“皇兴大粮行”,下联是“慈夙楚城扬”,横批是“去四首”。张皇兴看后如获至宝。将此联高悬于粮行大门。  相似文献   

13.
趣联征对     
(一)一岁两春双五月(征下联) 说明:2009年农历己丑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在正月初十日及十二月二十一日,此谓“一岁两春”;2009年农历闰五月,此谓“双五月”。联中有“一、两、双、五”等词,联语意思清楚。要求下联也要有此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期间,都匀进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现代城城中城成家成功成大业”为上联,向全国征集下联。由于上联构思奇妙精巧、内涵贴切、艺术难度很大,吸引了全国6000多幅应征下联。本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历代对联佳作,解析了对联的格律要求和技法,通过对上联和获奖下联的赏析与点评,阐发了汉语极联语言形式头和文学蕴涵美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悦读文摘     
林则徐续联解窘林则徐小时候,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送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顿时,一阵哄堂大笑,弄得林则徐的父亲十分尴尬。林则徐随即大声对道:望子成龙。满场又为之惊叹不已。下联对出,既解了父亲的窘迫,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材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将错就错出好诗郭祯擅画花鸟,曾画桃花与黄鹤楼赠人。画要配诗,遂请书法家赵平题诗。桃花幅上所题之诗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可是“桃”误作“梅”,黄鹤楼幅上所题之诗有“黄鹤楼中吹玉笛”“,黄”又误作“白”。经人提出,他只得补救,各在误字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和各地高考命题中连续出现“对联题”这种新形式,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格式:从格式上看,它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 缺一不可。第二,对联要求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第三,要对仗工整,即字数相等,诃性相对,句式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句式中一致的位置上。第四,要熟悉对联的类型: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赠联、勉联等。最后,要把握对联内容。对联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内容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与好友佛印和尚诗联往来。仲秋一天下午,他们二人泛舟长江,对饮倾谈。苏偶见一条大黄狗在岸边啃骨头,随口吟出上联,请佛印对。佛印知是东坡在取笑他,思索片刻,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扔向江中,同时脱口对出下联。这是巧用“河上”即“和尚”、“诗”即“尸”谐音的一副妙联。吟罢,两人相视大笑。  相似文献   

18.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说到对对子,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对偶”、“对仗”和…  相似文献   

19.
怪异的对联     
一、独脚联。这种对联,只有上联,它的下联却在千万个续对者手里,构成上联“现而相同”,下联“隐而各异”的特点。广东省惠来县的神泉港,有一名叫“侮角甘泉”的古水井,相传为梁代开凿  相似文献   

20.
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进入尾声,正值新春佳节来临。笔者拟了一副对联的上联:“概念规律含糊,粗看题,凭印象,凑公式,生吞活剥旧模型,苦渡题海,做‘死’题,闻十知一,利少弊多”,让同学们对下联。大家兴趣盎然,经启发引导,最后将下联写成:“方法技巧清楚,细分析,定思路,重作图,妙解善变新情景,乐游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