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由2001年秋季学期使用新教材开始,语文课堂教学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大胆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然而,时间也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师,10多年来,有多少教师是真正地在坚持走课改之路,有多少教师仍然以为使用新教材就是进行课改,又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了课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老师,笔者根据本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现象,就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文学修养难以提升,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低效低能"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语文教学的效益何在?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成为我们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自身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来探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合作式学习是"课改"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之一,有它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时,我们要义不容辞去实践、去探索。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理解"合作",如何完成"合作",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一味地"合作",非但不能体现"课改"精神,反而远离了"课改"本意,是绝对错误的。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以及作者对高中应用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反思,分析了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我校开始实施《"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和谐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推进方案》,正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规模的改革,研讨出"三段六式"和谐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而我们英语科组在课改背景下结合我们的英语学科特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2011年4月,我校英语科组结合课改向新区申请了课题"小学英语有效性学习研究——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此课题属于我区承担的省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科学性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此文重点阐述我们在此课题上所得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探索了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整合实施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新春 《学子》2014,(4):6-7
正通过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教学的深入实践和探索研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就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适应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及时发现和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开展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的实践研究,对本市四所高中的新课程数学任课教师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就高中数学新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汲取先进教学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了"六步法"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法"的实施,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中职语文课堂活了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有效课堂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8月,甘肃省全面启动高中新课改,研究性学习正式走进师生的心中,成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关注。我校紧跟课改的步伐,曾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新课程,做好研究性学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申报立项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活动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享如下:一、具体做法及成效1.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地开展关于"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语文课堂.纵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在课改之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回头看看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以本身的"颜色",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简约的语文课堂闪溢着灵动、惬意与智慧,简约的语文课堂焕发着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想:我们应该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  相似文献   

10.
正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其实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的智慧,学生的投入,更需要教育教学理念的彻底转变。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和谐教学法为课改理论,在王敏勤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提升。我们语文课堂之所以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  相似文献   

11.
九江市中学语文教师在新一轮课改面前 ,以教改新理念为导向 ,寻找语文教改新的突破口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更新了师生的语文观 ,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一、围绕课标设置课课题研究是语文教改的重要内容。在各个不同的阶段 ,我们都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设置教学研究课题 ,以此推动语文教学。上个世纪末在全市范围内颇有影响的“初中语文导学实验” ,总结了“导兴趣 ,导方法 ,导已有感知 ,导生活经验 ,导思想感情”的语文课堂教学经验 ,提出了“先学后教 ,引导参与 ,加强感悟 ,注重训练”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这一实验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一直是课改的焦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轻应用,重教师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究其原因,是简单地割裂了语文"知识"与"生命"的统一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能力差。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应从关注"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温度的语文课堂,强调"知识"与"生命"的统一,着力构建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高效语文课堂。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探寻构建有温度的语文课堂的路径,实现"知识"与"生命"的高度融合,彰显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课堂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反思整个过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为了有效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也为了真正构建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也为了确保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素质教育下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做好课堂各环节的转变工作,以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4.
翁永芬 《文教资料》2008,(18):115-116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实践与探索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力图从语文教学本质上进行反思、探索与思考,从而建构起"自然、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多年以来不懈探索的课题,但时至今日,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在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人生语文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首先说什么是人生语文。  相似文献   

16.
<正>"语用"意指"语言文字运用",它成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高频词。一时间,重语用成了语文教学界最热议的话题。但反观十几年课改实践,我们发现轻语用的现象十分普遍。首先,以人文主题为主导的教材编排形式,将语言训练目标隐性化,让许多一线教师很难准确定位年段目标、课时目标。因此,课改初期曾一度出现重人文轻工具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得意不得言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必须有新的变化、新的突破,新的创造,这既是课改的热点,也是课改的难点。本文从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曹成 《考试》2007,(12)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在课改理念引导下的新追求。现实状况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像一个顽疾一样它仍然困扰着我们。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流弊,加之语文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可以说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较为普遍地、程度不同地再次陷入了"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下"的困境。笔者近段时间听了几节的语文课改课,引起了不少反思,下面仅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呈现,为之诊脉与剖析。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平衡、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采用"分层式教学"的教学指导方法进行科学教育,这不仅是实施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行为,更将通过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育教学指导使得全体学生实现在其原有学习能力水平基础上的均衡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和《"分层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浅析"分层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台伟明  郭华 《山东教育》2004,(11):26-27
网络应用于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话题。结合新一轮课改,我们对思想政治课实施网络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笔者来谈一下我们实施网络教学的五个环节及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