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武术普修课的教材教法直接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方法如何优化提出思路,为我国学校武术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对武术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建议,为我国学校武术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文明 《考试周刊》2011,(19):134-13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解析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文化知识,又具有强壮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这对高职院校武术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快乐体育教育是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武术锻炼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武术技能、锻炼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参与武术锻炼的情绪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教学目标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从而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最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普通教育不同,它主要是以应用和实践为主。为了向社会提供实用性的人才,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在随着教育的改革而做改变。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创新高职体育教育的角度出发,大力改革体育教学的课程模式,将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建设应用到高职院校中。通过将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和体育教学相互结合,建设更加具有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好铺垫,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更加快捷有效的课程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核心与基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体育课程中,武术课程有更为明显的多元化优势和丰富文化内涵,不仅能够确保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且对学生德育、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优化落实制度、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构建交流配合机制、丰富实践内涵等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涵育路径,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武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人才效用的发挥必须依赖强健的体魄,因而在高职课程改革之中,体育教学改革作为增强学生身体机能的重要环节,也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事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尤以教学体制、课程创新、学科定位等问题最为突出,这些问题虽长期存在却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已成为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沉疴"。因此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高职体育教育融入到高职教育体系中,以适应新世纪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根据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提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认识观、体育教学课堂组织模式、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及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程存在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体育教学资源需要及时改进,并开发新的武术课程资源。主要从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出发,分析开发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程资源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出开发利用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着重调查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融合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的进一步融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体育课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出来。然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得不到保障。武术课程的开发不仅以其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在文章中,笔者首先说明了开发武术课程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如何通过开发武术课程资源来优化小学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将是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对学生了解、掌握武术的发展和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湖北省高职院校武术开展情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调查,提出适应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特点的对策,以促进我省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政教学方法以及思政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认为,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思政教学应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发掘武术思政元素内涵,多途径丰富思政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构建有效的武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9所体育院系的武术教研室负责人、武术专业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按照新课程方案要求都能开设,但教学效果离武术类课程指导纲要的教学目标还有差距.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学内容设置的相对滞后,不符合学生的习武心理需求;高学历、高职称的武术教师缺乏,以及武术教师人数的分布不均衡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院系缺少武术教学所必要的器材和专用场地;缺乏武术训练竞赛的环境等限制了武术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凸现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将尝试教学法理论融入武术教学,为此简要介绍了武术尝试教学法的内涵,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进而提出了该专业尝试教学的价值:武术尝试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推进武术教学改革,培养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应用型师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林 《华章》2010,(18)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人才培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教育理念明确指出,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向,其体育教学工作对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就如何通过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现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与基础武术教育之间联系脱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依据现代教育要求和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研究成果,从教学理念、素质培养、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几方面提出了武术教学改革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各界对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部也顺时提出以"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为核心的新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指导。然而当前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还是出现了整体研究层次不高、课程理论依据混乱、实证研究少及不重视体育课程本质要求等突出问题。为更好地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围绕素质教育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另外还要不断加大体育改革人才的培养投入,让体育课程回到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上,而且还要保证体育课程改革能够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翻译专业的"应市而生"直面挑战着传统英语专业教学,在国内学术界、教育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热烈讨论。翻译专业的设立所引发的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英语教学改革更对十几年前同样是"应市而生"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造成巨大冲击,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应如何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和课程改革,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翻译技能培养提出一些试探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断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建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新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对武术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讨,包括武术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方面,使武术教学与五大课程目标相互渗透和融合,通过武术教学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