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国论的出笼是李登辉分裂祖国阴谋的大暴露,更是近几年岛内“台独”活动日益猖獗的反映 ;它也是最近一段时期甚嚣尘上的国际反华逆流在岛内的反映。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决定了李登辉及其他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 ;同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 ,也将采取摒弃“两国论”的态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当局明智的、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登辉经过精心谋划,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抛出了“两国论”,这是他分裂祖国、抗拒祖国统一、推进台湾独立的政治本质的暴露。李登辉的“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于法理不容。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李登辉的分裂企图最终只能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面临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历史时刻,李登辉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抛出“两国论”,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充分暴露出他分裂祖国、抗拒统一的反动面目,表明他是一个可耻的民族败类。李登辉经过精心策划,于今年7月9日在接受“法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两国论”出笼后,他的一伙亲信和追随者马上出来帮腔,称“两国论”的公然宣示“是个重大政策变化,是两岸关系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1999年7月9日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亮出分裂中国的底牌后 ,两岸关系和海峡局势骤然紧张。李登辉的“大名”不断出现在海内外的各种传媒上 ,成为各方诟病和谴责的对象。祖国大陆方面称李为“分裂民族和祖国的罪人” ;美国和国际社会则把李看做是“破坏台海稳定和亚太和平的麻烦制造者” ,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政客”和“电脑黑客” ;岛内媒体也一针见血地指责李登辉就是想当“台独国父” ,想做“摩西” ,是一个不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赌徒”。至此 ,人们不禁要问 ,李登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台12年来到底干了些什么 ?日本人…  相似文献   

5.
“推敲”的故事是一个难于证明其真假的故事,但“推敲”二字在原诗中的更替却使贾岛背叛了本性;如果故事是不真实的,则是后世文人迫使贾岛背叛了本性.从而通过贾岛使中国古代文人背叛了本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李登辉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提出“两国论”,说“一个中国”是未来的目标,“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这种公开叛卖祖宗、背弃民族、分裂中国的言论,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谴责。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7.
《宁夏教育》2008,(6):28-32
同心县的“两基”攻坚经过了一段漫长而坎坷的历程。尤其是2003年以来,县委、政府带领全县30多万各族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突破口,当作打造具有浓郁回族风情的生态商贸县的关键点,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民族教育事业抢抓“两基”攻坚的历史机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同心特色的“两基”攻坚之路。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2010,(22):19-22
普洱市,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 普洱市根据多民族、边疆、山区的特点以及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自上世纪90年代全市规划实施“两基”工作,确定了特困地区先“普四”,后“普六”,再“普九”,扫盲工作与“普六”同时推进;坚持以乡(镇)为单位验收,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在北约轰炸科索沃后的国际背景下,不顾历史、法律与事实,公然抛出“两国论”“特殊两国论”,其目的就是想在他退出政治舞台之前,将其上台以来一直在暗地里遮遮掩掩搞台独、分裂祖国的阴谋公开化。李登辉分裂祖国、搞台独的言论一出笼,就遭到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对与?..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李登辉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明确称两岸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此言一出,立即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是他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人们对...  相似文献   

11.
建立“美日台安全联盟”为“台独”寻找靠山是自李登辉执政以来,台湾当局追求的重大战略目标。民进党执政后,更明确提出希望建立“美日台三角安全联盟”或建立“美日台东亚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国学热”标志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这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但是也必须明确认识到,国学内容博大精深,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弘扬国学应该去粗取精。国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包治百病,振兴国学必须有体制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调向学生介绍了位于祖国最南端的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是“迷人的世界”,课文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在反复诵读与品味中,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学生对南沙的喜爱就会油然而生。教学中,我依照课文的叙述顺序,  相似文献   

14.
唐宋 《阅读与鉴赏》2010,(3):11-12,55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李登辉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明确称两岸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此言一出,立即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是他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人们对他的举动惊而不怪。惊的是他为何选择此时,毫不包装地定位两岸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公然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通观李登辉其人,纵看他执  相似文献   

16.
如何用现代声乐理念理解“三种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是集音乐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声学、语言学、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美声”、“民族”、“通俗”是三种风格。以往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错误理解应当纠正。  相似文献   

17.
“藏书”是图书馆所秉承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藏书”体系中,民族文献与“民文”“藏书”无疑是个特色项目和核心内容。民族文献与“民文”“藏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高校历史、学科特色与财力等传统因素有直接联系,也与民族人口、高校学生数量、出版业的现状和学生、学者的专业偏好的独特性等因素。观察和分析这些特点和社会性因素才能充分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文”“藏书”的基本特点与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学生进行“美”的探索、享受、成长的场所,它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祖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一是强调“焐”,二是突出“悟”。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提到:“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