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何谓流行语?"流行语"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金玲 《现代语文》2007,(6):106-107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  相似文献   

3.
曲丽玮 《现代语文》2006,(10):32-33
高校流行语指一定时期内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广为传播和使用的语言,它是社会方言的一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词语类,这类流行语通常由单个词语或者结构简单的短语构成;短句类,由一个单句构成,往往会形成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句子模式.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段内高频使用的新奇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词汇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流行语包括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固定格式,受社会、语言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时间性、阶段性、新颖性等特点。把近几年的流行语拿来进行分析,来源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是指由网民创作,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符号,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符号等。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适度、有选择性地在高中政治课上运用网络流行语,导入新课、阐释说理或巧妙穿插,既可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可增强政治教学的时代感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6.
宋丽娟 《现代语文》2007,(5):116-117
一、引语校园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在校园内被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以鲜活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话语形式,是具有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模式。主要功能为日常调侃和网络交际。本文根据这个界定来分析校园流行语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郭玉婷 《海外英语》2013,(6X):228-230
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于网络和CNKI数据库,基于"语言和社会共变"理论,对2009年中国的流行语"不差钱"这一短语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走红于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东北方言"不差钱"的意思是"不缺钱"。其流行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语言、社会、文化和经济原因。它的流行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幽默、时尚和认同感的社会心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慢慢被人们所遗忘,被新的流行语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它以鲜活的形式表达特殊的含义。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重大的事件、现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流行语时代性强、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社会人们的文化心态。在校园中,也有一些流行语。我们研究校园流行语是想通过这种现象揭示校园里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校园里的流行语有的是随新词汇出现而产生,有的是旧瓶装新酒,赋予旧语汇以新的含义,也有的是方言的借用和交融。例如:1.世界杯——厕所。厕所的缩写“WC”与世界杯“WorldCup”的开头字母相同,因此踢“世界杯”就是上厕所…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其中流行语又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超级女声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又因其语言词汇自身的特征和传播媒体的宣传而广泛流行,反映了新时期人们求新、求俗、仿效、追求时尚等社会心理.超级女声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在特定时期内方便了人们的言语交际,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发展趋势如何,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其中流行语又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超级女声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又因其语言词汇自身的特征和传播媒体的宣传而广泛流行,反映了新时期人们求新、求俗、仿效、追求时尚等社会心理。超级女声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在特定时期内方便了人们的言语交际,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发展趋势如何,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曹艳艳 《考试周刊》2010,(41):28-2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个社会正朝着一个张扬地域特色、凸显自我个性的趋势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流行语”(catchwords或catchphrases)的广泛使用。“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并且广为流行的语汇。这些语汇从生活中来,折射、反映社会的发展,包含并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为一些新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创新性、丰富多彩的社会流行语。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会流行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语言现象。社会流行语在日常交际中时常可见,并且被很多人是指并应用。英语流行语和汉语流行语来自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用语、热点新闻话题、外来语、学校语言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创作的新的社会流行语。但是流行语与语言规范相矛盾,社会流行语影响了语言语音,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正规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语料和基于重庆城市人群的社会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的量化分析探讨了北方方言流行语"二"这一语言现象。文章指出流行语"二"正处于从地域方言到社会方言变化进程中,与传统意义的数词"二"在词类和语义上都存在着差异,且在语言层面和使用层面表现出特殊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朱晓蓓 《甘肃教育》2013,(23):63-63
一、流行语的特点及其发展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某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具有时限性和一定的流行周期,过了这段周期流行语很有可能将不再流行。每个时期的流行语都能反映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流行语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使用的语言;是特定时间段内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的反映。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进行交际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两个域之间相似性是隐喻映射的基本要素。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流行语隐喻语义映射机制和语义泛化,揭示隐喻在流行语流行过程中的运作机制,为流行语产生和迅速传播提供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是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不可否认的是,"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渠道。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不同领域里大量涌现的"流行语"对现代英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行语是指语言中使用频率高的词语或句子.青少年当前流行语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富有时代气息;反映校园生活,诙谐幽默;感情色彩浓重,类型多样;广纳博收,具有开放性.研究青少年当前流行语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独立学院的校园流行语揭示了独立学院学生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如积极进取心态与消极心态并存,彰显个性同时又盲目从众的心态,急于求成、盲目浮躁的心态,造成学生这些心态的原因既有就业的压力也有独立学院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研究学生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年度流行语、对地域方言、对地方艺术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郑鹏 《双语学习》2007,(5M):24-24,26
本文针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年度流行语、对地域方言、对地方艺术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