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夏,在陕西西安北郊相家巷村发现了数量罕见的秦代封泥,其数量总计2000多枚,堪称历次封泥出土之最.它的出土揭开了"封泥档案"的神秘面纱,从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已公布的历史档案中,有殷商时期的“甲骨、简牍档案”;西周时期的“鼎铭档案”;春秋战国时期的“缣帛档案”;秦汉时期的“碑石档案”。这些古代档案,均发现于 80年代以前,曾轰动一时。而备受人们关注的“封泥档案”,虽有一些地方出土,但都稀少零散,没有形成规模,也未引起档案界的重视。本世纪末,在陕西西安北郊相家巷村发现了数量罕见的秦代封泥,从而揭开了“封泥档案”的神秘面纱,并为地下“秦代中央档案馆”的形成与命名提供了佐证。  一、 级别很高的馆址馆藏  西安北郊相家巷村,是汉长安城遗址所在地,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和陕西西安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中出现不少有关秦厩官名的内容,其中一些官名未见于传世文献。本文试图通过出土的秦厩官名资料与传世文献合证,探讨其职司范围及官名、品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4日,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已埋藏2200多年的秦王朝简牍3万余枚,包括木简、木牍、竹简等,这是一套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档案实录。这次秦简的出土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其内容之丰富,也超过了许多有关秦代记述的正史典章。里耶秦简的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有望成为我国21世纪的最大发现。  相似文献   

5.
廖明辉 《湖北档案》2014,(10):24-25
一、档案定义的发展变化 “档案”溯源 “档案”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其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据考古发现,在埃及曾经发现公元前3000年的纸草档案,在叙利亚北部曾出土公元前2400多年的楔形文字泥板档案。我国发现最早的档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1月中旬,国家档案局公布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包括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全国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距今约24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出土青铜编钟,是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国务院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7.
西安北郊近年陆续发现了带有官印文字的秦代封泥,迄今累计已达2000多枚。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继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简之后,秦代文字出土数量最多、学术研究价值最大的一次发现。封泥是古代用胶质粘土封缄于竹简牍文书、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缄之粘土上盖上印章的遗存。它起始于东周,秦汉最盛,终于南北朝。这批秦代封泥1995年首次出土于西安北郊秦代宫殿章台遗址附近,为相家巷农民在田中挖肥料坑时所发现,后辗转流入北京文物市场,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慧眼识珠,多次出资搜购看来“不值钱的泥块”1000多…  相似文献   

8.
正一、档案定义的发展变化"档案"不是近代或现代才有的,"档案"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其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据考古发现,在埃及曾经发现公元前3000年的纸草档案,在叙利亚北部曾出土公元前2400多年的楔形文字泥板档案,在我国发现最早的档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据考证,外文"档案"一词最早应起源于希腊  相似文献   

9.
孙晓萍  张克仁 《档案》2018,(9):50-54
定西巉口是目前考古发现的陇中地区汉代遗址和墓群分布最集中的地域,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土的"新莽权衡"和近年来探掘发现的"玉琀蝉"、"颖阴丞印"封泥、"卜骨"等一系列文物可以看出,巉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汉代中原王朝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中心驿站和纽带,是汉代丝绸之路中线上的繁华重镇和贸易枢纽,在保护商旅的安全,管理过往贸易,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秦封泥的虫害、霉菌等进行分析,选出合适的杀虫灭菌剂,最后对该批封泥封装保存,并且在保存盒内部设计出一种微环境,能够对这批重要文物进行长久保存。  相似文献   

11.
孙瑞 《档案学研究》1997,11(3):63-65
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国文书上报制度孙瑞睡虎地秦墓竹简,自出土以来,即受到历史、考古、文字学专家的重视。专家们已从多方面对它进行了缜密的研究。但其中所载文书档案管理中的文书上报制度,则很少有人问津。本文不揣谫陋,拟对《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秦国文书上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曾有过四次重要的文书档案发现,即甲骨档案、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和清朝大内档案,长沙吴简的发现完全有资格与前四次相提并论。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一样,我国的档案事业也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项活动的进行,产生了数量惊人的文书档案。但是,由于社会的和自然的原因,我国古代文书档案遭到了严重的毁弃和流散,尽管如此,随着考古等工作的进展,仍有几批极为丰富的文书档案被发现。据1996年12月《人民日报风光明日报》等报道,长沙文物工作队在长沙发现了数万枚三国吴纪年简犊,著名考古…  相似文献   

13.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出土的甲骨档案材料有130000片左右.甲骨档案作为研究商代农业的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商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甲骨字形也反映了先民的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内容涉及农作物种类、农业区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 1 农作物种类 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粮食作物有黍、稷、粟、麻、麦、稻、豆等,种类十分丰富,而见于甲骨档案记载的农作物有如下数类(参表1),与之基本相同.但由于古今异言及文字演变关系,部分农作物种类难以确指,甲骨档案中可能还有一些农作物名称尚未被解读,这些仍需学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考古工作的全部价值不仅体现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之中,还体现在各项文物资料的获取上,而文物资料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数据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古档案的管理有别于其他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发掘项目将各类考古档案资料分类存放管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发掘项目,分而则可细致地查阅每一个探方、每一座墓葬、每一件器物的情况,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详细的历史资料,这也是考古档案管理的目标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5.
清代顾广圻提出《韩非子·解老》中的"将马"之"将"当为"牸"之误。检视顾氏的校记《韩非子识误》,可以发现:顾氏只提出质疑,并未改动《韩非子》原文;顾氏用来支撑其观点的两条证据均有可商之处。最近被重新释读后的七方秦官印和西安相家巷秦封泥上发现的官称"将马"等文字可为《解老》"将马"之"将"不误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6.
77岁高龄的刘心健老人,是原山东省临沂地区文管会专职考古工作者.在他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最值得他骄傲和回味的,莫过于参与发掘和发现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前不久,刘老专程从现定居地河南开封来临沂市档案馆为其"名人档案"捐赠档案资料,笔者就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情况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商君书》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部分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资料,研究商鞅及其学派在秦统一六国前经济政策方面的主张,以及为了配合经济政策而采取的相关政治措施。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二重证据法,运用古籍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材料相印证,即把古籍记载与出土发现的史料结合起来以考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以直接与间接两种基本方式遗存下来.以档案原件或原件汇编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们称之为直接遗存.直接遗存主要通过档案部门、考古出土、地面遗存、汇编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并且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直接遗存在人类同时期的档案遗存中,具有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西汉郡级档案文书的重大发现──东海县尹湾村汉墓出土一批简牍刘洪石为纪念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召开,中国邮电部发行了特种邮票《中国古代档案珍藏》一套,计4枚。分别为“商代龟甲”、“汉代木牍”、“明代铁券”、“清代国书”。其中“汉代木牍”就是选择出土于江...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新闻知识》第12期刊登我写的《秦汉两代报刊形态考》一文后,不少热心读者来信说,贵文在新闻史溯源上开掘出新的天地,看后受益匪浅。唯感不足的是,有些观点和论证,应再引深些。如秦“素书”一节最后一小段,“秦人衣着丝绸,外贸丝绸,文书档案亦是丝绸,秦代能生产如此数量的丝绸?大量考古发现答复是肯定的”,显然这段有删节,希望将“大量考古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