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能级有限的粒子组成的系统中,粒子内能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部分粒子都跃迁到高能级,从而使得系统的有序性增加,无序性降低,这就是负温度状态。本文将对负温度的概念以及负温度系统中的热力学定律的教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热力学中,理想气体所组成的宏观热力学系统,由于不考虑重力场作用是遵从阿伏伽德罗实验定律。对于实验中的真实气体是受重力场作用的,其宏观热力学系统就不严格遵从阿伏伽德罗实验定律;如果把整个热力学系统按重力场方向分割成一系列的微观型的热力学系统,对这样的微观型系统却是遵从阿伏伽德罗实验定律。文章运用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玻耳兹曼速度分布律,对重力场中的微观型热力学系统所遵从的阿伏伽德罗实验定律进行了统计证明。  相似文献   

3.
在热力学中,理想气体所组成的宏观型热力学系统,是不考虑重力场作用下所遵从的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即气体实验三定律;对于实验中的真实气体是受重力场作用的,其宏观热力学系统就不严格遵从气体实验三定律;该文运用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玻耳兹曼速度分布律,把宏观热力学系统按重力场方向分割成一系列的微观型的热力学系统,对重力场中的微观型热力学系统所遵从的气体实验三定律进行了统计证明.  相似文献   

4.
热量是由温度来定义的,因而用热冷程度来定义温度就是不科学的.本文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用可逆热机的运转来建立温度概念.温度是体系的单一决定可逆热机效率的宏观可测性质.此一宏观可测性质的特征由可逆热机运转的三种情形可以明确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5.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宏观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为此,在本章中引入了 S,A,G 三个状态函数。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熵和吉布斯函数均为系统的状态函数,指定状态下有惟一确定的值,因而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可通过  相似文献   

6.
热力学四大定律是热现象宏观理论的重要基础。笔者运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物理学知识,通过对热力学第零定律及第一、二、三定律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表述,进一步揭示了热力学四大定律的本质内涵,从而对热力学定律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成永志 《科学教育》2005,11(2):45-46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内部也没有化学变化等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运动,只是与运动有关的统计量不随时间而变化,是热动平衡。热平衡是组成热力学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传递。  相似文献   

8.
配分函数是统计物理研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求系统的热力学函数的关键。本对配分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在整个统计物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配分函数在统计物理中起着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作用,对学习统计物理以及利用统计物理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中阶段的热学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即微观的理论)和气体的性质(即宏观的研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热学部分的考查力度仍然很大,而对于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仍存在模糊的印象.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三个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一个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高中阶段的热学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即微观的理论)和气体的性质(即宏观的研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热学部分的考查力度仍然很大,而对于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仍存在模糊的印象.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三个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一个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热力学是唯象的宏观理论,它将宏观物质的热现象的实验事实总结成热力学第零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在表述这几条定律的同时,引入了温度T、内能U和熵S这三个基本热力学函数,用以描述宏观系统的平衡态,构成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了描述不同条件下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又引入一些辅助的热力学函数,即特性函数,如自由能F、焓H、吉布斯函数G等,应用这些函数,经过数学演绎,能导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平衡态的各种特性及其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分别由克劳修斯(R.Clausius)和开尔文(Lard Kelvin)于1850年和1851年提出.克劳修斯引进熵以后导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示式和熵增加原理.直到玻尔兹曼(L.Boltzmann)把熵与热力学几率联系起来以后才真正赋予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以统计意义。由此才从理论上指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的范围是由极大数量粒子组成的、处于稳定的外界条件下的闭系。  相似文献   

13.
高中阶段的热学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即微观的理论)和气体的性质(即宏观的研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热学部分的考查力度仍然很大,而对于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仍存在模糊的印象.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三个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一个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热力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热性质的学科。热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电子等)组成的有限宏观物质体系称为热力系统,或简称系统。其特点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宏观的尺度及包含极大数目的力学自由度,只有极少数力学自由度的系统不是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与热力学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周围环境称为外界。例如封闭在某容器中的气体,如果把气体作为研究的对象,它就组成了热力系统,而限制气体分子活动空间的容器的器壁及容器以外的大气就是系统的外界。  相似文献   

15.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都是关于热现象的理论的科学,但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用不同方法来阐明热现象的规律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 热力学是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热力学的基础是由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来的三个基本定律。在热力学理论中,我们完全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引进任何假设和模型,而是从三个基本定律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揭示出物质的宏观热性质。因此,热力学则论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热力学理论的普遍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学中关于热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统计物理学——关于热现象的微观理论;另一条是热力学——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本文仅就李椿等人编撰的《热学》中构成热力学基础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认识和意义谈一些体会。热现象是与温度有关的使物...  相似文献   

17.
从热运动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引入了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σ,从宏观的角度重新定义了温度的概念,并给出了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数学表述:温度是热力学系统单位热运动量的能量,它与现有理论并无矛盾,并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系统的自发过程会使体系的熵增加而达到熵取极大值的平衡态。熵取极大值的状态是分子排列最无序的状态,因此,在孤立体系中即使初始存在着某种有序或者说某种差别,随着时间的发展,体系中的任何差别也将消失,有序状态将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状态。在历史上这个结论曾被不适当地推广到整个宇宙,认为宇宙的熵总在增加,宇宙最后也会到达一个熵取极大值的热动平衡态,一个除了分子热运动以外没有任何宏观差别和宏观运动的死寂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热寂说”或“热死论”。按照这种  相似文献   

19.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于解决宏观过程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为此,在本章中引入了S,A,G三个状态函数。1 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性质 熵和吉布斯函数均为系统的状态函数,指定状态下有惟一确定的值,因而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而与过程的性质无关,可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在此,应注意,S,G与第二章的U,H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均为系统的广度性质,因而,在求算其增量时,均要标明其物质的量;其次,它们均为状态函数,均可  相似文献   

20.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选修模块33内容的二级主题,是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的重要内容.在介绍熵的概念时,它的要求是: 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