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  相似文献   

2.
都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我却认为,单向的无条件的爱容易使孩子变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自私狭隘,不懂分享;只求索取,不知回报。很难想像一个不知道爱父母、不肯向父母回报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懂得关爱别人,回报社会。只有让孩子懂得回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将一切给予孩子,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单向性的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学习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所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也前所未有。只知对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父母的爱越多,所给予父母、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的爱越少。这样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仅对来自他人的关爱照单全收,并且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5.
关颖 《家庭教育》2011,(7):17-17
我不赞成“父母爱孩子不需要回报”的说法。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关心别人、爱别人的种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爱父母,懂得父母之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6.
周凯 《家教指南》2008,(2):20-20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是现代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爱的付出与爱的回报是否匹配?爱的结果与爱的初衷是否等同?您“真爱”孩子吗?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我却不这样认为。单向的无条件的爱,容易使孩子变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自私狭隘,不懂分享,只求索取,不知回报。很难想  相似文献   

8.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我们通常感动于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可是,我却亲眼看到,有一种爱可以毁了孩子.  相似文献   

9.
在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教孩子学会感激,心存感激,使他们从小就心存一份真与善,意义十分重大。远离感激之心的孩子,会倒向自私和残忍我们回头看看,孩子身上的许多不良品质,如自私、霸道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做为父母的你一手造成的。于是,你的孩子便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这种不关心,往往会延伸到许许多多事情上去,特别鲜明的就是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不久前,我那年仅六岁调皮的独生儿子把从外…  相似文献   

10.
家庭成员间的爱和责任应该是长辈与晚辈间双向的作用,我们却常常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忽视或羞于开展台适的家庭教育,即爱的反哺教育,以促进孩子关爱父母及老人。如何开展此类家庭教育呢?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劳累和痛苦的神情是对孩子最好的呼唤。身体疲倦或不舒服了,父母要清楚地表达你不能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适用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设计理念家是我们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个港湾的一叶扁舟,父母就是风雨无阻的舵手。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正因为这样,孩子们往往认为父母爱的奉献是天经地义的。在家中,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不懂得尊敬和关爱父母。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更好地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活动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2.情感目标:感受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爱。培养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培养家庭责任感。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让…  相似文献   

12.
爱里有教育     
张学翠 《生活教育》2012,(17):37-38
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我坐在办公室里,刚刚批改完作业,又在考虑一会儿的主题班会如何开好。说是主题班会,其实是语文课的延伸。为了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作为班主任的我尝试在班会或者自习课时间,让孩子们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今天的话题是"我爱爸爸妈妈"。我正在考虑的就是如何切入话题,如何让有"小皇帝"、"小公主"之称的学生们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爱。  相似文献   

13.
我看过一部电影,片中一位父亲,为了拯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历尽艰难为女儿寻医问药,千辛万苦挣钱给女儿付医药费,付出了全部心血,最后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都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没有哪位父母生养孩子是为了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可是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作为子女的,又怎么能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相似文献   

14.
晶晶 《家庭教育》2009,(10):14-14
如今,家庭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千家万户都知晓使子女健康成长是件大事。父母们都会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总会渐渐长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是否懂得感恩?是否懂得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养育了自己的父母和家庭?  相似文献   

15.
学会关爱     
我平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学会从小去爱别人,从小明白别人给你爱,你要懂得去回报。 我的女儿今年三岁半,刚上幼儿园小班,虽然小小年纪,但已懂得怎样  相似文献   

16.
学会爱父母     
正宝宝从出生以来,一直在获取爱与关怀,如何爱他人、懂得感恩,这些是需要学习并有机会去表达的。这一期,让我们先从爱父母开始,培养孩子感恩与爱他人的好习惯吧!榜样妈咪梅梅妈妈自从有了女儿梅梅之后,梅梅妈妈对"养儿方知父母心"这句话更加深有体会。每个孩子小时候都非常可爱,而每对父母又都是那么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会忘记自己只是一味地付出,没有教会孩子爱的能力,更加没有培养孩  相似文献   

17.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听力受到损伤,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成长,许多家长内心都存在一种歉疚心理,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故而对孩子大多是有求必应,一味地付出,不奢求回报.家长的这种歉疚的心理和无偿付出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久而久之,使他们觉得父母甚至其他人所给与他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受之坦然,不懂得感激别人,更谈不上什么回报,继而逐渐变成一个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18.
蒋尼 《新疆教育》2013,(15):16-16
主题辨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停地奔波忙碌着。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父母无私地付出后,孩子们却不能真正理锯父母的爱,不懂得如何去关心、疼爱自己的父母。针对这个现象,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以“我的爸爸妈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19.
火狐     
亲子共读世上最无私和最温暖的爱莫过于亲子之爱,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这个故事适合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感受爱的刚强和力量。作者朱成梁,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著名儿童画画家。《东方娃娃》编辑部已于四月份推出本书的绘本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母亲都爱吃鱼头”这令孩子们费解,而要真正领悟到这是一种无私深沉的爱,却差不多要等到孩子成为下一代孩子的父母时,甚至更迟。从古至今,人们就提倡这种只求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以为只有这样的爱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