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近日 ,经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批准 ,2 0 0 3 -2 0 0 4年度全国软科学统计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中国软科学机构统计调查已经进行了 18年 ,对中国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 ,原有的统计调查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广泛征求了软科学研究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后 ,我们对软科学统计调查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一、关于统计范围的调整原有的软科学统计范围主要是 :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 (市以上 (含地区 (市 ) )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属的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属…  相似文献   

2.
新闻速览     
《今日科苑》2011,(22):5-8
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2408家从业人员8.4万人由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调查完成的《2009—2010年度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统计调查报告》于日前发布。《报告》指出,我国软科学事业发展进入新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软科学研究活动在总量、结构、分布等各方面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针对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从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1986-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中国省域2007-2016年度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到初步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升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已经成为支撑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力量,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软科学和软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全面界定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软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效和困境,提出了发展软科学研究机构、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软科学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对软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学科内容体系、以及基于具体研究实践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软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中国科技指标的发展沿革进行了回顾,同时对中国科技指标的基本框架,统计调查及数据来源等作了介绍,并提出了目前中国科技指标发展中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研究意义,构建了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1986—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展开了实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并对提升我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决策科学,中国的软科学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推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但学术界对于软科学本身的认识却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为此,本文将主要就软科学的内涵、软科学的时代性、软科学的科学性、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阐释软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认识其巨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不仅为软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为软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一、两个根本转变呼唤软科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支撑当代各项事业民主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软科学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已经证明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某些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北京市属科研院所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对策研究”软科学研究项目的总体报告。在对北京市所属83个科研院所进行全样本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从研究北京市属科研院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入手,查清了建所时北京市政府部门要求其实现的社会功能及其实际所起的作用;就其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现有实力和对当前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方学者认为“软科学”与“硬科学”的本质区别是其发展水平不同,公众调查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我国“软科学”概念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描述,主要强调的是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这与西方学才和公众理解的“软科学”概念实质上是一致的。运用图形面积比例(FGA)方法,可以界定“软科学”与“硬科学”,也可用于分支学科的硬度测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现状、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软科学研究机构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的原因和构建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的目标与措施等五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软科学研究的讨论已经几年了,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科委都制定了相应的软科学研究计划。纵观其发展,一方面,软科学的声誉大大提高了,学术界、知识界及政府的决策研究部门,皆在研究运用软科学,规划软科学;另一方面,软科学越来越失去了它原有的“魔力”,其信誉下降了。尤其在前些时期的软科学“热”中,一些部门的领导向志,被一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是决策的参谋,决策的军师。参谋、军师古来就有,如张良之佐刘邦,刘基之辅朱元璋。这类人从事的都是软科学理论和软科学实践。今天软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方面出现了“集团军师”、“集团参谋”,另方面已经出现了集“全体”之智慧而“拍板”,集“全体”之脑袋而“决策”的势向。软科学之所以能风潮于当代,就是因为当代的一切宏观问题,如果没有软科学理论作依据,是难以完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1994,8(3):1-3
加强软科学研究 推动软科学产业化进程本刊编辑部90年代是我省人民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进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发展四川经济,靠过去那种主要靠拚资源,拼劳力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轨变型。中央已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一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那么,何谓软科学呢?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法,措施和对策。目前,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有关结论上,并随着有关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软科学研究中。需要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软科学的概念,到1986年的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再到今天,软科学研究在我国仍然属于科学前沿。目前,软科学一词在我国学术界尚有不同认识,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能否认,20多年来。软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软科学及其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作用、意义等,本刊选登以下文章。当然,这些文章中所陈述的内容并不是软科学的全部,只是软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借此揭开软科学的“神秘面纱”,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软科学的途径。在此,我们感谢这些研究人员为我国软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软科学,进而关注软科学,认同软科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需要,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应大力发展软科学,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组织管理现代化。把科学与民主引入到决策之中,在当时是对决策观念、决策体制与决策方法的重要变革和突破。1986年7月,当时的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标志着软科学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纳入到政府管理之中。此后,软科学事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的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软科学表达和传递的乃是对日益复杂、深化和一体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现实的关注,它树立了人文和科学的融合,科学知识诸领域的沟通和合作,试图在复杂和开放的条件下,有机地解决人类认识上的困境,整体地给出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实践性问题的答案。中国软科学以科学民主决策为中心的鲜明宗旨,是支撑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软科学在中国成为广泛接受的综合性学科、系统性视野和整体性方法的化身和符号。在20多年的发展中,软科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成就和问题是中国软科学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了软科学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软科学的社会意义,最后分析了软科学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