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谓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首诗都是著名唐代的送别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但由于两位诗人的禀赋、个性的不同,在具体写法上仍有很大差别,感情色彩也完全不同。王维的一生可以以张九龄罢相分为前后  相似文献   

2.
诗词六首的语言省净,意境清新,诗味浓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在弄懂字音词义的基础上,先口译,再作分析,发掘诗意,体会遣词运技之妙.《送元二使安西》这首七言乐府诗,是王维抒情诗中的压卷之作,景新情挚,千古传诵.学生自学时要从理解如何表达诚挚深厚的友情为重点.1、开头两句怎样写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点明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为送别诗。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朗读·赏析·比较三个环节。朗读训练是感受语言的有效途径。在范读之前。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指导朗读的要点:诗的节拍,停顿,重音,感情。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四句,一二句语调有轻有重,语速平缓;第三句语调略为高昂,突出“更尽”一词;第四句“无故人”语调渐低缓慢。前二句用清音,后二句用浊音。这时的朗读是一种流动的形象,诗中  相似文献   

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人往往把送别和“柳”联系在一起,那么——  相似文献   

5.
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家诗文,在流传过程中曾被人改写成其他文学样式。一、诗改写为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语文古诗词题型在继承传统的默写填充题的基础上,有向课内外主观性的诗词赏析题延伸拓展的趋势。现结合具体例子,对古诗词赏析题型作些简单的梳理。一、词语品析例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似文献   

7.
析诗,大家重考据,小家重作法,皆阳春白雪之作。笔者着重从思维规律作意境析,实属面向“下里巴人”著;在个别诗、个别处抖胆表见新。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送给一位叫元二的朋友的赠别诗。元二将出使唐代边疆的安西都护府。渭城,指战国秦都咸阳故城,在渭水岸边。阳关,在甘肃敦煌西,与北面的玉门关遥遥相对。 春天的早晨,渭城客舍前,自东向西延伸着不见尽头的驿道,细雨过后,驿道无尘,驿道旁的柳色愈显青翠。再见吧,朋友!北去重逢难再;再饮一杯吧,朋友,出了阳关,沙漠万里,举目无亲;干了吧,老朋友! 一、二句写景,重在柳。“柳”与“留”谐音,柳象征对朋友的挽留;雨浥(y(?)湿润)后的青青柳色,更动别情。三、四句,一  相似文献   

8.
<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送别友人“西出阳关”出使安西,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诸多送别篇什中,一向极负盛名,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9.
雨后春香     
《新作文》2007,(9)
诗词链接有关春雨的著名诗句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3.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相似文献   

10.
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有“雨”的诗句。(北京市东城区) 2.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名句很多,请写出一句。(江苏省南京市)  相似文献   

1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友人将西出阳关,远去边  相似文献   

12.
诗词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  相似文献   

1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唐代,长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著名的“丝绸之路”即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西域后再往西行。为保证“丝路”通达和商旅安全,以巩固唐朝西北边疆,唐朝廷于648年在“丝路”北道特设安  相似文献   

1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仲春. 这春季的阳光,似乎只有亮度而没有温度;这个小城的故事,似乎只有别离而没有重逢.  相似文献   

15.
闫立德 《现代语文》2006,(8):128-12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诗人用杨柳这种意象成功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诗经》,用杨柳来渲染离别情绪也就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熬∫槐疲鞒鲅?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春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初读此作,一般人,尤其是中学生会以为诗中前两句仅仅是对渭城春景的描写;渭城的早晨下雨了,湿润了路上的灰尘;经过雨水洗涤,房屋一新,排排柳树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更为青翠。殊不知这里的“柳”与古代习俗有关。古人好以谐音寓意,这里的“柳”即“留”之意,借杨柳表示挽留友人的情愫。  相似文献   

17.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一作《渭城曲》,后人又称"阳关三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长安任职时为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都护府所作,是著名的送别诗。  相似文献   

18.
忆故人     
千年前的渭城,雨过后的朦胧清晨。王维为朋友斟了一杯酒。他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洒觞碎,昔时流芳。——题记  相似文献   

19.
《阳关三叠》,千百年来传唱的唐代古曲。不知有多少人曾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婉歌声中,情满心、泪浸襟,依依与亲朋故友惜别。歌词作者王维(699—759),在某一年春讯初闻,柳枝微绽绿芽,咸阳故城还是一片萧森的清晨朝雨里,于  相似文献   

20.
当你坐在办公室里备课或批改作业时,当你晚饭后在家里优哉游哉坐拥书城时,当你和一家老老少少在节日里享受天伦之乐时,当你和朋友把酒临风谈天说地时……面对<送元二使安西>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