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 《文教资料》2011,(17):40-42
语文教育企盼人文精神的回归。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看法: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性的碰撞;让崇高的思想启迪生命的思考;让美的发现惊喜我们的双眼;让爱与关怀滋润学生的心田,以引起语文教师对文本人文价值的发现和挖掘。  相似文献   

2.
有一句话这样说道:"真正意义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以精神培养精神,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点燃情感,"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失了情感教学,那一定是失败的语文教学。因为不能点燃情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引导学校展开思维,就不能做到以情激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世纪,呼唤“诗教”的回归已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高盛荣 《考试周刊》2007,(17):13-14
学校教育是完善人的素质的教育,这种完善是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对其精神、性格、心理的良性引导。由于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剑 《甘肃教育》2007,(12X):28-28
语文是人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运用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而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正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在文学中,人文关怀指关心人丰富多彩的个体的需求、情感的满足、心灵的塑造,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人文关怀的含义中我们不难理解,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心灵的塑造,使其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的良好的修养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将语文教学视作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工具。语文教学,已成为迷失了“美”的伊甸园。如何鼓励中学生向着身心健康的完美人发展?这一重担应由语文教育担当起来。因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精神和心灵,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将语文教学提到审美的高度上来.语文教育方可真正成为人生的教育.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才能回归自由的伊甸乐园。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这就注定语文教学应当指涉人的灵魂.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语文教育专家谢象贤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只有在它不仅对智慧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不应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还应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语言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一切以人作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作为归宿点,其本质是关怀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和关切人的尊严和价值,为人的人文积淀和学习能力打好终身精神发展的底子,以求有效地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笔者就人文关怀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推进作用,拟出几点不成熟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情感激发情感及智慧启发智慧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人文价值的目的。基于人文教育对高中人文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高中语文教育构筑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体现人文价值培养的重要性,将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价值教育上,实现高中语文对构建人文价值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