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基础设施的内涵演进与体系构成;以基础设施的代际飞跃为衡量,探讨了知识社会、智能社会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特征;从形式与内容2个维度,提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包括科技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升级、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国家安全与治理基础设施;基于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以及支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两大基础体系,探讨了面向2050年现代化强国的十大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构成与结构;立足当前,提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投资计划、项目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撑,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物质至上”西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重点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作用,探寻为了更好地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应如何有效把握产业转型先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发展历史主动。为了加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须厚植物质技术基础,弘扬精神与文化价值。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打造多维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向善”引领科技治理,实现“科技为善”驱动自立自强;增进“中国式现代化自信”,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协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愈加庞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治理迫切需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支撑,国家创新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选择。本文从创新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背景与研究背景出发,从多元主体参与、科学性与透明性、精准性、效率、应对与风险防控能力5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如何影响国家创新治理,同时从科技发展监测、预见和战略制定、项目与计划管理、活动行为刻画、政策演化和效果跟踪5个方面描述了大数据在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中的应用情景。最后,就充分发挥利用大数据在创新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创新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相应建议:转变政府创新治理的理念和治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创新监测数据整合平台、打通部门间的多层级创新信息孤岛、推行和实施科技创新信息的公开化、建立完善的创新数据管理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为进一步认识大数据在创新引领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科学革命正在孕育,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博弈的新赛场,是决定世界变局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党编制五年规划历史上是第一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抉择,科技创新的摆位达到历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和战略保障.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面临新形势的解构,从规律、需求、趋势和韧性、张力、活力、弹性五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构建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主要进展及对政策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方  周华东  陈涛 《科研管理》2020,41(10):81-8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亟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要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八部分构成,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在强化要素、加强主体、完善机制、培育产业、集聚区域、优化环境、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进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66-1374
结合集中学习和专业实践,文章构筑了在区域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领域进行服务决策的智库分析框架。在国际环境方面,讨论了地缘战略调整对地缘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向国家和地方保护主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同责任,以及新科技革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等问题,阐述了全球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的判断。在国内发展方面,围绕治理能力现代化主线,讨论了治理能力长期存在的缺陷、当前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困境、未来优化发展路径面临的挑战以及新矛盾和新问题,论证了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重要性。基于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的解析,围绕智库建设科学应对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智库建设的底线是不说外行话、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中科院的智库应更加注重基础能力的建设、智库建设的生命力也在于形成自身监督与不断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亟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要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八部分构成,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在强化要素、加强主体、完善机制、培育产业、集聚区域、优化环境、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进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和国家战略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面临着发展定位和组织管理的重大挑战。文章在回顾英国公共科研机构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近10年新形势变化下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组织模式的新变革,尤其对代表性机构在使命定位、研发布局、外部管理、内部治理、科研组织等方面呈现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科研机构的改革及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提供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际上,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新领军人物异军突起,创新模式在创新链衔接、扁平化运作、知识资本再造和创新服务方面出现大幅度的转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国家创新能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体制机制的整体有效性和活力上,我国仍存在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诸多障碍。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共性、核心技术;搭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疏通科技与经济的通道;加快培养新一轮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力和创新领军人才。最终让科技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使科技创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起更加强有力的驱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技术革命即将到来成为共识,中国能否率先发生第四次技术革命,中国未来应选择何种发展战略以应对技术革命?这成为当前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尝试着进行解答。主要结论是:从历史来看,技术革命发生的条件是创新环境、创新基础和需求拉动三大要素形成完整体系,但是中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或者说中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率先发生新技术革命的难度很大。中国处于产业链低端,受困于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发达国家,鉴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和技术革命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中国需要利用技术革命走出与众不同发展道路,即利用旧有技术革命的技术红利的“产业链提升战略”和实现技术赶超的“新技术革命扩散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世界格局变迁和工业革命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赶超,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历史机遇。德国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机遇,赶超欧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交汇的机遇,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从经济崛起到科技赶超,从技术引进到原始创新,从教育改革到科学发展,从自发创新到体系建设,德美日三国经过赶超,均形成了内生技术能力,持续性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注重发挥国立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据此,提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教融合、科技开放合作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冯献  李瑾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174-181
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基于信息传播要素视角,从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涉农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总结提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利用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与主要做法,探讨其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结合多案例分析发现,国外利用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与经验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受体技能培训、多元化服务主体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未来中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通过信息化支撑农业产业兴旺、信息化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国家安全事务中,涉及生物安全的相关议题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结,围绕生物安全治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将科学技术本身作为一个复杂变量考虑进来。文章以生物安全治理为基准点,将围绕生物安全议题的科技治理问题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新的亟待聚焦的主题。通过对当前生物安全议题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制度层面探讨将科学研究纳入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整合科技治理与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存在的限制性制度条件;同时,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生物安全议题相关研究融入包括生物安全治理在内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6.
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3次技术革命。目前,第6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本文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需求角度,分析了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等。第6次科技革命将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融合,它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新科技。从科学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再生革命。  相似文献   

17.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过程,现阶段呈现加速融合趋势。现代化建设对决策咨询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新型智库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领域。建立贯通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智库组织领导与政策牵引体系、智库研究内部与外部协同体系、智库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决策咨询服务与成果评价体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家战略思想力量相得益彰的驱动体系,推动形成具有强烈现实问题导向的智库科学,是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智库增强国家战略思想力量、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梳理研究国防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分析我国国防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国防知识产权工作应当同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突破重点带动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侯强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4):122-125,130
文革时期,在科技领域内由"反修防修"口号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是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技和法制建设,使得中国社会现代性因素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科技法制建设完全中断并进入了悲剧时代。历史告诉我们,文革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书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10-216
人类科技革命史就是一部产业发展史和生产发展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导致产业革命,引发产业结构变动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进而推动管理思想、观念和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本文结合科技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入剖析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演进的内在动因,揭示了雇佣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人本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知识管理模式的形成与科技革命的内在联系,系统评述了不同模式下相关理论的发展逻辑,以期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