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策划,涉及到一个人——蔡林森。将视野聚焦到一位校长身上,这在本刊有"独家策划"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基础教育领域,蔡林森是一个不甘寂寞,一再创造神奇的校长。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将一所"三流的设施、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师资"的农村联办初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界,蔡林森可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全国劳模、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两次受到江泽民的接见;在把洋思这所村联办初中办成全国名校、再举校搬迁进城之后,又以66岁的高龄转赴中原,用两年多的时间,将一所  相似文献   

3.
丁其发 《文教资料》2005,(19):88-89
乡村教育家蔡林森二十年苦心经营,将洋思这所农村薄弱初中,创办成为今天的江苏省模范学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真可谓神话,从洋思中学的崛起这份磨血的事业中,我感悟到的是:校长强则学校兴。蔡林森校长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塑造洋思。一、以事业立身,树立自身良好的师者之师的形象。蔡林森的人生哲学“吃苦就是福”。他的工作座右铭:“要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就是他作为一校之长首先树立的“师者之师”的形象。在工作过程中,他以强…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24日,作为全市职业学校“洋思三日”首期体验培训班的学员,我又一次来到了洋思。正像我在《洋思经验——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一书的“再版后记”中所说的那样:“每次到洋思,我见到的都是一个鲜活的新洋思,都有不同的新发现,都有不一样的新收获,都能感受到洋思的新变  相似文献   

5.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一名好校长要有与时俱进、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能通过管理把自己的办学理念转变为每位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自觉行为,并取得成效。蔡林森校长用他二十多年的洋思中学办学经历,印证了这个朴实无华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专家咨询站”是邀请区内外著名的教育教学专家以书面的形式为读者,特别是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释疑解难的专题栏目。本期正式开张,迎来了第一位主持人———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1994年,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相继以《洋思之路》为题报道了洋思的办学经验,从此,洋思中学成为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一面令人瞩目的旗帜。洋思中学的五大经验:尊重主体、面向全体;讲究实效,持之以恒;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严治校,科学管理;成为成千上万的学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基础薄弱的乡镇农村学校治校治教的40字“真经”。1995年,洋思中学的经验开始传入我区,如今在我区西部地区已掀起了学洋思的热潮,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今年5月中旬,由内蒙古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洋思中学经验宣讲会在包头市举行。引起了全区基础教育界的密切关注,近2000名教师、教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成为一次学洋思的盛会。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在会上宣讲了洋思经验,两位随行的青年教师做了示范课,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会上会下蔡校长和老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蔡校长实事求是,有问必答,坦诚相见,真言相告。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不能一一作答,实为憾事。于是蔡校长慨然允诺,入主本刊“专家咨询站”,将没  相似文献   

7.
洋思中学,中国乡村教育的榜样。曾有记者问该校前任校长蔡林森:“你认为洋思中学取得全国瞩目的成就,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蔡校长回答:“坚持。”洋思中学现任校长讲,一位在该校挂职锻炼的校长看到洋思师生标准、规范、整齐、协调的课问操,赞不绝口。回校后就力抓课间操的质量,但坚持半年就放弃了。由此看来,创造“洋思”品牌并没有灵丹妙药,有的仅是人人都明白的两个字——“坚持”。  相似文献   

8.
也许,洋思并不能称为最好的学校,与一些老牌名校相比,甚至还有着明显的不足,但是它能取得连续十年学生的合格率和升学率都是1OO%的好成绩,同时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取得奇迹般的成功,却没有任何学校可与之相媲美。它对基础教育命题的践行和论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基础教育真正的受惠者——也是绝无仅有的。无论它是成功的,还是有缺陷的,都会引起我们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思考。作为学校“旗帜和灵魂”的校长——蔡林森,无论对他是赞誉还是质疑,他的理念、他的实践、他的成败得失都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9.
4月8日至4月10日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职业学校第二期“洋思三日”培训班学习。六年前也专程去学习过一次,六年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几乎看不出原先的模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名校。“危机感”成就了“洋思”一所地处偏僻的村办初中,为何能在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生源质量和三流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究竟是什么“魔力”演绎了洋思“神话”?究竟是什么能量打造了洋思品牌?蔡林森校长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洋思的今天是由当初的困境逼出来的,是由当前的压力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3年第11期曾登载特约记者撰写的专访《在理想和实践之间穿行——记乡村校长蔡林森和他的“网络式教育”》一文,文章对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洋思中学经过十余年努力所编织起来的“网络式”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基础教育的受惠者。现在,洋思的经验已引起了教育界,特别是各地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校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今的洋思,已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在江苏乃至全国都颇有知名度的“名校”。学校自1991年以来,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始终为100%,成为江苏省薄弱初中成功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之一,蔡林森校长也入选“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洋思名声在外已是事实,但在她成功的背后却聚积着全体洋思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本期发表“洋思”当家人的一组文章,希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洋思人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我们确信,他们所提供的经验,看似朴实无华,但如果细细品味,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上大做文章--我校教科研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2003年第11期曾登载特约记者撰写的专访《在理想和实践之间穿行——记乡村校长蔡林森和他的“网络式教育”》一文,文章对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洋思中学经过十余年努力所编织起来的“网络式”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基础教育的受惠者。现在,洋思的经验已引起了教育界,特别是各地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校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今的洋思,已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在江苏乃至全国都颇有知名度的“名校”。学校自1991年以来,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始终为100%,成为江苏省薄弱初中成功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之一,蔡林森校长也入选“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洋思名声在外已是事实,但在她成功的背后却聚积着全体洋思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本期发表“洋思”当家人的一组文章,希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洋思人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我们确信,他们所提供的经验,看似朴实无华,但如果细细品味,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3年第11期曾登载特约记者撰写的专访《在理想和实践之间穿行——记乡村校长蔡林森和他的“网络式教育”》一文,文章对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洋思中学经过十余年努力所编织起来的“网络式”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基础教育的受惠者。现在,洋思的经验已引起了教育界,特别是各地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校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今的洋思,已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在江苏乃至全国都颇有知名度的“名校”。学校自1991年以来,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始终为100%,成为江苏省薄弱初中成功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之一,蔡林森校长也入选“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洋思名声在外已是事实,但在她成功的背后却聚积着全体洋思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本期发表“洋思”当家人的一组文章,希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洋思人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我们确信,他们所提供的经验,看似朴实无华,但如果细细品味,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蔡林森,又一次创造了奇迹。这次是在河南的沁阳。如果说,蔡林森在家乡泰兴洋思创造奇迹,得益于本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优势,相对说还比较容易成功的话,那么,在异土他乡的中原地区,在民办学校,再一次创造奇迹,则是相当的不容易,相当的不简单。蔡林森,就是一本活的教育学。是的,蔡林森是一本不断创造奇迹的教育学。不过,我们不应只关注奇迹的本身,而忽略奇迹的背后,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陪《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先生到泰兴市洋思中学采访,听说了这样一 件事。2001年暑假,洋思中学一下子进了50多位新教师。如何让这50多人尽快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上出符合“洋思模式”的课?校长蔡林森先组织这50多人认真学习了原省教委关于开展向洋思中学学习的决定,然后用10来天时间,组织80多位原在校教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了蔡林森,便有了洋思中学;有了崔其升,便有了杜朗口中学;有了苏霍姆林斯基,便有了前苏联的巴甫雷什中学。有了成功的校长,才会有成功的学校。成功的校长努力做到四个“好好”,则是其所以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蔡林森,又一次创造了奇迹。这次是在河南的沁阳。如果说,蔡林森在家乡泰兴洋思创造奇迹,得益于本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优势,相对说还比较容易成功的话,那么,在异土他乡的中原地区,在民办学校,再一次创造奇迹,则是相当的不容易,相当的不简单。  相似文献   

17.
“洋思三日”的参观、学习,使我对“洋思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触颇多,深为洋思崛起的“神话”所折服、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所感动。一个处在泰兴偏僻农村的普通初中,从最差的办学条件,最差的师资和最差的生源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和全国各地的三千莘莘学子就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能出现这个“奇迹”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一个品德高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校长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的学校,蔡林森校长自警自励、守身如玉、穷上…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到洋思中学参观,已经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蔡林森老校长的一句口头禅“吃苦就是享福”,成了影响我职业生涯的座右铭。他是这样想的——我们每付出艰苦的劳动必然会产生价值,这就是最好的回报,这个理论深深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9.
洋思中学是我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从1981年正式招生,发展到今天3500人的规模,从一所名不经传的偏僻农村初中,成长为今天的江苏省规模学校,洋思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强烈地吸引人们去解读洋思现象,去探寻洋思成功的奥秘。洋思归来,我常常想到冰心《繁星》中的几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其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人曾形容洋思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但强烈地震憾我心灵的还是蔡林森校长为代表的洋思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我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学会4月10—11日在河南沁阳召开蔡林森教育管理思想研讨会,顾明远会长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蔡林森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常务副会长郭振友在大会上对蔡林森及其教育管理思想做了点评,副会长韩绍祥在与会代表观摩了语文、数学课后主持讨论会并进行总结。来自全国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二百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