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最为复杂、争论最多的领域。语法是语言使用的规则,是对于语言中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所做的概括描述,对语言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语法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词义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语言学中争论最多的理论问题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词义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仍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余红兵 《文教资料》2009,(30):41-43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问题是曾经困扰、迷惑过许多人(包括语言学家)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经过前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时至今日,学界已经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文字不等于语言","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这是文字学的基本原理."(周有光《汉字和文化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77页)但是,如今仍有许多人还没有弄明白二者真正的关系,以至于还会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他们混淆语言和文字,把语言问题当作文字问题;把文字问题当作语言问题.梁永国先生的《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现代语文》2005年第8期)这篇文章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受到了很多理据论者的挑战。关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前人有很多论述,但各家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所以争论比较混乱,笔者试就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洪东丽 《考试周刊》2013,(94):17-17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涉及此关系问题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涉及语言与思维问题的沃尔夫假说也争议颇多。近年来假说得到了更多关注,虽对其合理性给予了肯定,而对其合理性及不合理性的系统论证却不多。文章结合自然科学和语言学中的一些成果对这一假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非系统音变与词典注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反映和记录语音——语义的符号系统叫文字。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也是复杂的。人们既通过口耳相传来学习语言,也通过文字符号系统来认识语言。语言的语音,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广大的地域里,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分析和论证了其对文字作用的贬低;继而分析了柏拉图的记录者身份,探讨了柏拉图如何试图消解文字与言说的尴尬关系;通过比较柏拉图与孔子、庄子的语言观,进一步探讨了文字与言语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发展都会遇到与传统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在汹涌的文化浪潮面前,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对待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中国文化讨论的热点,也是当前文化学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言与思维和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缺乏观察和实验研究,目前看到的理论依据大多是主观的猜想和逸闻。也正因为如此,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不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就其中争论的焦点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