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菁菁 《海外英语》2013,(23):207-208
《小妇人》是一部典型美国家庭式小说,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通过对马奇四个姐妹的塑造展现给读者这样四位独立自强的新女性形象。该文就这部作品里包含的女性主义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梁绮颜 《海外英语》2010,(2X):134-135
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个人反抗的最初体现。该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位女性:伊丽莎白.班纳特,夏绿蒂.卢卡斯,吉英.班纳特及彬格莱小姐的性格、命运对比,揭示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同时,该文还以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班纳特先生的父亲形象及《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体现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张翼 《文教资料》2014,(25):3-4
女性主义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与挣扎,已成为现代文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研究潮流。谈到女性主义,不得不联想到众多相关文学作品,如《简·爱》、《法国中尉的女人》、《傲慢与偏见》等,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就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生动的女性形象,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现实,并通过她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意识及美满和谐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首先对女性主义进行了理论界定,其次简要介绍了简·奥斯汀及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再次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义在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李英 《安顺学院学报》2012,(1):16-17,79
简.奥斯丁是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文章通过对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分析,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与童话故事的灰姑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伊丽莎白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精神上对男主人公达西的依赖。最后,作者还分析了小说产生局限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暗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和简·奥斯汀作为中西方女性作家的代表,都擅长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创作。文章主要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作者写作的基础(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和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分析比较了《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爱情观的异同。物质还是爱情,两位作者用一冷一暖两种不同的情绪表达了同样矛盾和挣扎。  相似文献   

7.
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难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8.
张宏儿 《文教资料》2009,(12):27-29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充分展现了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人类生存的危机、妇女的生存境遇.自出版以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在细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审度文中的女性主义主题,旨在剖析莱辛对女性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在文本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单人纸牌游戏》是作者艾米·刘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深受男权社会,主流社会以及西方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的艾米这一形象。在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融合了民族和性别于一体,更好的阐释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伊丽莎白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天生丽质,外柔内刚,追求个性解放,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的影子。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多丽丝·莱辛的《草原日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日出》是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一篇颇具有代表性与震撼力的短篇小说佳作。小说描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心理成长故事,尽管故事很普通,但它却从深层次展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揭示了男权中心主义的二元论对自然的伤害,呼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成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广受争议。小说背景处于未来的一场核战争,记录了荒岛上男孩的生存。就此小说,除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论,批评家们还从多个角度对其主题意义以及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但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谴责了西方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小说中女性的缺席,却正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抨击当时社会上蔓延的"父权制",并进一步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成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广受争议。小说背景处于未来的一场核战争,记录了荒岛上男孩的生存。就此小说,除了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论,批评家们还从多个角度对其主题意义以及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但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谴责了西方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小说中女性的缺席,却正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抨击当时社会上蔓延的"父权制",并进一步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浪潮。在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而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马兰德夫人(Mrs.Mallard)看似软弱实则反叛的性格来体现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以及作者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女性解放的信心。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飘》中的斯佳丽如何由一位南方淑女变成为新女性的过程,斯佳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自立期待。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文坛上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这其中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小说从多方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通过分析文中两种修辞手法反讽和象征的运用,揭示了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8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姐妹花曲折的择偶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智与情感的态度,对女性婚恋的态度。本文将从解读简·奥斯汀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女性主义观入手,以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王卓妤 《英语广场》2023,(12):47-50
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1955》以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技巧向读者揭露了白人物质世界的矛盾与虚伪,同时也展示了黑人女性的创造力以及黑人布鲁斯音乐的魅力。小说既表达了作者对白人至上社会的批判,对黑人妇女文化的赞扬,又展现了女性话语权威以及女性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从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两方面着手,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发掘出作品中的话语全文和女性意识,对作品更深地解读。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小说通过拉姆奇夫妇集中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并解构这种对立,以期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双性同体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杰克·伦敦的小说中,不仅写出了女性的勇敢,还写出了女性的纯洁与高尚,同时在其小说中还表现出了资产阶级女性的丑恶嘴脸。基于此,对杰克·伦敦笔下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讨论,分析作者对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