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2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了解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材分析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知识,且在必修(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法冶炼金属,知道电解法冶炼金属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推导.(2)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戴璐 《化学教学》2001,(3):30-31
1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教学模式2 教学目标2 .1 陈述性知识目标( 1)掌握金属和酸 ,金属和盐的化学反应 ;( 2 )掌握置换反应 ,并能够判断反应基本类型 ;( 3)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判断有关反应能否发生。2 .2 自主探究策略2 .3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并能养成经过系统研究、认真验证和亲自体验的学习习惯。2 .4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形成与应用 ;( 2 )学生进行假设与验证的训练。4 教学程序4 .1 教学环节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4 .2 教学流程图   4 .…  相似文献   

4.
曹生平 《考试周刊》2013,(98):179-179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马孙平原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理解开发雨林带来的影响。2.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前途与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及逻辑推理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构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6.
韩静 《中小学电教》2010,(11):135-135
<正>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技巧;(2)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信息选择不同的搜索策略,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彭娟 《青海教育》2003,(6):25-26
一、教材内容选自《注·提实验》教材第24课。具体内容(复印剪贴)二、学生特征分析:(分析学生基础水平)1.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2.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朗读、分析能力;3.学生当前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如图)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如图)3.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理解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四、教学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多媒体演示广阔无限的自然风光,引入新课。2.学习课文。(1)范读。范读思考:课文写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论起来了?(2)分组学习(分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教学难点,探讨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黄秀春 《考试周刊》2014,(21):136-137
<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一些学生来说,要实现很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即分层成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分组:全班分成三组。A组:水平和能力最一般。B组:水平和能力中。C组:水平和能力最好。教学目标:A组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  相似文献   

10.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课本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型:多媒体赏析课课时: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电影音乐资料(影像、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组合特点。1.通过欣赏部分电影片断及电影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2.通过课堂艺术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电影音乐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蒋杰 《物理教师》2007,28(12):12-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对比,使学生掌握静电力做功的特点;(2)通过与重力势能对比,使学生掌握电势能这一概念;(3)知道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理解类比和迁移法、猜想论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学生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勇 《考试周刊》2014,(92):144-144
<正>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3.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过程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能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并能够让学生体会探究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原电池"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2 )使学生学会分析典型原电池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式 ,能初步根据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正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引言 ]1 .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池。2 .演示 :将铜片、锌片用导线串联上电流计后浸入稀硫酸中。3.通过观察实验和教师的启发 ,使学生明确本…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所学知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2)了解浮力的应用,知道轮船、潜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何连勇 《生物学教学》2003,28(10):57-57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获得学会学习和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在初中《生物》“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中 ,我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究。1 目的要求(1)探究眼球成像原理。(2 )学会探究的方法。2 分析并作出假设在人的眼球结构中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有折光作用 ,而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也与晶状体曲度和眼球前后径长度的改变有关。3 探究过程(1)把一支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相似文献   

16.
周华 《化学教学》2003,(6):29-31
1 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知道大气层的结构 ,并能说出各层的特点。(2 )学生能举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3)学生能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常用方法。1.2 智能目标(1)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加强。(2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锻炼。(3)学生学会用网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电解氯化铜水溶液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科学探究。2.复习和巩固基本的实验技能。3.通过一些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2.通过“活动”,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当地秋天有哪些果实,了解其他地方秋天的果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清晰地呈现秋天丰收的景象,激发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2)通过实物的观察、交流,了解果实的外部特征及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获的情景,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2)初步懂得果实是由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换来的,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杜成芳 《物理教师》2004,25(10):25-26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教给学生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索方法——实验探索法.(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3)会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4)通过猜想、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