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高二已学习了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氯化铜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两极所发生的反应来说明电解的基本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具体应用.介绍了铜的电解精炼、电解食盐水和电镀等知识。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中讲述了原电池、电解和电镀的反应,它们都是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说明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上述概念及有关原理容易混淆,如果用一个以原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和电镀的实验,来说明有关概念以及对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就迎刃而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容易理解而且掌握也牢固.  相似文献   

3.
《原电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节内容。由于在必修内容中已经涉及有关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在选修部分再次讲解原电池,意图是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从原理上加深理解,适当进行面的拓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决定利用有一定深度和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而进行实验验证,以期通过活动综合运用并检验学生的所学知识。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4.
该教具是为无机化学原电池教学设计的课堂演示装置,见下图。其特点是可挂在墙上直接在教具挂板上进行原电池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教师的演示操作。该演示教具优于经典原电池实验之处是利用纸上点滴的方法进行原电池实验,因此节省了药品和仪器,同时操...  相似文献   

5.
对《中学化学参考》2008年第8期"对一个装置的探究"一文中提出的装置为原电池谈出不同看法。指出此类装置实际由外接电源与原电池串联,整个装置应看成电解池还是原电池,取决于外接电源与对应原电池电动势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6.
伏打电池实验的探讨李允义,金从武(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100032)伏打电池实验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演示实验,只要把铜板、锌板往稀硫酸里一放,就能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点亮小灯泡,但有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刚取来的铜板、锌板,做第一次实验时,灯泡能发光,可...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 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本仪器将原电池所产生的微弱电流经过集成电路放大 ,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既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与负极 ,又能正确指示电子流动的方向与电流流动的方向。(2 )用途 :通过本仪器的演示 ,使学生加深了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印象。3 制作材料有机玻璃 ,发光二极管 ,集成块。4 制作方法(1 )利用三极管的方向性和放大作用设计成原电池的电极判断电路。控制继电器 ,再通过发光二极管 ,显示“ +”或“ -”。(2 )制作两个指示电路。指示电路由继电器控制。(3 )面板的制作 ,如图 2。选用双…  相似文献   

8.
1 设计意图 苏教版中出现了溶液导电性、燃料电池、原电池、电解等的学生实验。但目前,作为配备标准的实验仪器只有溶液导电性(教师演示)与原电池,多数学校只配备了原电池,可教师按照课本操作演示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时,无法有效地检验产生的气体。本人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设计、制作、实验,把溶液导电性实验器经过线路设计改造,制作成一体化电化学多功能实验仪。一个仪器多种用途,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都可以使用,实验现象明显,节约了实验仪器的成本,节省了存放仪器的空间,实现了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环保化。  相似文献   

9.
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是古典精神分析矛盾的根源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释放被压抑在本我之中的不愉快的能量,从而解除紧张获得快乐;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部动力构成,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这种由两极相对发展到两极融合的驱力,人们在这种驱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而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克服自卑心理,追求优越和完美的社会.深入分析古典精神分析有关行为动力看法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去发现人格最为本质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验2—4】原电池 1实验分析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利用其原理制成多种电池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体做法是将一块铜(Cu)片和一块锌(Zn)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H2SO4)的烧杯中,  相似文献   

11.
在做“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静电计是怎样测量电势差的?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两点:一是两个彼此靠近又相互绝缘的导体构成一个电容器。二是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越多,两极间的电势差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受各种因素制约,近代以来重视国防教育。日本的国防教育具有两极性,蕴涵着危险因素,对世界和平尤其亚洲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研究分析日本国防教育的方法与路径,加强我国的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振兴体育和倡导尚武精神,探讨体育与军事体育及国防的关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用电化学实验器林木枝,郭晓芳,林菁,黄俊(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7)本实验器是种简单实用型的电化学教学仪器,能快速完成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电池实验、快速电镀、有色离子的定向移动及电解质导电性、电泳等一系列电化学实验.图1多用电化学实...  相似文献   

14.
用不锈钢茶盅和镀锌铁丝分别作原电池的正、负极,自来水作电解质溶液,构成自来水电池装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相似文献   

15.
燃料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高中化学教材没有设计演示实验,课本上的示意图也不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补充这个实验显得十分必要。实验的关键有三个:扩大气体与电极的接触面积;电极的选材和制作;电解质溶液的选择。通过反复实验比较;我们最终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铝、铁、铜等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教材把铝、铁、铜知识并列介绍 ,使学生在学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 ,比较系统地学习金属元素。本章的教学内容 ,大体可以分为五大块1.铝和铝的化合物 ,2 .硬水与软化 ,3.铁和铜 ,4 .金属冶炼 ,5.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本章共有 18个实验 ,做好这些实验 ,对学习铝、铁、铜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十分重要。因此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做好这些实验。  一、实验分析1.铝与非金属反应演示实验 ( 4— 1) ,该实验成败的关键 ,是用火柴预热铝箔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即火柴快要燃…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社会化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学生社会化的自主性、选择性、情绪的两极性和准成人性,揭示了高职学生社会化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并提出了矫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多维交汇的西部文化与两极震荡的西部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和中华多维文化在中国西部交汇融合,形成了特殊的结构,走过了独特的历程,并与全球类西部文化同构。中国西部精神是具有主导倾向的多维精神,它在四个精神对子的两极震荡和辩证转化中和当代精神发生遥感  相似文献   

19.
1新旧原电池试验器的比较 现有仪器是由1个方形塑料杯、2个接线柱和2个黄铜夹构成,实验时还要配合导线、直流电流表等仪器(如图1)。在实际使用中接电源线时转动接线柱,铜夹也跟着转,导线不易安装,经常接触不良,铜夹夹持不牢固,做电极板用的铜片、锌片极易脱离掉在硫酸中,影响实验进度。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银为素材,利用两种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以及原电池原理等方法和措施,多角度探究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状况、溶解平衡的存在和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