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全新的高校培养制度,该项制度在国内外诸多高校进行过实践。事实证明,这种人才培养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本科生导师制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特色,因此,适时地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创新性设想,是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其效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对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及时革新导师制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于教学全过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导师制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交互渗透的有效模式,强调导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3.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教育压力加大,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班导师制.在实践中班导师制不仅对于促进教学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也显示出了其明显的德育意义,成为了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高校学分制的普及,本科生导师制逐渐 成为创新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径。导师制最 早出现在西方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在本科导师制施行中借 鉴成分较多’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中国化模式。基于此’本文 将就中外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对比,探索其中的异同点,希望能 够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良好的指导作用,当下亟须在高校新生层面加以完善。"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强调高校育人过程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高校本科新生导师制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探究了高校本科新生导师制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也面临新的发展困境。分析推进过程中的掣肘因素,探索发展思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钱炳 《文教资料》2011,(32):155-157
本文分析了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以常州工学院为例,构建了地方高校本科生"三导师制"的育人体系,提出了实施方案,同时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也面临新的发展困境。分析推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中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相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只有实现二者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高校的育人目的。实施“导师制”育人平台是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的有益探索。“导师制”在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实现全面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师生交流效果不理想、导师职责履行不到位和导师制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应该从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三个方面来改进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导师制的内涵及实践育人机理,指出导师制是一种通过学生主体性实践体验,来共享和传递隐性知识的育人方式。同时,分析了导师制实践育人的执行条件,提出了导师制实践育人的驱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