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的工具价值可分为由估价目的引起的工具价值和由估价结果引起的工具价值。前者,考试是一种测评工具,考试的工具价值由估价目的决定;后者,考试是一种获利工具,考试的工具价值能左右估价目的。当考试作为获利工具的价值大于其作为估价工具的价值,且作为获利工具的价值对主评者与受评者双方都“有利可图”时,考试才会既成为教的目的也成为学的目的。有两种考试,一种是决定机会的考试,一种是提高把握机会能力的考试。后一种考试为前一种考试所决定。它在应试教育里成为一种教育手段,即通过频繁的考试所引起的竞争,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生考试焦虑界定考试焦虑(Test Anxiety,TA)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尽管对考试焦虑问题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但迄今为止,对考试焦虑的概念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美国学者Sarason对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及其根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注意现象,考试焦虑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认知、情感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工具,一种社会现象。围绕"考试应该为谁服务"这一主题,对作为社会活动、作为工具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考试,从社会学的角度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逻辑性的结论:考试应该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标准化考试,相当多的人就与选择题联系起来,认为标准化考试就是采用选择题的考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选择题仅是标准化考试中较多采用的一种题型,还可以采用填空题、论证题、计算题、作文题等等。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程序组织的,具有统标准,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它包括: 一、命题标准化。标准化考试的命题人员是由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考试的科学性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关于考试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考试科学性方面的。然而,对于考试这样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测量来说,其测量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当性研究也应该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考试演进的历史及现实的思考,论述了考试正当性的三个诉求,并就其对现实考试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考试焦虑是学生在考试问题上表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困扰,是制约学生发展的一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某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具体分析了考试焦虑的原因及其表现,就如何减轻和消除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提出见解,旨在为高校教师调适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客观产生的一种需要,是进行任何性质的比赛或考试所追求的基本原则。教育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围绕考试公平性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职业院校考试公平公正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考试公平性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试和人才培养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用培养人才的标准来划分,考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鼓励死记硬背的考试,一种是着眼于发展创造能力的考试.前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后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在考试中摒弃死记硬背,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的考试是一种怎么样的考试呢?首先,应当引起学生对考试的浓厚兴趣。没有兴趣是无法培养创造能力的。有一家杂志发表了报道杨振宁教授从事科学研究事迹的文章,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这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考试观:考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考试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可以为考试,但不能惟考试;摒弃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自适应序列考试概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计算机自适应序列考试(CAST)是一种考试实施程序,也是一种考试设计的方法学。本文以一个1-3-3模式的三阶段CAST为例,介绍了CAST的基本框架、组卷策略与步骤,以及CAST的实施。CAST既能像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AT)一样高效,同时又能满足考试的内容要求,为实现高品质的计算化考试带来了新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考试申诉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考试申诉制度是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增强考生法制观念,促进考试机构加强考试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考试申诉制度和构建考试申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考试申诉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考试申诉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考试的批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针对考试背后的估价目的和针对考试本身的工具价值。二者具有不同的考试观。考试的工具价值可分为由估价目的引起的工具价值和由估价结果引起的工具价值。前者,考试是一种测评工具,考试的工具价值由估价目的决定;后者,考试是一种获利工具,考试的工具价值能左右估价目的。只有当考试作为获利工具的价值大于其作为估价工具的价值,且作为获利工具的价值对主评者与受评者双方都是“有利可图”时,考试才会既成为教的目的也成为学的目的。有两种考试,一种是决定机会的考试。一种是提高把握机会能力的考试。后者为前者服务。它在应试教育里成为一种手段,即通过频繁的考试所引起的竞争,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在应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尽管平时学习成绩甚佳,但由于考试焦虑情绪作祟而考得很糟,甚至名落孙山。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其危害。那么我们就不应只停留在对其经验型的了解水平上,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理解、改变,从而有效地消除应试者的考试焦虑。一、考试焦虑的形成过程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不少人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曼诗勒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而普强调,考试焦虑是一个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主张,考试焦虑是…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已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在有些人的意识中,似乎只有取消考试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应试教育不等同于考试,考试这一形式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科学化的考试同样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当然,这种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变化,比如如何对待考试,如何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初步地提出了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即进行“中子裂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核心,因此,凡谈到应试教育就不能不谈到考试。今天,随着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考试似乎成了一种罪恶,成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对立物。于是每年的高考、中考研讨会改称素质教育研讨会,有的区县把统考改称“素质检测”,甚至一些地方的主管考试部门也羞于讲“考试”二字了。难道考试真的是一种罪恶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拦路虎、绊脚石吗?为此,笔者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考试是一种规范化的监视,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它确立了一种关于个人的能见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每个人。考试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范化裁决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规训机制中,考试被高度仪式化。在这里,权力的仪式、考试的形式、力量的部署、真理的确立都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变成一个不断考试的机构,有血有肉的个人变成成绩单上冷冰冰的数字,并置身于文件的网络中不能自拔。”——这是今人对考试监视的一种倾向性的说洪.  相似文献   

17.
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核心,因此,凡谈到应试教育就不能不谈到考试。今天,随着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考试似乎成了一种罪恶,成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对立物。于是每年的高考、中考研讨会改称素质教育研讨会,有的区县把统考改称“素质检测”,甚至一些地方的主管考试部门也羞于讲“考试”二字了。难道考试真的是一种罪恶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拦路虎、绊脚石吗?为此,笔者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乔辉 《中国考试》2007,(12):24-27
考试是一门艺术,它的设计到最终的试卷印刷和考试实施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本文通过对ETS研究提出的基于证据的考试设计理念(ECD)的介绍使读者对于考试设计的过程和试题命制有一个理论的升华。文章最后还介绍了ECD在一些国际性考试的应用及其对国内考试的一些启示。ECD是一种用来指导考试设计的理念,更是一种命题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考试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考试具有检测与提高双重功能。本文就如何加强考试管理,提高考试质量,从而保证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什么?《体验成功感受快乐》一文的作者认为,考试是一种关怀,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考试是一条途径,是一条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考试是一份见证,是一份快乐成长的见证。请看作者如何将这一考试理念落实到试卷设计、试题命制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