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电影经过十七年的探索,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在创作风格、叙事结构、表现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09年,电视电影《十八个手印》和肖风执导的"现代乡村"三部曲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描绘了社会变迁冲击下的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灵变化以及农村和农民为改革开放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历史可谓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民思想变迁的历史。从阿Q到小二黑,从梁生宝到陈焕生,从枣花再到谢永强,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发展的变迁史,真实反映了我国农村近百年的发展变化。从当下流行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分析可发现农村题材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作品的基调、农民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母题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商业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民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质量,有助于创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目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构建农民理想、发掘民间日常生活的文化资源以及增加戏剧性因素等三方面充分展现了农民的特质,艺术地表现了农民性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4.
孙斐娟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44-47,65
在20世纪40-60年代出现的一批反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创业史》是一部取得突出文学成就,有着承上启下功能的作品。它成功建构了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规范,对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创业史》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进行个案解读,由此探讨它在农村题材叙事模式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又是十七个年头》(下称《又》剧)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原型的农村现实题材纪实性电视剧.这部电视剧面对纷繁的现实,走出了流行的叙事模式和离奇天地,贴近生活,贴近情感,贴近百姓的心灵,以较丰实的精神底蕴,触动了当前社会的某些兴奋点和较深层次的精神敏感地带,从而抓住了并且深深打动了观众.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更加注重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形式的创新拓展,突出表征之一便是对于"三农"题材的重点开掘与认真打理.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形成社会轰动效应的作品当数《我向总理说实话》、《中国农民调查》、《革命百里洲》等.这些作品的面世,不仅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明显有助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从整体上优化了转型时期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格局.以湖北农业、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的《革命百里洲》,无论在题材开掘还是形式拓展方面都堪称此期"三农"报告文学系列中的精细之作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更加注重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形式的创新拓展,突出表征之一便是对于“三农”题材的重点开掘与认真打理。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形成社会轰动效应的作品当数《我向总理说实话》、《中国农民调查》、《革命百里洲)等。这些作品的面世,不仅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明显有助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从整体上优化了转型时期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格局。以湖北农业、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的《革命百里洲》,无论在题材开掘还是形式拓展方面都堪称此期“三农”报告文学系列中的精细之作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靠近你,温暖我》是一部反映非传统类型情感问题的现实题材情感戏。文章聚焦该剧中当代女性非传统类型的情感问题,揭示了白领女性这样一个现代主流人群的情感状态、情感归宿和婚姻困惑。  相似文献   

9.
《长征大会师》是继电视剧《长征》之后,又一部全方位全景致反映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丰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也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在影视叙事艺术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反腐文学的创作中,湖南作家王跃文和山西作家张平的作品虽风格各异却影响深远,前者以揭示官场中诸关系、规则见长,而后者重在歌颂正气、为民代言。文章通过比较《国家干部》(张平)和《国画》(王跃文)来探析二位作家在反映现实生活、挖掘腐败根源等方面的异同,认为:无论是被称为"官场小说"的《国画》,还是被称为"反腐小说"的《国家干部》,它们都立足于现实,及时反映现实问题,对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秦腔》以全景式的视角,俯瞰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再现当下农村的生存图景,描绘了性格各异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代农民在社会剧变中精神的复杂多变,是对乡土文学传统模式的突破,不仅对当代文学创作有重大启示,而且直接关乎"三农"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电影经过十七年的探索,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在创作风格、叙事结构、表现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09年,电视电影<十八个手印>和肖风执导的"现代乡村"三部曲反映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描绘了社会变迁冲击下的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灵变化以及农村和农民为改革开放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乡村题材纪录片以乡村变革为背景,以乡村生活为内容,记录着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真实状况.焦波的纪录片作品聚焦农村,在当下的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焦波的纪录片《俺爹俺娘》《乡村里的中国》以及《出山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作理念、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等方面来分析焦波乡村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总结今后我国乡村题材纪...  相似文献   

14.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自觉实践《延座讲话》精神的产物,成功地开启了中国当代农村叙事的序幕,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创作与批评进行再解读。由此探讨它们在农村题材叙事规范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业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而工业题材作品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各大电视剧评选中工业题材一直处于缺席的尴尬状态。电视剧《钢铁年代》在工业题材开掘方式、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兼顾市场接受与艺术法度的叙事策略等方面,为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6.
以当代的话语精神反思历史、正视现实、放眼未来,创作富有当代性的佳作,是新时期电视剧创作的重要课题。作品的当代性与当代题材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不能划等号。当代性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概念,它随着时代潮汐的流向而不断拓展和深化。创作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极左路线束缚下20年的徘徊,在新时期30年里实现了空前的腾飞。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其中,历史剧更是繁荣发达,创作了一些经典之作,反映了当代中国比较宽松的人文环境和中国人不断扩大的思想空间。《宫廷画师郎世宁》不仅是1980年以来流行于中国的“郎世宁现象”的集中反映,也是综合反映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艺变革和发展的电视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十月》1982年第 6期)发表之后,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以开拓军事题材的创造性,揭示英雄人物美好心灵的深刻性和反映现实矛盾的尖锐性,受到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荣获1981—1982年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名列前茅.两年来,许多文艺单位已分别将原著改编为话剧、舞剧、电视剧.现在又由李  相似文献   

19.
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不仅是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革命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十七年”时期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反映了这场变革对当代中国乡村的影响。文章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为考察中心,通过小说中民居空间、民俗空间、政治生活空间书写呈现的“政治化”嬗变,观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乡村政治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赵本山执导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已播出7部。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特点鲜明,根据其形象的叙述模式,可大致分为突围式与围困式两种类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农村女性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