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寇尚民 《收藏》2011,(7):104-105
2009年5月,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上拍了一枚“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金质样币”(图1-1),简介描述称:“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金质样币一枚,广东版,尺寸:直径39毫米,重量:47.4克,九年广东版金质样币存世数量远少于三年天津版金质样币,此枚铸模深峻,坯饼格外厚重,版式与天津造币厂差异较大,更显粗放,极为罕见之袁世凯像壹圆金质样币不同版别,征集自台湾资深收藏家,近未使用品。”  相似文献   

2.
夏永璜 《收藏》2008,(11):109-109
不久前我在钱币市场上买到一枚袁像三年“粗发”版银币,同行中有人说它是“冒牌货”,理由是其背面没有“塑料包”似的饰纹。《收藏》总83期刊登的周传芳先生《袁世凯头像嘉禾银元版别初探》一文中说背面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好像是用塑料包住似的,这是区别粗发版的重要一环。显然,周先生的“塑料包”说已成为“粗发”版银币的界定标准,没有它就不是正宗的“粗发”版银币,而是“冒牌货”。  相似文献   

3.
王钢 《收藏》2012,(4):92-97
随着袁像"壹圆"银币版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鉴赏过程中,有些藏友提出了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有的需要说明,有的需要论证,有的需要规范。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看法。关于版别的概念所谓版别,就是版与版之间不同的区别,不外乎有几个方面:一是区别于银币的不同铸造年份,以及区别于完善设计、制模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朱仁和 《收藏》2007,(11):122-123
民国17年(1928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是甘肃银币铸造史上唯一冠名“甘肃省造”4个字的银币。  相似文献   

5.
王钢 《收藏界》2013,(7):80-83
钱币版别研究是钱币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袁世凯像机制银币版别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探讨的实际问题,有的需要说明,有的需要探讨,有的需要论证,有的需要规范。抱着学习的态度,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就七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浅认识,愿与大家共同  相似文献   

6.
黄斌 《收藏》2009,(3):134-135
民国时期的“壹圆”银币以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孙像开国纪念币、孙像帆船为主币,地方各省自己铸造的主币不多,有些就干脆仿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如其中的云南版、甘肃版、山东版等。有些省虽然发行过银元主币,但因为铸造量小,存世不多,如甘肃省造的孙像银币,贵州省造的汽车银币和竹枝银币,广大银币爱好者就不容易收集到。  相似文献   

7.
王钢 《收藏》2010,(4):135-139
《收藏))2009年第11期刊发了笔者《“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一文后,通过与众多泉友探讨交流,使我又认识了一些新版别。笔者曾在前文中介绍过“O”版和三角圆“O”版,近来经研究发现,由于“O”的位置略有不同,又可细分为多种版别。到目前为止,除了九年“袁大头”外,其他三个年号均有新发现,兹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夏永璜 《收藏》2011,(2):91-91
袁像银币特异华(俗称O版)三角圆版,据说是全国解放后不久,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用银习惯而铸行的,因发行量少,流通使用时间短,品相也相对较好。这种袁像银币看似普通,实则平而不凡,尤其是袁像眼睛上的表情各有所不同。 此版袁像银币眼睛大小适中,眼球微凸,目光温柔,眼睛显得非常靓丽,栩栩如生,故称“靓眼版”。这正是袁世凯骗取孙中山先生的信任,窃得大总统时春风得意、心花怒放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老银币板块涨势喜人,尤其是一些罕见的珍稀银币在钱币拍卖会上更是广受追捧,大放异彩,突破百万元成交记录的珍稀银币也屡见不鲜。如在2008年5月下旬,北京诚轩春拍“钱币、邮品”专场中,一枚1867年“上海一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因品相完美无瑕,成交价高达134.4万元;两枚一组的“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位”半圆、壹亳银币样币也分别以人民币168万元和1232万元的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10.
王钢 《收藏》2013,(3):90-92
在研究袁像机制银币版别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中央造币厂和地方政府造币厂铸造的各种版别的银币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阀版或私铸版袁像银币。随着版别收藏的升温,这些军阀版、私铸版钱币也受到集泉者关注。由于军阀版和私铸版不容易区分,因此,笔者将这两类袁像银币放在一起探讨。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概念业内所说的军阀版就是指各地军阀为搜刮民脂  相似文献   

11.
王钢 《收藏》2013,(5):90-92
在研究袁像机制银币版别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中央造币厂和地方政府造币厂铸造的各种版别的银币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阀版或私铸版袁像银币。随着版别收藏的升温,这些军阀版、私铸版钱币也受到集泉者关注。由于军阀版和私铸版不容易区分,因此,笔者将这两类袁像银币放在一起探讨。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概念业内所说的军阀版就是指各地军阀为搜刮民脂  相似文献   

12.
周文昭 《收藏》2012,(12):68-73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度支部呈上《厘定币制酌拟则例》及《筹拟旧币处理办法》等奏折,随后清政府颁定《币制则例》。造币总厂开始制造“大清银币”壹圆、伍角、贰角伍分、壹角(图1~4),但因库银缺乏,铸额有限,除伍角外,其他三种并未流通使用。  相似文献   

13.
曹伟  邓毅 《收藏》2009,(10):124-126
《收藏》杂志2009年第3期刊登了四川黄斌先生《漫谈四川“汉”字银元》一文(以下简称黄文),笔者仔细拜读后,感觉非常不错,关于汉字银币的历史介绍正确,版式划分脉络清晰,很受鼓舞!作为川渝泉友,笔者也很喜欢收集、研究四川军政府银币的版别。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6,(17)
正近几年来,"袁大头"银币收藏热兴起,除了其质地为贵金属外,还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故收藏者众。"袁大头"铸期较长、铸量较大,收集起来并不太困难,只是由于版别太多,何为普通品,何为珍稀品,一般初入门者就有些不明就里了。读王钢先生编著的《袁像银元版别考略》一书,深受启发。该书也受到了广大银币爱好者的好评,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特点:1.阅读方便,通俗易懂。该书文字简洁,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制图精美,便于认读。  相似文献   

15.
李进兴 《收藏》2001,(4):55-55
三枚银元,外表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也很常见。一枚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北银元局铸成的龙纹“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一枚是我国清代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银元,正面是仙人掌上立一口衔蛇颈的展翅雄鹰,背中央一顶自由软帽,周饰光芒,还有纪年1888等:另一枚是极普通的袁像银币,正面是袁世凯免冠戎装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中央直书“壹圆”交叉嘉禾、下萦结带,俗称“袁大头”。但是这三枚普通银元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因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留给西海固人民的三枚银元,故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16.
杨觉 《收藏界》2011,(12):86-87
不久前,笔者在上海云洲古玩城购得三枚比较珍稀(或是较为少见的版别)的外国银币,现介绍出来和《收藏界》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06,(3)
11.户部:中国封建王朝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周庄》记载此职为“地官大司徒”;秦为“治粟内使”,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三国至唐称“度支”“左民”“右民”等,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五代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12.大清龙:中国晚清机制金银币及铜币中最常见龙图之一。因铸币正面镌“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而得名。13.长须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一。因龙须稍长而得名,与短须龙对举。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有时也用于其他银、铜币龙纹版别区分。  相似文献   

18.
张建功 《收藏》2010,(5):136-137
方孔圆钱是中国古钱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晚清名将左宗棠在新疆铸造的一种有内地铸钱局名的红钱和“足银壹钱”方孔银币,就是其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袁泽君 《收藏》2011,(7):100-103
贵州赤造银元版式始终是泉界的一个谜,周西城的"周大洋",神秘得像鬼魅一样若隐若现,一直得到藏友和专家的深度关注。"周大洋"是按照四川军政府汉字十八圈"壹元"银币版式铸造的银币,但又在币的正面珠圈内右下方工整地錾刻了一个"周"字,在银币上藏名为周西成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20.
杨晓时 《收藏》2009,(4):114-115
1933年3月8日,民国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同年4月5日发出布告,于次日开始实施“废两改元”,并重新铸造了正面为孙中山半身像,背面为帆船图案的“壹圆”银币为国币(俗称船洋)。从此,中国由两、元混用制过渡到统一的银本位制,使货币流通的混乱状况有所改善。但货币发行权仍比较分散,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有本国币又有外国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