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汉语阅读中词汇通达的认知加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中词汇通达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即直通模型、语音中介模型、二重通路模型。汉字是一种不同于拼音文字的表意文字,汉字字形的表意作用大于拼音文字,在汉字词汇通达中,汉语字(词)义的提取可能更符合直通理论的假设,不同于英文更符合双通道理论的假设。所以应针对不同文字类型提出相应不同的词义通达理论,探讨出不同文字类型间认知加工的差异,才能真正弄清汉语阅读的词汇通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心理贮存是汉字的正字法形式及其所附意义内容对应联系的心理表征,阅读心理词典因而有双层的心理结构;心理词典存在的基础是字词学习的心理机制;字词频率浓缩了字词的学习过程,代表了字词学习的程度,决定了字词的识别方式和知觉表征单元的大小;从字形视觉信息经过视觉信息的整合到达表层心理词典,再通达到深层心理词典是汉字阅读认知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汉字字形的"中介性"看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宁 《现代语文》2006,(6):102-103
汉字字形的"中介性",是针对微观汉字研究中形、音、义三者关系来说的.通过与拼音文字的对比研究,证实字形是沟通汉语音、义的桥梁.由此引起了我们对对外汉字教学从字形入手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3 单项选择题1)从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看 ,汉字是。 A 音素文字    B 音节文字 C 语素文字    D 音位文字2 )下列说法不正确。 A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是记录意义的 B 英文是拼音文字 ,是记录语音的 C 汉字不记录语音 ,英文不记录意义 D 汉字和英文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3)同汉字相对应的单位是。 A 音素    B 音节 C 语素    D 词4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但不是每个汉字都有。 A 形体    B 读音 C 笔画    D 意义5 )汉字字数繁多的根本原因是。 A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 B 汉语语素比别…  相似文献   

5.
一 问题的提出汉字是由形、音、意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以字词的语言构造和对象意义为基础,以文字符号为形式的语素文字。它以一定的笔划和构字规则组成方块字,具有以字形直接表意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业已证实,汉字研究将为全面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做出新的贡献。因为,汉字认知具有独特性,认识汉字字形是大脑有半球的优势,而分析汉字字义则是大脑左半球的优势,这与拼音文字的认知过程中只有左半球参与是不同的。可以说,汉字是一种“复脑文字”,汉字学习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全面平衡地促进左右大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相似文献   

6.
字词条件下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采用 2× 3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 ,探讨了聋生唇读语音识别中词长效应和音素可见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聋生单字条件的正确识别率高于词语首字 ,且存在显著差异 :唇读汉字语音进行声母、单韵母、复韵母识别效果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识别正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单韵母、复韵母、声母 ;字词条件与音素水平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语音是任何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又是一种拼音文字,语音更处于最关键的位置。习惯于方块汉字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  相似文献   

8.
从清末以来,中国知识阶层中许多人认为,汉子是一种落后的文字,应当用拼音文字来代替它.事实上,汉子的许多所谓"缺点",拼音文字同样也都具有.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子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汉字构字时发生类化现象,这种类化使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更具有超越时间传递信息的能力,更便于文字的简化,更便于人们学识和使用汉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大学生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类型,采用内隐记忆原理设计两个实验。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时,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形激活最早,字音和字义同时进行;语音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义通达符合直通理论。  相似文献   

10.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具有表意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了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的认知模式;在对外汉字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通过讨论汉字表意性的特点,以及其对于汉字学习和教学的影响三个方面,为对外汉字的教学提供可参考的线索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素意识是汉字识别的核心影响因素,而汉字识别又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流畅性,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许多西方的阅读理论模型在阐述阅读理解过程时,其正字法规则以语音为识别通道,但汉语的正字法规则是以意义为识别通道,语素意识的强弱影响着字词解码能力的高低。以英语为基础产生的阅读理论模型中的单词解码与汉语二语阅读认知过程中汉字识别存在差异,汉字识别在汉语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年来汉字形音转换方面的研究回顾,讨论和总结了影响汉字形音转换快慢的因素一形声字的规则性和一致性。研究者发现:规则性高的形声字比规则性低的形声字命名速度快,一致性高的形声字比一致性低的形声字命名快。研究者们确定了汉字整字发音时部件为念字提供线索的事实。但与拼音文字相比,这样的研究成果却不足以建立起汉字形音转换的可靠模式,而且这些结果中也鲜有研究涉及独体字。应当在部件提供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透明汉字的形音转换的可靠模式,理清汉字通达的心理过程,为进-一步探究儿童阅读发展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罗马国立住读学校两个兴趣班的汉语教学为例,研究分析了意大利儿童汉字学习初期的特点,并提出了教学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受母语语音和文字系统影响,意大利儿童在学习汉字初期对汉字和音节的对应关系不熟悉,对于字词的辨认主要依靠区别特征提取,认词与识字不对等,对汉字倒置不敏感,但想象力丰富,能够利用想象力将汉字里某一区别特征与字词义联系到一起帮助记忆。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字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文言字词的认知和理解深度,确保学生有探究兴趣和深度学习欲望,明确文言字词的内在含义,把握实词虚词的相关用法,深入理解和切实掌握文言字词,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体系,其形体和意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文言字词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基本理据,分析汉字造字理据,挖掘理论内涵。基于此,重点探究汉字理据在文言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是当代存在的两大不同的文字体系。承认这个事实,就应该承认研究汉字的科学与研究西方拼音文字的科学具有不同的内容、地位、学术价值。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人对文字的重视程度超过语言,所以,研究汉字的学问发生很早,历史悠久,典籍众多,而且把属于语言范畴的音韵和兼具文字、声音的训诂都归入文字学。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字跟拼音文字一样,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表意;(2)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一是汉字对汉语有补充作用,二是汉字改变口语读音,三是汉字对日源词的借入具有助推作用。除了这三点,汉字对汉语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汉字"表意功能"的内涵和演变.方法:通过古今汉字的比较、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讨论.结果:汉字的表意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字符与它所代表的词义之间的关系,这在古文字中较为明显.一是 汉字字符所具有的区别同音词的功能,这在现行汉字中较为明显.结论:区别功能是汉字主要的表意功能.汉字的表意功能决定了汉字无法被拼音文字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汉字拼义理论: 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使用几十个字母来拼写所有的词汇。唯一的例外,就是使用数以万计个方块字的汉字。中文能否拼音化,即废除汉字,改用一般通用的字母来书写呢?这个问题虽经百年纷争,至今仍未解决。本文提出汉字拼义理论,指出汉字系统在词汇水平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它切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中根本性的语义网络原理,具有稳固的科学基础。汉字充分利用了人脑的视觉加工能力,与拼音文字相比,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视觉文字。拼音和拼义文字是成熟、高效的人类文字仅有的两个逻辑类型,不能相互转换。汉字超越了记录口语的工具性,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汉语,使得成熟的现代汉语,必须以汉字为其书面语言,这是汉语不能使用拼音文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通达还是经视觉而直接通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以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比较他们进行汉英阅读时的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结果发现,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阅读,被试在对同音词进行语义关联判断时,不仅在错误率上比控制条件显著更高,而且判断时的速度也显著更慢,表现出语音干扰效应,这为汉英词汇阅读时语音信息获得自动激活提供有力证据,并支持汉英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而通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内部结构、外部语法及其隐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考察两种不同语言文字所建构的文学作品的差异,认为语音第一性原则固然适用于拼音语言文学作品,却不符合汉语文学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