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内心和谐与否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外部的社会环境。人的内心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现象暴露出人们内心的不和谐。要想达到内心和谐就需要注重自身修养,进行良好的自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2.
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内心和谐与否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外部的社会环境。人的内心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现象暴露出人们内心的不和谐。要想达到内心和谐就需要注重自身修养,进行良好的自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3.
谈内心和谐     
内心和谐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内心能否和谐,既是由社会事物是否公平合理决定的.也是由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影响的。正确对待名和利,正确处理人和事是内心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内心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心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内心和谐,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要实现内心和谐,就必须创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心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每个个体的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基础。完善自我、宽厚待人、融入社会是实现个体内心和谐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薛成玉 《考试周刊》2011,(12):217-218
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手段。教师的内心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社会的有机体,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的主体,和谐师生关系与教师个体内心的和谐、同事之间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特别是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但有着鲜明的时代的政治意义,对于学校在内涵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进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时,尊敬的季老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社会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是根本”。温总理也十分赞赏这一观点,他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  相似文献   

10.
心态和谐是指人的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本文就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和谐心态,创造完美人生谈三方面的认识:①心态决定命运;②和谐心态是实现理想的基石;③心态和谐是和谐之本。  相似文献   

11.
保持和谐的职业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湖北教育》2007,(3):39-39
在一次温家宝总理看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时,季老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社会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是根本。”温总理十分赞赏,他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  相似文献   

12.
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对每个人及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好心态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注重心态修炼,才能克服内心的浮躁,才能克服外界任何物质和精神的诱惑,人们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社会才能保持和谐。  相似文献   

13.
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和谐性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思想具有和谐性品质。儒家和谐性思想体现在基本伦理要求上,体现在个体与社会利益关系上,体现在道德修养方式尤其是身心修养上,体现在注重个人内心体验上。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儒家和谐性思想也有不足。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应该借鉴其和谐性思想,并且克服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内在的和谐     
和谐如今已成为一个鲜明突出的社会生活主题,而真正达成社会的和谐,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是每个人内心的和谐。我有位走动颇勤的朋友时来我处煮茶小坐,  相似文献   

15.
儒家道德思想为个人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然道德的统一。个人道德培养内心和谐,社会道德引导社会和谐,自然道德创造天人和谐,是儒家道德思想"和谐"的具体体现。深入分析儒家道德思想"和谐",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增加心理矛盾平衡能力;增强社会环境建设力度,创设矛盾平衡的条件;强调自然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在与重庆川九建设公司工友们谈论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时,他们认为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的和谐是基础,和谐应从“心”开始,我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周清明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6X):134-135
和谐社会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内心和谐的重要举措。大学应该把体育和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莺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谐理念延伸到校园,则主要表现为: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只要我们把“和谐校园”建设好,就能无形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禅以养心为其根本,禅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实现了全面的人生关怀,它能促进人内心的平衡,人我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充分发挥禅宗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甚至和谐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决定着这个人的生存状态.良好的心态是内心和谐的标尺.要做到内心和谐,就应有越挫越奋的开阔胸怀、积极的心态、明智的思维方式和乐观向上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