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公元423年十一月即位,在他统治的近三十年中,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割据分裂的局面得以结束;他积极改革内政,通过奖励农桑,崇尚节俭、兴办学校等措施,使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史书称其:“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然而,历来研究北魏史者往往将众多的溢美之辞加给孝文帝,对拓跋焘却极少论及。诚然,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加速了拓跋族和汉民族的融合,有其重大的贡献。但凭心而论,拓跋焘对拓跋族历史和北魏社会发展的贡献亦颇值一书,故拟文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晋后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异常尖锐.流民起义的风暴,自南而北,猛烈地震撼着司马氏集团岌岌可危的统治宝座;蓄谋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乘机起兵割据,使北方陷入长期分裂混战之中.这场纷争的始作俑者是匈奴族刘渊.他于公元308年称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国号汉.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于公元316年灭掉西晋.此后,羯、鲜卑、氐、羌等族相继在淮河以北建立了许多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相似文献   

3.
<正>公元四世纪初,短暂统一的西晋王朝在内乱与外敌入侵的夹击下走向崩溃。在此后的一百余年中,中原大地上各族政权如走马灯般登场又谢幕,是为“五胡十六国”。最终,蛰伏于代北的拓跋鲜卑携朔方之气南下,扫平群雄,统一北方。新生的北魏政权很快面临历史的抉择:是保持原有的部落血缘体系,维护本族旧俗,还是融入汉魏以来的中原政治传统,转型为中原王朝?站在历史风口上的孝文帝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将北魏卷入了冲突与交融的场域之中。  相似文献   

4.
西秦史钩沉     
自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在长达一百三十余年的时期内,我国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建立了许多短暂的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这一段历史,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其中的西秦,  相似文献   

5.
概 说东汉末年曹操已掌握政权,至公元220年曹丕做皇帝,汉朝才灭亡,魏国才正式建立。魏国并没有统一中国,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5年西晋成立,280年灭了东吴,得到统一。但在第四世纪之初,北方又分裂,公元317年晋朝政府迁往江南成立东晋,而北方则有十六国之乱。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后便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由刘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三国南北朝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概况第一节 社会背景一、社会总的情况由汉末到西晋的统一,约有一个世纪的纷争局面。西晋统一只有三十年,接着就是南北大分裂。北方被外族占领,造成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又是三百年的光景。这是历史上长期分裂、战争最为严重的时代。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复杂,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7.
从晋室南迁到北魏统一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中国北部诸国林立,更替频繁,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国家的兴督和政治家事业的成败原因虽然很多,但处理人才问题的得失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史料不足,十六国时期的人才问题尚无人论及。本文  相似文献   

8.
公元四世纪初,腐朽的西晋王朝行将覆灭。北方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和一些汉族官僚地主纷纷起兵,相继建立了许多短暂的割据政权,前后历时一百三十余年,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当时多数政权是乍建倏灭,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唯有汉族张氏的前凉政权享国七十六年,为十六国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前凉为什么存在时间最长?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正确的用人政策恐怕是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自司马氏南迁,我国北方便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的匈奴、氐、羯、鲜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厮杀,都力争在中原建立政权,取得统治地位。这一时期,在河北境内建立政权的,十六国时期有羯族建立的后赵,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后燕,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北朝时期有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鲜卑化汉人高欢及其子建立的东魏和北齐。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争,除了后赵和前秦两次暂短地统一北方之外,河北一直是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地方,因此,使河北  相似文献   

10.
北魏前期,拓跋统治者对汉族统治阶级曾实行利用和打击的政策,孝文帝太和以后,这种政策转变为对他们的联合和依靠。北魏统治者的政策为什么转变?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的具体内容及特点怎样?它的转变具有什么意义?本文拟从这儿个方面作些讨论。一、北魏政策转变的原因孝文帝太和以后所面临的新的政治任务和经济形势,提出了北魏政策转变的必然要求。先看其面临的政治任务的变化。孝文帝太和以前是北魏拓跋族以武力征服中原以及统一北方后开始巩固政权的时期。其间统一北方大约用了五十年(公元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到  相似文献   

11.
公元四世纪初,腐朽的西晋王朝行将复灭。北方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和一些汉族官僚地主纷纷起兵,相继建立了许多短暂的割据政权,前后历时一百三十余年,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当时多数政权是乍建倏灭,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唯有汉族张氏的前凉政权享国七十六年,为十六国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前凉为什么存在时间最长?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正确的用人政策恐怕是个重要原因。本文拟就其用人政策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一)在中国历史上,自东汉以来,居住在漠北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徒,与汉族杂厕而居,民族关系变得日益复杂。从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起一时北方各游牧部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侵入内地,先后在中国北半部和西半部建立了许多小王朝,相互混战,经“五胡十六国”一百二十多年的大动乱时期,  相似文献   

13.
林平源 《中文自修》2009,(10):22-24
公元383年,已经基本完成北方统一的前秦挥师南下,和盘踞在南方的东晋展开场战略决战,这是北方的雄健之风和南方的雍容之气的世纪对决,也决定着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从西晋灭亡至南北朝始建这段历史,南方为东晋,北方则称为五胡十六国。但事实上当时的政权不只十六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也并非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北方古老的民族——丁零在汉魏西晋时期不断内迁,十六国时期活跃在中原地区的历史舞台上,建立了翟魏政权,北朝前期为反  相似文献   

15.
从汉魏以来,边疆各族不断的迁到内地,到了普朝,各族已经杂居在黄河流域各地。人口数字,在北方也占很大的比例,据当时江统的估计:“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这些少数族,在内地和汉族杂居,虽然受晋朝地方官吏统治,但是还保留着部落组织和世袭的部落贵族。当各族人民起义推翻了西晋统治之后,少数族的贵族利用这一形势,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旧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从成、汉的建立(304年)到北魏的统一北方(439年),这一百三十五年之间,曾出现过长期的分裂混战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自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的一百多年间,北部中国出现了各族统治者混战割据的局面。其间,各族上层分子在北方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割据政权,主要的有十五个,加上蜀地的成汉,史称“十六国”。因十六国政权多由匈奴、鲜卑、羯、氏、羌五个少数民族上层贵族所建,故习惯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政权,既非同时并存,也不是前后相承,而是交错兴亡,这段历史也就因此而显得混乱纷杂。十六国时期,由于各割据政权之间为争夺地盘和财物而进行了长期、频繁的战争,加上落后、野蛮的少数民族贵族统治集团的残暴,使各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中…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了北方以后,挥师南下,想趁势统一  相似文献   

18.
邢台是伴随着商王祖乙迁邢而载入史册的。秦时称邢为信都。因邢为战国赵襄子的地盘,故项羽改信都为襄国。虽邢台历史上几次为都,但最辉煌之时是十六国后赵都襄国时期。后赵强盛时,“境土所居,同于魏世。”①辖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②大致同三国曹魏相当,占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辽宁、甘肃、内蒙、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后赵创建者石勒统治时期,襄国是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出身奴隶的羯族人石勒入主中原。是中国历上一件轰动人心的大事。石勒统一北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襄国后,迅速崛起,定都襄国是他统一北方的转折点,对此问题,几乎无人问津。故为此文,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第三章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1.从政治上看。(1)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兵南下,企图统一全国,但兵败赤壁,三国鼎立局面初现雏  相似文献   

20.
在毛乌素大沙漠的南缘,陕北靖边县北端无定河上游支流红柳河北岸,曾经依天耸立过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遗址。它,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高原建立的大夏国的京都——统万城。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千百年来,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少数民族都城,匈奴民族仅存的一座古城垣,就像是充满着悲情色彩的一骑绝尘,不仅消失在茫茫的沙海大漠之中,更消失在了无边无垠的时间里。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为了实现其“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宏愿,命叱干阿利为总设计师,征发岭北夷夏10万,在“朔方水北,黑之指南”,修筑其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