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缘起2020年春节后,大家都在居家办公,出门活动和锻炼身体的机会都变少了,当时我就在想,在家如何能合理锻炼身体呢?偶然之间,我刷到了大家习练太极拳的视频,其中以刘君合老师的视频和直播最能吸引和打动我。习练太极拳几乎没有门槛和场地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太极拳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习练人数超过1.2亿。  相似文献   

2.
刘月兰 《武当》2015,(1):30-31
习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不少人在学练太极拳时却一味地贪多求快,甚至把太极拳演练成了广播操、柔软操,给太极拳固有的"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技法蒙上了阴霾,使太极拳失去了她固有的光辉。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练好太极拳呢?现将我多年习练太极拳的亲身感悟和体会阐述如下,以资共勉。大家都知道"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各个学术领域要造就人才,都需要"高人点化"。有一句话叫做"学拳容易改拳难",拳路错了,基础功架歪了,那就如同顽疾,难治也难改。幸运的是,我于1991年一开始学习太  相似文献   

3.
严翰秀 《武当》2014,(2):17-19
自从我学会打太极拳过后不久,我便十分注意收集和学习太极拳的经典著作。所谓太极拳的经典著作,是指那些在太极拳的历史上得到公认的代表人物和各太极拳流派的主要传人,在太极拳习练、实战与教学中总结而成的太极拳著作和文献等。有些太极拳经典我手上没有,太极拳朋友也会从外地为我购买或者复印寄给我,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以“养生为根本,技击为灵魂”。当今习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有些人停留在健身这一阶段,难以领悟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究其原因,不外乎没有明师指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习练太极拳亦是如此,只有明了太极拳理,并按正确的步骤练习.方可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6.
我2005年患肺炎,治愈后开始习练太极拳,时年已65岁。锻炼的目的很明确:修身养性。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经人指点我选择了练杨氏85式传统太极拳。起初,我刁练太极拳完全不懂要领和规则,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于是我到处购买光碟,或者跟在别人的后面模仿,照葫芦  相似文献   

7.
和式太极拳名称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习练和式太极拳。但在近20年的时间中,这个拳种出现了很多种叫法,如: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太极拳道、武当赵堡大(小)架太极拳,最近又出现了丹经太极拳等等。根据本人习练和式太极拳近二十年的亲身经历和对有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认真研读后,就和式太极拳的名称问题做如下考释。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以翔实的数字资料和多个真人真事,记录了开封市汴京公园太极拳习练点40余年的演变历史,反映了基层太极拳习练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演变所呈现出的不同生存样态.文革前公园存在着以趣缘结合而成的习练太极拳群体;文革中太极拳文化虽然被扭曲,但是太极拳活动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后十多年社会转型期中,习练点每年春秋举办多次培训班普及太极拳运动,使太极拳文化在普及中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进入世纪之交,习练点返璞归真于为习练者带来愉悦和健康的体育终极目标,并逐渐成为传承陈鑫拳架知名站点.习练点能够长期保持凝聚力,在于太极拳文化本身的魅力,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9.
田理阳 《武当》2013,(4):13-15
我多年坚持习练武当内家拳,特别是武当太极拳,受益良多,体味丰实。今不揣浅陋,形成短文,恳请专家指正。一、太极拳的健身意义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最早的时候只是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为了怎样才能更简捷、省力、有效地克敌制胜,才在道家"无为而至"指导思想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那时只有技击意义,其健身价值是在用太  相似文献   

10.
李文奎 《武当》2008,(8):12-13
陈式太极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要求非常严格,习练者多不得要领,或半途而废,或习练十数年毫无建树。我通过近二十年的习练与教拳实践,认为要掌握陈式太极拳法,除要恪守其他一些太极拳运动要求外,应特别留意以下六要领:  相似文献   

11.
初习太极拳     
李宏伟 《中华武术》2002,(12):31-31
我是一位太极拳初学者,主要练习孙式太极拳。说实在的,在习拳之前,总认为这是老爷爷、老奶奶们的专属健身运动,也从没想到有一天我一个年轻小伙子也会去习练太极拳。  相似文献   

12.
浅析太极拳运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太极拳的起源、流派、防病治病的生理功效,以及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探索太极拳这项传统养生保健锻炼的动态习练过程中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特点。主要采用选择习练太极拳2年以上的受试对象49名,其中大学生组30名,年龄18-25岁;中老年组19名,年龄53-70岁。采用超小型便携式动态心电记录盒完整记录受试者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心电信号,观察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太极拳动态习练过程中短时程HRV频域指标,分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的变化。研究表明,在20min习练太极拳过程中,两组VLF、VL(除中老年组LF进行性降低外)均先降低后上升,但均显著低于休息状态水平;两组HF均进行性降低且显著低于休息状态的HF水平;中老年组的LF/HF进行性降低但变化不明显,大学生组LF/HF在运动过程中先降低后回升且前15min显著降低。结论在习练过程中,随着心率的加快,交感神经活动水平与副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均较静息状态时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同,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均衡性当中始终是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主导优势。  相似文献   

14.
梅永顺 《武当》2011,(9):13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的拳式名称,虽然与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拳式名称相同,但是拳式动作却是不尽相同或大同小异,这里介绍的"搂膝拗步"只是其中的一个拳式动作。在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搂膝拗步之拳式动作简单松柔,用意不用力,运行轨迹走的是正面方向。与之相比,我所习练的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  相似文献   

15.
张媛媛 《武当》2010,(5):39-39
我是来自河南焦作的太极拳热爱者,从小就练习不同流派的太极拳。经过十几年的习练,使我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了太极拳的多种套路。十余年来,我在省、市及国际太极拳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在2005年和2007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  相似文献   

16.
海口市太极拳活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口市太极拳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海口市太极拳活动中50岁以上的习练者居多,呈现出老年化趋势;习练者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习练者的周习练次数、每次习练时间安排较为合理,习练地点多为户外;习练项目以国家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为主;习练目的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为主。海口市太极拳活动的发展对策主要有:加强管理,理顺协会间关系;加强宣传,营造太极乐园;组织专家培训,提高太极拳技术和理论水平;完善竞赛机制,加强协会间竞赛交流。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中外人民的青睐,特别是一些患有慢性病、或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更把它作为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选运动项目。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拳的起步时间晚,因此,很多人的拳打得不标准,给外界人的印象只是老头老太太在那"摸鱼",毫无美感可言,因此它的健身效果也大打折扣。那么,中老年人能不能学好太极拳?怎样才能在学会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把拳打出太极味,打得规范、美观,真正使太极拳发挥它的强身健体的作用。我是2004年在我5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太极拳的。七年来,我从一个不懂太极拳的老太太,到2008年参加香港第六届国际武术节成为女子杨式四十式太极拳冠军队的成员。回顾自己七年来学习太极拳的经历,认真加以总结,相信对中老年人学习太极拳会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谢远基 《武当》2014,(1):16-18
调身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如何在习练太极拳中正确调身,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一、调身的本质调身,又名调形、调拳架,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李长洪 《武当》2011,(9):23
1985年秋,我拜王海洲先生为师,走上了习练赵堡太极拳之路。恩师师承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张鸿道先生。是赵堡太极拳的十二代正宗传人。在二十余载赵堡太极拳修炼中,我时常为恩师探究太极拳真源的无畏精神所感动,被恩师纯正的太极拳功夫所折服。为恩师著书立说无私阐秘的大师风范而赞叹。这些年,王海洲老师先后被评  相似文献   

20.
从师琐记     
李剑方 《武当》2009,(4):37-40
我自幼喜爱武术,对太极拳更是情有独钟。曾先后拜刘仁海、姚继祖、傅钟文、王荣堂等先辈大师,习练各家太极拳和八卦掌等内家功夫。我虽资质驽钝,但诚心敬意,尊师重道,历经数十年的刻苦习练,也略有所得。回忆当年与各位老师朝夕相处、修德学艺的一些往事,桩桩件件恍如昨日,历历在目。今琐记一二,聊遣心头思念之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