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的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不断被学校、家长所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丰富体育课程形式成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啦啦操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首先从啦啦操运动的慨念出发,分析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发展与教学运用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啦啦操运动本身的美学特征与内涵进行研究,最后,浅析啦啦操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2.
付渝坤 《新体育》2023,(8):50-52
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花球啦啦操集观赏性与竞技性为一体。在被纳入高中体育课程后,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此项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评分细则逐步趋向精细化,且成套动作编排对评分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高中化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需求,从美学视角出发,结合高中体育教学所需,分析了成套动作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美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和分析啦啦操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交集与联系。研究认为:啦啦操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无论在主题、音乐、动作等方面还以"模仿"为主,缺乏独特和创新。中国啦啦操若要在冲突中求更新,在融合中求壮大,只有与具有中国风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进一步丰富啦啦操运动的文化内涵,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是真正的长远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贺超 《中华武术》2021,(4):61-62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运行项目,非常受学生的喜爱。啦啦操运动可以在音乐的带动下进行不同的肢体动作,所以将啦啦操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肢体协调能力等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菲 《新体育》2023,(10):104-106
花球啦啦操是一种新兴起的体育运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对花球啦啦操的动作编排、队形变化、音乐选择进行详细探讨,希望通过实例研究对中学体育花球啦啦操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花球啦啦操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6.
艺术表现力是衡量啦啦操实际表演效果的重要指标,高校体育运动开展啦啦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本文主要从艺术表现力在高校啦啦操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高校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动作质量,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度,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以及学生的个体特征方面,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法,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文章从啦啦操的起源及发展谈起,探讨了啦啦操的分类和啦啦操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论述了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价值.啦啦操运动作为众多新兴体育运动之一,它凭借自身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  相似文献   

8.
刘洁茹 《新体育》2022,(4):15-17
啦啦操是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教师在开展啦啦操教学时,不仅会教授他们一些动作、技巧,还会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其中,并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训练的同时还能实现啦啦操的动作创新。为了充分保证在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中开展体能训练,笔者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又从游戏式体能训练、竞赛式体能训练、创新式体能训练以及整体式体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开展体能训练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赵佳慧 《灌篮》2021,(2):105-106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完善,各个阶段的教学收获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大学是我国教育的重点阶段,在大学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成为大学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近些年来大学体育教学的项目内容得到了丰富,体育啦啦操便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后受到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体育教学项目。体育啦啦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本文将围绕着美学视域下的大学体育啦啦操教学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0.
花球啦啦操是啦啦操众多项目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项目之一。36手位是花球啦啦操的独特体现,更是其动作核心和动作基础。根据方向、结构、形式的不同,基本手位动作种类十分多样。如今,啦啦操手位已由以往的32手位发展为36手位。要想保证啦啦操成套动作顺利完成,就必须熟练掌握基本手位动作。啦啦操不仅成为各大运动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我国小、初、高以及各高校都得到了发展和推广。但大多人对花球啦啦操基础技术动作掌握不多。该文从相关理论与实践出发,对我国啦啦操36基本手位教学与训练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再对36手位教学与训练提供更好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改善啦啦操教学与训练,让喜爱啦啦操的人更好地学习和认识、重视规范啦啦操36基本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啦啦操运动的形象包装与表演艺术分析发现,包装艺术是啦啦操运动追求高度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对体育运动表演效果与审美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表演艺术不可分割的独特美学特征表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商业活动与前沿时尚传媒不断推动着各种技术革新进步同时,同样也对啦啦操运动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第12届学生运动会集体花球啦啦操前6名成套动作编排进行研究,力图寻找比赛制胜因素,为今后参赛队伍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音乐;技术动作;托举配合;队形变化以及服装道具的编排上都会对比赛成绩造成影响,只有把握这5个方面的编排,才能够为队伍制胜的取得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美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啦啦操运动本身的一些项目特点从啦啦操美的本质、啦啦操的形式美、与啦啦操的内涵美三个方面对啦啦操运动的“美’’进行探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啦啦操运动中各种美的现象,掌握啦啦操运动美的表现规律,为啦啦操运动实践服务。也对完善、丰富和发展啦啦操文化的内容,提高其艺术价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啦啦操更能充分体现热情奔放、青春时尚的独特魅力,也为啦啦操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西华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啦啦操课程教学在高校的开设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体育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啦啦操师资培养机制;建立教学、竞赛、科研相长的啦啦操教育机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现场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根据两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广州站)参赛情况统计、技术特点、参赛项目统计,分析和探讨广东省啦啦操的开展情况和项目推广效果,对广东省啦啦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啦啦队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自1999年传入我国后,便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倍受广大青少年的青睐,特别是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更是引起一阵阵啦啦队运动狂潮。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啦啦队比赛的调查研究,浅析了我国高校啦啦队的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高校啦啦队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录像分析法,以201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西南赛区高校舞蹈啦啦操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对舞蹈啦啦队套路编排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如下建议:(1)高校舞蹈啦啦操套路编排需以安全性为前提,不求难度系数高、难度动作多,但求高质量完成。(2)动作设计应遵循生理解剖规律,沉肩、挺胸、立腰,尽量远端发力,大小肌群协调用力。(3)充分挖掘校园素材,多编排队员间交流、互助、鼓励的组合动作。(4)鼓励男生的参与,将男生的阳刚之美与女生柔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啦啦队运动(cheerleading)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体育运动,是通过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技能展示的一种运动。它集中体现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是一种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啦啦队运动文化的起源、发展进行分析,并以2009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美啦啦队在比赛中的成套动作难度、表现力、成套创编与完成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差异。旨在为今后啦啦队运动在中国的推广以及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福建省高校学生啦啦队为研究对象,分析出在多种因素情况下,福建省啦啦操运动水平总体偏低。进而提出,从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强现代媒体宣传,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比赛机制,扩大竞赛规模,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编排水平和充分发挥啦啦操协会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省高校啦啦操运动水平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啦啦操世锦赛舞蹈啦啦队花球比赛前八名队伍的成套动作艺术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世界优秀队伍成套动作创编元素和理念,为我国花球啦啦队的动作创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