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初中物理教学应当注重发散思维训练.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物理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外,更重要的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伟杰 《考试周刊》2012,(58):130-130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的思维发展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在中学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习物理特别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习物理特别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用五分钟"读一读"学生"物理语言"的特点及掌握物理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物理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对物理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  相似文献   

5.
<正>物理作为逻辑思维严谨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则要在长时间过程中养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比起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是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消化已学知识,从而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并合理应用.通常物理习题总是能更好锻炼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充分归纳和总结在教学中涉及的科学思维方法,才能为学生编制和精选适合学生的物理习题.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应当注重发散思维训练,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为适应未来“智力社会”的需要,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种途径(不同的物理规律),多种方案(不同的实验原理),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物理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以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学生而言,要懂得科学的思维方式,明确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目的性、准备性、条理性、系统性.就教师而言,除须钻研有关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教"的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施教中须按思维逻辑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法教案,使历史知识和基本理论系列化.施教过程要与学生的认识过程齐步,使学生在消化知识的全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倡导理解识记,克服思维的惰性;提倡想象,形成科学概念支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育教学追求的是完整的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科学文化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培养出有用的全面型人才。为达此目的,物理教学必须在强化科学探究、引领学生体悟思想方法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方面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卫生类高职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有: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说,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从长期的学校教育来说,缺少强化训练学生思路的典型范例;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来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各种思维工具,从而做不到举一反三.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的确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物理思想方法,这是当今搞好高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之道,德为先",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外,更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物理教学,当然要让学生学会许多物理知识,但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具体知识,犹如给学生一些面包;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则好像给学生一支猎枪.让他们可以随时获取猎物,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思维方法的训练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系统中的精华,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般说来,物理概念教学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引入物理概念;二是进行思维加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物理概念;三是通过运用,进一步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在概念教学中贯穿科学探究,就要在概念教学的三个环节中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的兴味就减去一半,剩下一半即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外,更要注重情感的激发,讲求意境设置的艺术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邀游。进而升华到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置意境呢?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科学方法的认知,本质上来自于科学研究者的思维,可以说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思维发展史.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科学研究者借助于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对物理表象的研究,以及对科学概念与规律的梳理和建构,不断地运用自身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完善着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着物理学科的大厦.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紧扣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起到助力作用.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开发课程资源,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自主运用科学方法,自发实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又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科学方法的认知,在本质上来自于科学研究者的思维,可以说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思维发展史.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科学研究者借助于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对物理表象的研究以及对科学概念与规律的梳理、建构,不断运用自身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完善着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着物理学科的大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紧扣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起到助力作用.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开发课程资源,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运用科学方法,实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善于运用"问"的艺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地思考,推动学生思维的创新.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例,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有效追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追问知识网络的交叉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9.
浅谈物理模型的构建与物理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时,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物理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科学的物理模型上.因此,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和建立科学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理这门自然科学.学生除了要理解并掌握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用心体会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取物理知识更有效,并积极思考已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知识更有生命力. 中学时期处于学生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初二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处于从具体运算思维到形式运算思维的过渡时期,处于从经验向理论的过渡阶段.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初中物理的教学必须以大量现象、事实和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有意识的积累这些物理现象、事实和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利用中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接触新知识,消化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