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商君书》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部分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资料,研究商鞅及其学派在秦统一六国前经济政策方面的主张,以及为了配合经济政策而采取的相关政治措施。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二重证据法,运用古籍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材料相印证,即把古籍记载与出土发现的史料结合起来以考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秦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遭到原六国统治区域民众的广泛抵制,他们发表了大量不利于秦朝统治的言论。严厉推行“法治”的秦朝统治者通过立法活动,严惩不当言论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余全有 《兰台世界》2012,(12):54-55
《睡虎地秦墓竹简》有相当篇幅是粮食问题,从中可以了解秦政权对粮食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秦政权对粮食生产、储藏、加工、消费等环节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保障秦政权粮食安全、支撑对外战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5年西安北效汉长安城遗址2千多枚秦封泥的出土,再一次说明陕西故地应该有大量的秦竹简、木椟档案出土,然而,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并非如此。那么,作为秦时中央官署的主要书档案——秦简牍哪里去了呢?针对这个问题,笔在考证秦封泥时,初步揭示和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结合最近考古发现,综述如下,以飨档案界广大读。  相似文献   

5.
秦灭六国后,天下统一,百姓生活安定,无需再持有用以打仗的兵器,秦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兵器收归国有。有关史书记载,秦将兵器收归国有是为了弱化百姓势力,防止战争再起,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历史依据,对历史的理解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6.
周嵩山  张雷 《兰台世界》2013,(10):54-55
秦灭六国后,天下统一,百姓生活安定,无需再持有用以打仗的兵器,秦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兵器收归国有.有关史书记载,秦将兵器收归国有是为了弱化百姓势力,防止战争再起,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历史依据,对历史的理解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7.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全书共一千一百九十三字,将全国分为九州,分别记述了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交通、道路,以及主要山脉的走向和江河的流经等等,在观念上是我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至于成书年代,有夏说、周初说、战国说、秦统一后说等等,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秦国迅速崛起并统一中国却二世而亡,对其原因历来争讼不已。为更好地吸取"秦亡于奢"的历史教训,本文从其政治理想、变法措施和善于用人等方面,对其统一原因进行了再反思,并指出了秦国采用法家"耕战"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4,(2):F0004-F0004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  相似文献   

10.
清代顾广圻提出《韩非子·解老》中的"将马"之"将"当为"牸"之误。检视顾氏的校记《韩非子识误》,可以发现:顾氏只提出质疑,并未改动《韩非子》原文;顾氏用来支撑其观点的两条证据均有可商之处。最近被重新释读后的七方秦官印和西安相家巷秦封泥上发现的官称"将马"等文字可为《解老》"将马"之"将"不误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1.
秦朝作为我国封建制度建立的初始,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创建了统一的统治多民族国家的法律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巴蜀之西南夷的关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属邦律》作为秦朝统治多民族国家的一项策略,也是我国第一部由统治阶级颁布实施的专门处理民族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对于研究秦代民族法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秦二世为了巩固皇位,曾对秦始皇诸子进行了杀戮。究竟秦公子几人被二世所杀,史载有所不同。本文经过考证,认为秦公子十七人被二世所杀,被杀者皆是二世的兄长,是其皇位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3.
秦二世为了巩固皇位,曾对秦始皇诸子进行了杀戮。究竟秦公子几人被二世所杀,史载有所不同。本文经过考证,认为秦公子十七人被二世所杀,被杀者皆是二世的兄长,是其皇位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4.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为进一步厘清秦二世时期的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特别是对秦亡原因的传统史学观点加以反思。诏书指出胡亥当政时期并不完全是司马迁、贾谊等人所说的法令与吏治刻深"、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等情况,而是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关东民心不安,尚未完全归附于秦,而不完全为"天下苦秦"所致。  相似文献   

15.
傻妞秦肖娜     
《新闻天地》2011,(7):69-71
巴掌大一个办公室里.满满塞着两吨狗粮.人都被挤到墙脚根上了.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却迟迟不肯做决定派发出去。都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摆在面前的这堆狗粮确乎是热心人不要钱白送上门的.这也让她很犹豫。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500多年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建立了统一政权。从化史角度看,秦的统一是中华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与图书流通更有直接关系。秦始皇用10年时间,先后灭亡六国,在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南越五岭、北抵阴山的广阔版图内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不仅具有政治上大一统的意义,而且从此开始整合多元化,奠定了中华化共同体的基石。对图书流通采说,秦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图书流通全国的新概念,从此以后,图书可以在“四海一家”的广大空间内自由流通,诸侯国的壁垒和障碍一扫无余。“流通全国“意味着图书可以流入多民族的四境之内,广泛发挥其化传播职能。  相似文献   

17.
古文源流考     
古文,即战国时代东方国家的文字,秦统一之后成为历史。汉代以孔壁中书的发现为契机,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从而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本文第一章《古文源流论》,从总体上论述了汉代、六朝、隋唐至宋代古文流传的基本情况,着重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各阶段的时代特点。古文在汉代的经学、小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王莽的提倡,古学大兴,魏三体石经的建立,标志着作为意识形态的古文经学的确立。此后,又开始了古文经学内部的争论,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唐代。在晚清,今古学之对立又重新被揭示出来,演变为古文学的真伪之争,而这一争论又被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加剧了,最终由于王国维等学者的努力,以及20世纪后期的大批重大的考古发现,逐渐使人们从疑古的思  相似文献   

18.
树上的禅师     
杭州有山.名秦望山.山有巨松.名屈枝松.松枝屈卧如雀巢.巢中住一和尚.人称雀巢和尚。  相似文献   

19.
蒲向明 《档案》2022,(4):20-28
西周时期早秦青铜器的出土地域在陇坻以西,即今陇东南地区,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这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或有出入。近年整理出现的《清华简·系年》较为清晰地勾勒了秦人入周的轨迹,结合西周时期早秦考古陇东南毛家坪、李崖、西山三遗址情况,可以发现青铜器纹饰具有厚重的文化意义:秦人学习和效仿西周礼制,思想观念未发生大的转变,审美观念受周文化影响,青铜纹饰多以继承为主,兼有局部改变和创新。这些青铜器纹饰表明早期秦文化在西周中后期的转型,实质是一个“去商化”的过程,即秦在青铜器及其纹饰方面不断向周文化靠拢,直至西周晚期渐成秦式气候。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1999,(11):33-35
IP网络的前景是极为诱人的。一方面它不必纠缠于形形色色的网络协议,从而达到更加单纯的统一。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创造崭新的应用,尽管如此,许多大企业还是会发现自己脚下通向IP统一网的道路其实是坎坷不平的,他们如何走上IP统一网之路?从中又有何增益?基于IP的统一网可以统一的处理声音、数据和视频信号,这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因为一百声音、数据两种网络不再二虎相争,就可以理腼各种关系、方便网络管理、降低操作成本。IP网络的前景是极为诱人的。一人而它不必纠缠于形形色色的网络协议,从而达到更加单纯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