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腊梅绽放,暗香袭人,一团炽热的太极文化之火借助新年的第一缕春风悄然燃旺了古城镇江。2015年1月31日,中国镇江"非遗"孙氏太极拳传承大会在镇江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孙氏太极拳传承成果展,孙氏太极拳传承发展研讨会,孙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霍培林收徒仪式,名家表演和拳艺展示等。来自泰国和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广东、浙江、山东、辽宁、宁夏、江苏等省市的武术名家、书画名家和孙氏门  相似文献   

2.
孙氏太极拳简介创始人孙福全,河北完县人。自幼酷武术,精形意,八卦及太极拳,三体而创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进退相随,运用圆活,敏捷自然。因专身以"开"、"合"相接,固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当代主要传人:孙剑云。孙剑云性格爽朗,声音洪亮,办事痛快利落,让人不敢相信好已是85岁高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在北京武术舞岁数最大,可腿脚还灵活,眼不花,不聋,牙也不错。"正火爆京城的《图兰朵》剧组主唱闻中国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久仰孙老太极拳的精湛演技,特地在紧张的属此间歇携夫人一同登门拜访孙剑云,开颀然为孙看…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湘西孙家拳传承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湘西孙家拳发展的诸多原因,提出孙家拳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式太极拳是现代流传的五大太极拳流派之一,为一代宗师孙禄堂所创。禄堂公之女孙剑云继承父志,为推广、普及孙式太极拳,义务公开授拳数十年,并于1983年在京成立了孙式太极拳研究会。以后,又在国内外建立了众多的研究会组织,会员广布。近来,八十二岁的孙剑云老师打破封建的家族专承的旧习,推荐了非孙氏家族的入门弟子、现年四十七岁的孙永田为蒲阳孙门第三代掌门人。  相似文献   

5.
尤志心 《中华武术》2007,(12):23-24
懒扎衣是孙式太极拳中的母式,其他各式都是由它演变来的。先岳父陈健侯先生是孙禄堂宗师的弟子,他留给我们两种懒扎衣。第一种是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中的懒扎衣,还有一种是"九手"中的懒扎衣。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是孙禄堂宗师亲传的,属于高层次的技击套路。"九手"是陈健侯为子女健身而自编的"套路",属于健身套路。两种拳势在动作上有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静云道长自从那天在枣花坞化缘偶遇孙家父女,一直念念不忘。尤其那孙家姑娘的人品和言谈举止正合自己心意。心想:自己50多岁了,空负一身内家武功,既然想物色这样的姑娘家来继承拳、剑绝技,何不直接对孙老夫子言明此事? 孙家遭难的翌日,早饭后,静云照常化缘装扮,走出慈云观直奔枣花坞。走了个多时辰到达村口,发现孙秀才家的庭院花树房舍已变作一片瓦砾焦土,烧塌的瓦房中还冒出几缕残烟,一大群村中妇孺聚集在火灾现场议论纷纷。静云道长心头一震,快步上前向众人问询道:“各位乡亲,贫道稽首了!孙施主家发生了什么事?孙家父…  相似文献   

7.
仇晓风 《收藏》2007,(10):97-99
“国宝、无价宝、人类之宝”,是古建筑大家郑孝燮先生参观王家大院后的留言。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广为人知,迄今已开发建筑面积达51000多平方米,是研究晋商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形意拳术三体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头、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合一之体也."在"述许占鳌先生言"第二则中,孙禄堂先生借许先生之口道出了三体式的内涵及其在孙氏武学中的核心地位.三体式是孙氏武学三拳共有之本体,是三拳合一论的重要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柯超 《武当》2013,(6):10
4月28日,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大会在镇江西津渡举办,镇江市委宣传部、国资委、体育局的相关领导,与国内孙氏拳主要传人张茂清、刘树春、刘守信、胡俭雷、冀云彪、沈保发、万永南、孙琦等出席大会,300余名孙氏拳爱好者参加。镇江是孙氏武学的重要传承地,上世纪二十年代,孙禄堂任副馆长兼教务长的江苏省国术馆在镇江成立,开始了孙氏太极、形意、八卦掌等诸般武艺在镇江的繁衍传播。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镇江市武术协  相似文献   

10.
孙氏武学产生于本世纪初,是孙禄堂先生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孙氏武学首次历史性地使武术从一种搏斗技能升华为一门修身实学,孙氏武学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孙禄堂武学进行研究,以期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武学思想,为孙式太极拳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中华武术》2004,(12):29-29
一代武术大师孙禄堂创立孙氏武学,影响深远,其子女孙存周、孙剑云及其后人、门人多年来都为推广孙氏武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为继承和弘扬孙禄堂先生所创立的孙氏武学,在其孙女孙叔容的倡导下,历时一载筹措,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孙禄堂武学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周荔裳 《中华武术》2006,(12):31-31
敬爱的孙剑云老师: 您好!今天是您的三周年忌日,您的弟子、学生以及您的朋友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来缅怀您对武术、尤其是太极拳事业所做的贡献。您作为武术界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女掌门人,不仅为孙式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武术界树立了大武术、大太极的榜样。您跳出孙式太极拳是孙氏家庭的私有财产的桎梏,从有利于孙式太极拳发展与提高的观念出发,选择了一位非小孙氏家族的孙永田作为孙式太极拳的第三代掌门人,这种气魄和胆略非常人所能做到,为此事您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其实这种气魄正来自于您固有的高尚武德。您常说:“习武德当先,不应有门派之见,各派之形式虽不同,然其理则一也。”  相似文献   

13.
我的母亲孙叔容先生(1918-2005年),是我国当代代表性武术名家,孙氏武学中兴之师。孙叔容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大师孙禄堂的嫡长孙,幼承庭训,8岁跟爷爷开始习武,终生不辍,38岁起随父亲孙存周在北海公园公益授拳,之后在全国各地授拳无数。孙叔容先生不仅在全国各地授拳,亦在孙氏武学研究方面做了杰出的贡献。1992年出版了《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2000年此书在中国香港再版。先后在《汴梁武术》《少林武术》《少林与太极》《武魂》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孙氏武学中兴之师。  相似文献   

14.
朱守明 《武当》2014,(1):26-26
扬子江畔,聚四海英杰;金山脚下,会八方豪雄。2013年12月13日~15日,由国际孙禄堂武学联合会、世界华人武术联合会、镇江市体育局和镇江市体育总会主办,镇江市孙氏武学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孙氏武学国际武术交流大赛,在孙氏拳兴盛之地、名城镇江隆重举行。来自英美法德印等12个国家和港澳地区,以  相似文献   

15.
余功保 《武当》2013,(7):37-39
孙禄堂是中国武术家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职业武术家,他将武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跨越了一个个高峰,通过武术的修炼,由技进乎道,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形践表达,以生命运动的形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研究孙禄堂及其创立的孙氏武学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是深入把握孙氏武学灵魂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研究、习练孙氏武学乃至中国武学,体验生命以及人生的必然走向。归结孙氏武学体系,有六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柯超  若愚 《武当》2013,(5):I0008-I0008
望都春潮涌动,盛会笑迎宾朋。4月3日至4日,中国望都孙氏武学交流暨孙禄堂先生逝世八十剧年纪念活动在河北省望都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足继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孙氏武学交流大会后,望都县再次举办的大型孙氏武学交流盛会。本次活动由望都县委、县政府、保定市体育局丰办,包括中国望都太极书画展、纪念邓小平“瓜极拳好”题词三十五周年文艺演出、孙禄堂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和中国望都太极文化高端论坛四个板块。  相似文献   

17.
在南朝鲜汉城市大陵体育训练中心散步,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在一所大学校园。那里有高耸入云的多层大楼,大楼正面为花岗石贴面。那里有231056平方米的大院,  相似文献   

18.
徐州古民居及其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的民居建筑如余家大院、段家花园、张勋祠堂,以及户部山的诸家深宅大院是古建筑的典型代表。本以余家大院、翟家大院为例。简介了徐州古民居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徐州古民居所包容的传统体底蕴。  相似文献   

19.
刘伟  唐娟 《武当》2016,(4):5
"和太极家族"和合篇·亲传弟子集训于2016年2月25日至29日在武当山总部基地众晶太极湖国际酒店圆满举行。来自海内外和太极家族亲传弟子近百人参与此次课程。本次活动内容采取:"课程学习+产品展示+合作签约"三合一模式,在充分利用大家宝贵学习时间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对接。本期为和太极家族成立后所举办的第二期  相似文献   

20.
李润 《集邮博览》2009,(7):78-79
蝴蝶是昆虫的一种,目前世界上大约有一万多种蝴蝶,我国已发现1300多种。蝴蝶以其艳丽多变的色彩、翩跹的舞姿,博得人们的喜爱,因而有"华丽的家族"、"美丽的天使"之称,并成为象征着和平、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吉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