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秋发 《江西教育》2003,(15):29-29
1.评语激励。叶圣陶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的一句赞美之词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习作时更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并适时地加以表扬。即使仅仅是一个词用得好一个句造得好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看到老师的赞美,能逐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另外,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要吝啬给他们一个高分。一个合适的高分,能更大地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2.展示激励。可以组织学生以手抄习作集、办黑板报、开辟学习园地的形式,把学生好的或…  相似文献   

2.
封彦明 《学周刊C版》2011,(8):175-175
一、练习不拘一格。赏识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作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要加以一点儿限制,让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枯燥,就会乐于写。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并增强习作的信心.而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成为普遍现象,每当上作文课或布置写作文时,都让他们烦恼不已.基于此,让小学生爱上作文,乐写作文,赏识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追求简单轻松,让作文教学赢在起步之初 在小学中低年级指导学生起步作文,赏识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的习作,绝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他们的作文都是从零起步的,从连句成段到谋篇布局,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在起步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为了让起步作文简单而轻松,作文教学要把握“低起点,宽要求,小步子,多赏识”的要求.让学生写一句话作文或一句话日记,是我指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的诀窍.刚开始时,学生写的一句话日记可能会常常出现语法不通、多错别字的现象.教师要坚持让学生长时间写好一句话作文、一句话日记,到一段话作文、一段话日记,再到几段话作文、几段话日记.随着语文知识量的一天天丰富,学生写作能力一天天提高,就会有质的飞跃.教师、家长应给学生多一些赏识,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发展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张向  李月卿 《河北教育》2003,(11):20-21
一、赏识学生每一次的习作,尊重个性 对于初试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种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冲动。当他们把自己或模仿或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品”呈给老师的时候,怀有多少憧憬呀!这时教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品尝到每一次习作的喜悦。教  相似文献   

6.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严重影响习作水平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由“害怕写”到“喜欢写”。围绕这个话题,昆明市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唐朝霞工作室几位老师的做法或许能给广大教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而截然有别于“创作”。柴向阳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文”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蔡跃英 《云南教育》2002,(10):29-29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想写、爱写、能写,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喜欢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喜欢生动灵活的训练形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教材,认真上好语文课,学生通过对文质兼美的课文的阅读,积累词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还要以此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听导写。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采用以听导写的教学方法,把事先录制好…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大富 《中国教师》2013,(Z1):121-122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很多老师认为三年级的习作课不好上,总是抱怨学生写不好作文。我认为学生习作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由于教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定位偏高,所以出现了指导不够合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习作,也能够在习作方面有所进步,近两年来,我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通过研究,我发现如何给学生写习作评价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为学生批作文时,常常在习作正文的旁边写上批语和在行文的后边写上总评,我们把写在旁边的叫“旁批”或“眉批”.写在行文后边的叫“总评”或“简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文评语就是老师对学生习作所作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评阅教师的美学观点和审美趣味多体现在这些评价的文字中。  相似文献   

13.
接龙习作     
为了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接龙习作”。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开头一句,接着,请一位同学写第二句,再请另一位同学写第三句……一个个连下去,直到连成一篇短文。这种单线接龙习作,我把它称作“一条龙习作”。当然也可以两条龙、多条龙作文。这就是几个学生一齐上来以同一句话作为习作的开头,几条线同时接龙,最后形成不同内容的习作。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早晨,卖小笼包的摊头旁围满了人。”学生们一个一个挨着次序地上来,一句一句往下接。最后让大家交流、评价,把不…  相似文献   

14.
引领学生喜欢母语,加强生活体验,乐于表达,是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活动:一篇作文如果没有“新意”,则必然使人提不起兴趣,读起来,令人乏味。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如何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写真话,抒真情。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红叶 《新疆教育》2013,(1):191-191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我觉得应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课内学方法 1.培养写作兴趣。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吸引并给予高度的注意。而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却“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面对这些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他们自我培养写作兴趣。一是沟通写作与生活的渠道,让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9.
常常在作文课上见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一句话。而有的学生奋笔疾书,可谓娓娓道来,得心应手。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喜欢写作文。而有的学生见了作文就头晕,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更不用说写出一篇好文章了。那么,如何有效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呢?一、榜样引领,潜移默化要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师本身先要喜欢作文,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他们的榜样,老师也是二^二所不能的。同时,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要写出优美动人的文字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心悦诚服!比如,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师生同写,教师写下水文,老师的文章可以和学生的作文同台展示。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老师的作文也可以让学生来“批改”,在师生作文交流中享受美文,享受作文的乐趣!我也常常和学生一起分享写作的快乐,比如有一次我向孩子讲述了自己一段亲身经历:一九九二年的一天,我回到老家,几十个学生在祖厝念书,经过询问才明白,负责老师说:“新校舍使用不久便成了危房,学校曾经反映到村上,村上推托到乡上,推来托去没没人管。”  相似文献   

20.
崔峦先生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的确,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一、“下水知冷暖”老师不写下水文,怎知学生写作的困难。许多老师在写“下水文”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你的“难”也是学生的痛苦啊!写一写同一主题的文章,你就知道指导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取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