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创办于2002年5月15日。已连续八年荣获全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是全省广播媒体的第一个"服务民生"的热线节目。2005年5月在全省行风热线业务研讨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领导白岩凌的充分肯  相似文献   

2.
倪伟 《中国广播》2009,(11):75-75,8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纠风办对“行风热线”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感到,开办《行风热线》栏目是深化纠风工作,强化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媒体借力打造好民生节目的重要举措。湖南省株洲市自2004年7月创办《行风热线》节目以来,经过五年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建立了部门齐抓共管、多媒体联动、节目规范运行、问题督办反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有序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3.
裴洁  张允 《新闻传播》2006,(9):31-32
近年来,各省市广播电台比较普遍出现了“行风热线”,并成为各频率收听率较高的热点节目。本文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广行风热线》栏目为例,分析此类节目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鸡西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栏目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秉承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宗旨,发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叫响了《行风热线》品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群众亲切称之为“三个代表的典范”、“百姓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5.
刘杨 《中国广播》2005,(5):41-42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节目主持人沈霞以一档夜间谈话节目《轻风夜话》和听众热线交流,为广大听众“解心疑”、“减心痛”、“除心病”。12年来,沈霞全心全意为听众服务,办节目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听众之所盼。使《轻风夜话》成为名牌栏目,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首届十佳公共栏目奖。她本人也深受听众朋友的喜爱和信赖,听众亲切地称她为“沈  相似文献   

6.
8月19日 -20日 ,河北省记协和邢台市委宣传部联合在邢台市召开了“行风热线暨新闻媒体改革研讨会”。部分新闻界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行风热线》是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和邢台市文明办在电台早间新闻直播板块“黄金60分”节目中开辟的新闻舆论监督栏目 ,到今年8月已3周年。全市市直20多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负责人 ,每月定期、定时轮流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对话 ,汇报部门行风建设及为民服务情况 ,现场解答群众在热线电话 (包括来信 )中提出的问题 ,为群众宣讲政策 ,排忧解难。3年来 ,《行风热…  相似文献   

7.
邢台人民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栏目,在2001年8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全国地、市级广播电台中唯一的获奖栏目。 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和邢台市委文明办从1997年9月开始,在早间新闻直播板块《黄金60分》节目中开辟了《行风热线》栏目,市直21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部门的负责人,每月定期轮流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直接对话,汇报部门行风建设和为民服务情况,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办4年多来,共接听群众热线电话4600多个,来信1000多封,接待来访700多人次,为…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舆论监督直播节目《行风热线》在全国各省市电台开办得如火如荼。2005年9月,《行风热线》节目在玉林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和全国其他电台开办的同类节目一样,《行风热线》在玉林一开就热,一播就火,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新闻与宣传的完美对接,也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构筑了一个服务平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为发展人民民主、强化社会监督,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了浓墨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行风热线》节目开播以来,目前已成为各地广播电台的常设栏目、龙头节目和形象窗口。临沂电台《行风热线》经历了上世纪以来的初创探索、本世纪初的规范拓展和近年来的深化提升三个发展阶段,以活动为载体,以机制作保障,以创新为灵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运行范式,形成了广播、电视同步直播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资源共享、品牌互荐的“大行风热线”体系,本文试图分析节目开办以来的得失,为同类节目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她,我想应该是天蓝色,就是清晨天边的那一抹浅浅的蓝——淡泊、清澈、温暖……每天,迎接着朝阳的升起。她,就是河北电台首席主持、《阳光热线》节目主持人赵晓蔚。她主持的《阳光热线》节目心系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连续四年分别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栏目”、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十佳新闻栏目”、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新闻栏目”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电台《阳光热线》,是全国省级电台开办的第一家"政风行风热线"。《阳光热线》开播以来,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引发全国广播界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热潮。本文以此节目为例,探索地方电台政风行风监督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强热线》是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民生新闻的王牌节目.多年来,其一直稳居浙江省级频道省、市网平均收视率节目排行榜第一名.2009年7月,中国广播电视业内权威机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宣布:经过权威专家对栏目综合质量、收视分析、市场份额等综合评估,《小强热线》荣获“中国电视十年十佳民生新闻栏目”.2010年,《小强热线》继续进行大容量直播,再保收视佳绩.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在早间新闻直播板块节目《黄金60分》中开辟了《行风热线》栏目,19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负责人,每月定期轮流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直接对话,汇报部门行风建设与为民服务情况,现场解答听众电话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边建 《河北广播》2006,(2):44-45
2004年《阳光热线》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后,我们到河北台学习考察,河北电台的节目负责人和主持人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给我们,对我们这一年的节目运作给了很大帮助。我们很多运作模式都是借鉴河北台《阳光热线》开展的。  相似文献   

15.
杜刚 《中国广播》2007,(4):73-74
公信即公众信誉,是在一定区域人群中的社会威信。作为电台主持人,尤其是接听处理各种群众诉求的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公信力的强弱,是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虽然一个栏目由许多编辑、记者、导播在和主持人一起工作,但作为广播节目的末端表达者,主持人是听众和嘉宾心目中的代言人和知心朋友,只有信任你,才能信任你的节目。塑造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人的公信力,有利于发挥栏目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媒体“二贴近”的实现。本人从事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工作年多,对如何塑造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公信力有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6.
《阳光热线》节目是一档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纠风办和台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台州广电总台广播新闻综合频道承办的新闻监督类热线互动节目,其前身是《行风热线》,2004年11月开播以来,始终坚持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节目宗旨和与群众良性互动的模式,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推进全市政风行风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台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范围。  相似文献   

17.
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播直接与听众交流,听众与节目直接互动的独特传播优势。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的宣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21日,铁岭市纪检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联合在铁岭市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早上7点到8点的黄金时间开办了《行风热线》节目。开播到现在,一直备受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收听率一直很高。可以说,《行风热线》节目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廉政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我认为,《行风热线》节目是广播新闻实现“三贴近”的成功尝试,它找到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06,(5):F0002-F0002
2002年初,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在市纪委、市纠风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一栏作为全市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重要载体的日播节目《政风行风热线》。时任南通市长的罗一民在节目开播时接受记者的采访,而采访录音的片断成为该节目的固定呼号。《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以“替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促部门纠风”为宗旨,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交流。  相似文献   

20.
创办于2004年1月1日的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广行风热线》节目,如今已走过14个春秋.14年来,《新广行风热线》节目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行政监督于一体,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等鲜明特点,在群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回顾《新广行风热线》节目14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新广行风热线》节目之所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加大创新外,主要是《新广行风热线》节目在互联网、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融媒体时代,能够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融互通、此长彼长,各尽所能、各显神通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