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你听说过一种叫"吃雪者"的风吗?这种风能一夜之间使局部地区升温30℃,24小时内"吃掉"30厘米厚的积雪。因此,有的地方称它为"火烧风",在气象学上它被叫做"焚风"。  相似文献   

2.
当空气被太阳烤热后,这部分热空气就变轻了,一直向上升去,它原来占着的地方就空了下来,这时,没有变热的空气连忙跑来占领。这一升一跑,空气就流动起来,形成了风。风可把很远地方的热量和水蒸气移到本地来,改变这里的温度和降水,改变天气状况,造福于人类。在古代,人们就利用风吹动风车来磨面,带动水车灌溉庄稼。现在,人们利用风来发电,为人类服务。但也有许多怪风,给人类带来了危害。第一怪风,要数焚风。世界上不少地方,尤其是山区,都可见到它。焚风在冬季可以使积雪在很短时间里融化,造成雪崩。在干燥季节里能把树叶、杂…  相似文献   

3.
1.焚风效应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坡下降,按1℃/100米的干绝热增温率增温,相对湿度减小到15%,这种沿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叫焚风.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增高,湿度显著减小,确有干热如焚的效应.在阿尔泰山、阿尔卑斯山、落基山东坡等都是"焚风效应"易发地区.若"焚风效应"发生在冬季往往引起雪崩,若是春夏季往往使植物烧烤致死或引起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4.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地球接受阳光照射,其受热程度因地而异,导致气压不同,气压高的气团会自然地流向气压低的气团,这股推力就被称为风。地球上除了常年不变的风带和随季节变化的季风外,还有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干热风等形形色色的风。  相似文献   

5.
约翰有种不祥的预感,虽然驴友们显得特别开心,确实,在海拔4千米的阿尔卑斯山竟然会有春风拂面的时刻,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可惜,约翰是一位天才科学家,他的嗅觉总是那么灵敏,那些暖暖的下坡风不是春天的气息,从专业的角度讲,那叫焚风,约翰焦虑地向其他人解释,这种焚风出现的地方往往会伴随另一种现象……约翰没来得及讲完最后两个字,灾难便发生了,那是百年一遇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焚风的形成过程提出一种焚风温度的计算方法T_d=T_0+(H-H_m)×(γ_d-γ_m)-H_x×γ_d。这个计算方法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已知迎风坡上原来的空气温度、山的相对高度、空气的凝结高度和湿绝热直减率,就可以计算在背风坡上任意高度上的焚风温度。该方法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中将使学生能有效和快速掌握焚风的形成过程及山的背风坡不同高程上焚风温度的计算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火风回来了,挟一身青藏高原浑厚古朴的气息,回到花团锦簇的广州。今年7月10月,火风带领一支16人的摩托车队,去实现一个愿望——“壮行万里振我中华——’96世界屋脊摩托车之旅”跨省大行动。他们跨越了桂、滇、藏、青等省和自治区,行程18000公里,完成了这一挑战极限的行动。车队出发时16人,而顺利回到广州的才7人,可见这一路的艰辛。对火风的传说有很多,有的说火风在进藏的路中差点被泥石流给卷走了,有的说火风在山路上扎营时与狼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原因形成的气候“效应” 焚风效应运动着的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时,在山地迎风坡被迫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由于水汽凝结要放出潜热能,因而上升气流温度降低较慢,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湿绝热递减率);气流越过山顶后,在背风坡成为缺少水汽的干空气,它沿坡下沉升温的速率约是1℃/100米(干绝热递减率),从而形成又干又热的干热风,通常称为焚风。这种在迎风坡成云致雨,在背风坡形成干热风的整个过程称为“焚风效应”。亚洲的阿尔泰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等都是著名的焚风出现区。我国的天山、太行山、大兴安岭等焚风出现也比较明显。焚风冬季能造成雪崩,春季则加速积雪融化,温暖季节促进农作物早熟,强烈时可使植物枯萎,甚至引起山火。  相似文献   

9.
1.焚风效应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坡下降,按1℃/100米的干绝热增温率增温,相对湿度减小到15%,这种沿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叫焚风。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增高,湿度显著减小,确有干热如焚的效应。在阿尔泰山、阿尔卑斯山、落基山东坡等  相似文献   

10.
原型具有较高的体验频率,在文本和话语中常常被广泛的指涉,衍生意义较多,体现出高互文的特征。汉语文化中的"风"内涵丰富,引申意义复杂。从原型和互文性两个方面审视"风"的多重意义可以发现,"风"的多义性是人们对"风"的原型进行广泛地互文指涉的结果,既与"风"的原型有关,也与人们对"风"的互文运用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的火风压不稳定显现的简化摸型与巷道中烟流的对流扩散及该不稳定过程影响火风压的形成有关,火灾发生后,火风压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变化,并影响到通风网路中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12.
火风的歌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村里牙还没长全,话还没说利索的小娃娃就已经在那里唱“抱一抱,那个抱一抱……”为什么大伙都爱他这歌?用大叔大哥大婶大妈的话来说,就是:“咱搞不懂那些复杂的词儿,就认一个理儿——抱一抱,好!”的确,火风的这首歌唱出了人的基本欲望,表达了虚伪的流行歌手所不敢表达的情感。火风为什么唱得这么好呢?这与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3.
向水学习     
地水火风, 水是构成大千世界的要素之一,随处展现在眼前, 有时水流动, 有时水停蓄, 老子看了就说:"最妙的就是水, 它简直就是道!"孔子看水也激动地大叫:"水哉! 水哉!"表示他内心美妙得难以形容的赞叹!  相似文献   

14.
风与人生     
所谓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古人才会常说:"风本是无形物。"风,无形无相,但能从水波的震颤、花草的抖动中感觉到它。人们都讨厌风的放纵,风的猛烈。在顷刻间,风能扬起灰尘,把天空大地连成一片,变得昏昏黄黄,吹得小树都弯了腰……但在我看来,这却是力量的象征。我爱风,对它偏爱至深。  相似文献   

15.
以一首《大花轿》红遍大江南北的火风,即将推出其在加入到“北京嘉鹏电影电视制作中心”发展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大红帆》。据火风称,此专辑大部分由他亲自作词曲。在风格上,除了延续他以往传统“大红”系列外,还结合了一些现代的味道。专辑记录了他多年的感受,和对生活、对理想的思考与诠释,并以其朴实易懂的歌词,流畅上口的旋律,伴以节奏热烈的舞曲、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专辑的主打歌曲《大红帆》表达了火风美好的心愿,《雪莲花》叙述了他那美丽的梦想。而《今夜难眠》、《贤妻良母》等则是俟述了平常人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感慨,相信定能引起您的共鸣。这张由“嘉鹏唱片”与“上海声像”共同制作发行的《大红帆》专辑,在试听中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16.
<正>大楼越高、越细,它的顶部越有可能晃动。《纽约时报》去年的一篇文章说:"在微风的日子里,一个1000英尺(约305米)高的大楼可能会晃动几英寸。对于每年大概会遇到一次的时速50英里(约80公里)的风,大楼会晃动大约半英尺(约15厘米)。如果是50年一遇的时速100英里(约161公里)的风,大楼可能会晃动多达2英尺(约61厘米)。"在纽芬兰纪念大学的海事研究所,有一个模仿轮船  相似文献   

17.
我有很多的名字,但人们通常把我叫做"风"。在春天,我是"和风";在夏天,我是"熏风";在秋天,我是"金风";在冬天,我是"朔风"。  相似文献   

18.
太平景色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过在我的心目中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太平草树胜桂林"。也许你不会相信,那么让我来介绍一下太平的景色吧!春天的太平,是快乐的人间。春的使者——风姑娘捎来了一阵阵和煦的风,吹得大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它在艺术上树立的朴素而生动的风格,成为后来人学习的典范。人们选《诗经》作为文学课教材,首选的一般为"风"诗,而"风"诗里打头阵的一篇往往就是《卫风·氓》。2004年新版的、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  相似文献   

20.
你是哪一个?     
两个见解不同的人在争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