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全面掌握璧山县璧南十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近期,对璧南十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截止目前,璧山县璧南十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7.03万亩,产量1665万株,2013年度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达8.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8000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以农机产业发展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推动、机制创新等系列措施,积极打造农业机械化促进会"大平台",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路桥区农机全行业企业共有600多家,年产值达100多亿元,涌现了一批农机  相似文献   

3.
芮城县自1986年实施“苹果”星火以来,使苹果面积由4万亩发展到40万亩,如今苹果已成为芮城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1995年农业总产值的60%,成为全县人民奔小康的“希望工程”。苹果产品的崛起,是以芮城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出发点,以连续3个国家级、一个县级“苹果”星火项目为前提,以40万亩优质苹果为基础,以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内在动力,以两个国家级、一个省级、一个县级星火项目和两个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为服务体系,一业兴带来百业旺,苹果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相关产业又反过来促进苹果产业的壮大,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青海格尔木特色农业 有机枸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加工产业,采取扶持引导、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统防统治等多种措施,推动枸杞产业向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订单式农业方向发展,实现了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4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耕地种植3.17万亩),建设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出口备案企业3家,建成洁净晾晒基地5个,完成有机枸杞产地认证(德国BCS)1.2万亩,绿色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10年(2000年~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和玉米产业发展至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75亿亩(水稻4.40亿亩,冬小麦3.63亿亩)。最主要原因是政策好、天帮忙、好品种、用途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园艺特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成为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吉林省深入实施园艺特产业千亿元创业与百万亩棚膜蔬菜,人参产业以及蔬菜产业提升等重点工程。全省园艺特产业发展迅猛,实现总产值近千亿元,从而为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发展产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文章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如下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政经观察     
《华夏星火》2015,(2):8-9
1国务院办公室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推进四川资中血橙产业发展,本文从资中血橙产业现状入手,通过对资中血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进行SWOT分析,解析资中血橙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从标准制定、体系建立、资金扶持、科学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四川省资中县是四川省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强县,第二批国家特色农产品(资中血橙)优势区,截止2020年底,资中血橙种植面积28万亩,挂果面积20万余亩,年产资中血橙400000t,鲜果产值30亿元,其面积及产量约占全省的80%、全国的60%,资中县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血橙基地。血橙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8年海西州提出"适度发展枸杞产业"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路以来,全州上下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条,柴达木枸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得到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7.8万亩,其中采果期面积31.4万亩、盛果期面积30.3万亩,较上年增加5.57万亩。2015年枸杞总产量达5.81万吨,产值21亿元;2016年预计枸杞总产量达6.4万吨,产值25.6亿元。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总面积292平方公里,辖15个村(场),77个自然村,人口13974人,农业人口13274人,有耕地19700亩,林地339426亩,其中竹林4万亩,果园2850亩。黄潭镇农民常年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香菇、大球盖、竹荪等,水果有芦柑、脐橙、桃、李、梨等。祖教村大力发展苗木培育,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当地产业特色。黄潭蔬菜加工厂顽强生存,带动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生姜、黄瓜等蔬菜种植,将蔬菜种植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1.
柳河县申报成功中国首家造林苗木交易市场,成为第三家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全县林木种苗面积发展到10万亩,基地(苗圃)1860个,带动农户6000余户、2.4万多人,产品以针叶、阔叶、绿化、珍稀种苗为主,共4大类20多个品种。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几年造林苗木销售市场持续低迷,苗农损失惨重。概括了柳河县苗木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璧山县丁家花卉苗木科普示范基地在4名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建成"丁家花卉苗木网"并交付使用。丁家花卉苗木科普示范基地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现已初具规模,参与的公司和业主达到246家  相似文献   

13.
西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和生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藏民族形成了爱花赏花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生活的追求不断向高品位和艺术型发展,对花卉等精神产品需求愈来愈强烈,由于多种原因,我区花卉业长期处于狭隘、闭塞发展状态,品种比较单一、老化,处于分散经营状态,档次、规模较低,未能形成大规模大市场,未能形成自己的花卉业。为加快我区花卉业发展步伐,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并为花卉产业兴起奠定基础,从1997年开始,我所进行了西藏花卉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从南京、广州、成都等地引进各类花卉苗木307种15000余份(含部分种子),根据花卉苗木种类、品种特性,分高效日光温室和露地进行了品观、品比试验,观察记载了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表现型,结合我区独特的气候、环境、生态特点,研究了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王琳 《未来与发展》2010,(9):105-108
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最为重大的战略之一。专家认为,只有那些学会将文化发展纳入综合竞争力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在21世纪中取得决定性发展。在亚洲,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明已成为文化内容产业的主要内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大的内容产业。在2008年"中韩日文化产业高端论坛"上,三国学者和企业界共同认为,应当研究"亚洲文化内容合作"发展战略,促进区域文化内容产业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9,(3):28-29
近年来,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天津市拥有大量老车间、老厂房、老仓库。从2006年开始,天津市内各区把现在的工业遗址利用起来,在老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和外貌改造,形成以文化为内容、以科技为载体、以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光电子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如果说20世纪属于以晶体管为代表的传统微电子产业,那么21世纪则属于以激光为代表的光电子产业。当前,光电子产业所蕴涵的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使其成为了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场。激光产业是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基础,因而激光产业的发展出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滦平县发展养蜂产业已有多年的历史,全县山场总面积约300万亩。荆条、刺槐、荆芥等蜜源植物生长茂盛,年花期80天,无农药和工业污染,自然环境、气候极适宜发展养蜂业。为发挥滦平县养蜂产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畜牧局、科技局、科协的积极配合下,2004年8月,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了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滦平县养蜂协会。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5):69-69
<正>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现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建区19年来,昆明高新区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的综合型工业园区;创办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高新  相似文献   

19.
以江门市新兴产业发展具体情况为研究对象,根据资产规模、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率、资产贡献率以及产值增长速度对各产业进行排序,选出江门市目标新兴产业。根据2001-2010年的产业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建模和预测,预测主要新兴产业的产值发展情况,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江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杨卫明 《金秋科苑》2010,(23):56-58
一、"十一五"油橄榄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府批准了《云南省油橄榄产业规划》,并规划在金沙干热河谷凉冬地区种植油橄榄8000亩。永仁县油橄榄产业化基地,由云南绿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承担,云南省林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永仁县莲华乡荒山(金沙江典型的干暖河谷区),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云南省第一个二千亩连片的油橄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